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辛亥革命课件(共18张PPT)—新高考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9课 辛亥革命课件(共18张PPT)—新高考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 辛亥革命课件(共18张PPT)—新高考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9课 辛亥革命学习目标1唯物史观:通过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学习,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认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和革命性,了解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2史料实证:能够利用不同的类型的史料,学习辛亥革命,三民主义的内容,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3历史解释:学生能够通过搜集、选择、运用相关史料对临时约法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临时约法的性质和意义。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反封建斗争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4家国情怀: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个仁人志士用鲜血换来的,体会这种敢为人先,敢于牺牲的爱国精神,以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家国情怀。学习重难点重点:辛亥革命的历史
2、意义难点: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资产阶级的局限性0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01/02/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目录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和“立宪”进行“自救“。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2 2)经过)经过清末新政预备立宪时间1901-19051906-1911内容改革官制、编练新军、奖励实业、教育改革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成立预备立宪公会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立宪派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一、资产阶级民主
3、革命的兴起(3)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很多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2.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组织(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2)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并被推举为总理。思想(1)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2)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军事孙中山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
4、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1.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进行北伐。在此期间,运用“主义”也被认为是北伐军制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样一种认知下,孙传芳标榜“三爱主义”,张作霖提出“四民义”,连山东军阀张宗昌亦公开表示赞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以上材料说明()A.三民主义被普遍接受 B.北伐促进三民主义传播C.三民主义被军阀接受 D.三民主义理论系统科学B典型例题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武昌起义(1)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3)结果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53080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