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新教材 】 高中政治统编版四 哲学与文化 (共20张PPT).pptx
《2.1 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新教材 】 高中政治统编版四 哲学与文化 (共20张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 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新教材 】 高中政治统编版四 哲学与文化 (共20张PPT).ppt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世界是怎样产生的?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2.1 世界的物质性本课知识框架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运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阅读与思考 列宁说,承认物质世界的先在性,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性。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是先于人类意识而存在的。人类生活的地球,早在46亿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但长期没有生物,没有人类,因而也就没有人的意识。只是到了距今大约300万年前,地球上才出现了人类。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自然界的物质性。上述视频和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自然界的物质性(1)人类产生前,自然界中的事物依据自身规律形成和
2、发展的,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类产生后,自然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规律依然存在。人类必须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发展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事物。(3)宇宙间的各类构成部分依据自身规律运行。一、自然界的物质性笔记内容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阅读与思考u周易认为,阴阳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尚书提出“五行”说,把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元素作为“天所以命万物”的根本。u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德谟克里特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
3、本原。古代的哲学家为什么会把水、火、原子等看做世界的本原?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的存在着的食物和想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请同学们概括物质的概念?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2、物质概念: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具有客观性,不依赖人的意识为转移;物质先于意识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政治精品资料 新高考政治精品专题 高中政治解题指导 高中政治课件 高中政治学案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精品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52981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