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大学之道》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之道》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之道南阳市五中开卷有益激活思维高效导学注重修身立德,成就理想人格儒家讲究修身做人之道。修身的目的,在于培养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修身重在反思自己,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孔子讲“修己以敬”,涵养智仁勇“三达德”;孟子讲存心养性,养浩然之气;荀子讲“以诚养心、以礼正身”,这些都体现了儒家修身之学的基本精神。儒家要求君子具有博施济众、仁民爱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和历史使命感,以经世济民为志向,以担当道义为己任,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和坚强意志,以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大智大勇,为实现社会、人生理想而不懈奋斗。我国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深受儒家人生哲
2、学的影响,吸取并践行其中的思想精华,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从一定意义上说,儒学是一种“人学”,就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人的学问。儒学有丰富的思想,在许多方面能给人以智慧和启迪。文 学 常 识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戴圣戴圣,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他的著作有礼记,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汉书记载成书于汉建初七年,后来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咸淳三年(1267年),宋
3、度宗赵禥以其籍贯地诏封戴圣为“考城伯”。司马迁说的“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是很有道理的名言。我们生活在今天,要了解自古以来治乱兴衰的道理,把它作为一面镜子,但是古今不一定都相同呀!因此,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对自古以来有价值的思想(包括儒家思想)进行现代诠释,创造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理论。汤一介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它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
4、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礼记章法谨严,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被尊为“经”。其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写 作 背 景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但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和步骤,所以中唐之后,它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到南宋时,朱熹力作大
5、学章句,使大学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后朱熹又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列为“四书”之首,进行注解,这就是四书章句集注。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后来,四书章句集注被历代统治者推崇,甚至被作为学官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这对古代教育,甚至中国的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相 关
6、 知 识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四书五经”翔实地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复兴儒学要有问题意识。当前我国社会遇到了什么问题,全世界又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复兴儒学必须考虑的问题。对问题有自觉性的思考,对问题有提出解决的思路,由此而形成的理论才是有真价值的理论。“大学之道”“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
7、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名 言 警 句大学名句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形容词,真诚连词,如果副词,确实,的确动词,修养,修行形容词,长,高动词,修建,修造名词,美好的品德、行为动词,擅长,善于动词,
8、揩拭动词,友好,亲善介词,在介词,在介词,与“至”连用,表示所述对象迄止范围连词,表示范围介词,把连词,表示时间连词,就连词,表假设,假如副词,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乃”“即”2古今异义(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义:_今义:_(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古义:_今义:_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学问。高等学府。到。介词,表示另提一事。3词类活用(1)形容词的活用在明明德()欲齐其家者()欲正其心者()欲诚其意者()(2)动词的活用欲治其国者()知止而后有定()形容词用作动词,彰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真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清明动词用作名词,停止的地方,
9、文中指“至善”的境界4句式积累倒装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_状语后置句,应为“古之于天下欲明明德者”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2)物有本,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3)欲诚其意者,先其知。致知在物。(4)自天子以至于人,是皆以修身为本。得末致格庶壹1.本文第一段告诉人们什么道理?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答:_答案:第一段将三纲领依次展开之后,紧接着用一连串的逻辑推理,论述了“知止”,也就是说明了明确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0、”在思想道德修养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但殊途同归,他们最终的目标应是“止于至善”。人若不知其所止,就会成为随波逐流的过客,碌碌无为,虚度此生。2“三纲”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还是层层递进的?答:_答案:“三纲”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明明德”,就是要彰显人性中美好的品德,这是儒家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的根本要求。“亲民”,有一种解释就是要使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强调只有不断革新,永不停滞地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使人性中美好的品德得以弘扬。“止于至善”,就是要使人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告诉人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三者之间是一个循序渐进、有始有终的过程。3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
11、用?答:_答案:本文第一段阐明“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从“知止”到“能得”,“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这告诉人们要明白每件事物都有本末始终,要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第二段从明德修身和治国理政方面层层推进,最终推到人要学习并掌握知识、明白事理、修身养性、培养道德情操。这段话强调通过学习知识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修养自己的品性,仁德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本文阐述的是“修己以安百姓”的道理,将“大学之道”阐述得非常透彻。本文深刻地体现了儒家学派“内圣外王”的思想,打通了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带有强烈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这一思想经宋明理学的大力提倡,
12、对以后的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4观点争鸣“修身”在“八目”中处于核心地位吗?答:_答案:观点一处于核心地位。“八目”中的“修身”是根本,也是连接前四目与后三目的中间环节。前四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是实现“内圣”的途径;后三目即“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功用,是实现“外王”的目标。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八目”中。观点二不处于核心地位。“八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都是侧重于个人修养的提升的,从层次上来说,局限于个人。“齐家”是为“治国”服务的,而“平天下”应该在“八目”中处于终极目标的位置,所以应该处于“八目”中的核心地位。素材
13、这样积累课内素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本文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修身”通俗地来说就是修身养性,即一个人不仅要有一技之长,还要有良好的人品性格和道德修养;“齐家”不单单是要管好一个家庭,更要使一个家庭兴旺和谐;“治国”从历史意义上来讲,就是要使每一个诸侯国都井然有序;“平天下”就是使全国的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远离战争和武力。儒家对人生道路这一个经典的描述在历代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这种思想有利于公众坚持道德自律、守住道德底线;其次有利于培养公众厚德载物的意识,创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然后有利于公众诚信意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