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pptx
《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ppt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内蒙古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距离北京西北部约180千米,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地区。20世纪后期,这里草场退化严重,沙尘暴频发,成为京津地区沙尘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如今,从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已连续15年保持“双减少”。目前,全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44%,森林覆盖率22.1%。20世纪后期,浑善达克沙地为什么草场退化严重?现在的浑善达克沙地是如何从沙源地变成了生态绿洲?新课导入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生态脆弱区;2.掌握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3.掌握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一、生
2、态脆弱区一、生态脆弱区1.概念:生态脆弱区是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于恢复的地区。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生态脆弱区是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于恢复的地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出现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的过程定义表现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层薄耕地减少贫困过度开垦人口增加石漠化水土流失坡陡多暴雨5.中国生态脆弱区:(1)特征: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2)南方喀斯
3、特地区成为我国贫困地区分布较集中的区域之一。原因: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1.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指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当气候出现冷暖、干湿变化时,就会出现农进牧退或牧进农退的现象。2.原因:(1)自然原因:根本自然原因:地处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过渡地带,对降水变率极为敏感,土地极易受风蚀和沙化。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本带年平均降水量大多在300-4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是旱作农业的低限,在300毫米以下时,农作物就会绝收。所以说具有临界性。多大风。大风指的是风速大于17米/秒或八级以上的风,大风天
4、数年均超过40天,60%以上的大风集中在冬春季节,其中春季大风天数在10-30天。再加上春季气温回升,地表解冻,但是降水稀少,所以土层疏松。易发生土地退化。原因【拓展: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飘;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艰;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二级陆上很少见。】(2)人为原因:主要原因: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人类对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矿、樵采、道路建设等。牧民为求得当前的经济利益而盲目提高载畜量,但过度放牧的后果则是草场退化,反而使牲畜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大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精品资料 新高考地理精品专题 高中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试卷 高考地理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