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课件35张.pptx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课件35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课件35张.ppt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之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鉴赏修辞手法鉴赏1 1回顾诗歌修辞手法的类别及效果回顾诗歌修辞手法的类别及效果2 2 学习诗歌修辞手法题的一般解题步骤学习诗歌修辞手法题的一般解题步骤3 3 复习回顾课文诗歌中典型例子复习回顾课文诗歌中典型例子4 4 规范解答修辞手法类的诗歌鉴赏题规范解答修辞手法类的诗歌鉴赏题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表表达达技技巧巧1 1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2 2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3 3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4 4 结构技巧结构技巧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抒情、描写描写。抒情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1 1 借景抒情借景抒
2、情触景生情触景生情 融情入景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情景交融2 2借事抒情借事抒情/即事感怀即事感怀3 3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托物寓理托物寓理4 4借古讽今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喻今咏史言志 借古鉴今借古抒怀借古鉴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怀古伤今5 5用典抒情用典抒情 描写:描写:白描白描/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侧面描写等表现手法表现手法1 1、比兴、比兴/用典用典/对比对比2 2、衬托衬托:以动衬静: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以声衬寂 、以明衬暗、以乐景衬、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情哀情3 3、虚实结合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侧面虚写侧面虚写/曲写(对写)曲写(对写):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
3、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4 4、渲染、渲染/烘托烘托5 5、白描、白描/细节描写细节描写6 6、象征、象征/托物言志托物言志7 7、情与景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景、情与景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直抒胸臆中含情、直抒胸臆8 8、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1010、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11 1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写实和夸张写实和夸张田园乐写景方法:写景方法:衬托衬托渲染渲染 运用修辞联想想象运用修辞联想想象 色彩搭配诗中有画色彩搭配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画中有诗 诗画结合诗画结合
4、高低高低远近远近动静明暗虚实结合动静明暗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点面结合 工笔细描工笔细描 粗笔勾勒粗笔勾勒 乐景写哀乐景写哀 哀景写乐哀景写乐0101、比兴:渲染或导引、比兴:渲染或导引0202、比喻:突出、化虚为实、比喻:突出、化虚为实0303、比拟:形象生动、比拟:形象生动0404、对偶:整齐含蓄、对偶:整齐含蓄0505、对比:鲜明突出、对比:鲜明突出0606、用典: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用典:言简意丰耐人寻味0707、双关:含蓄委婉、趣味、双关:含蓄委婉、趣味0808、夸张:浪漫、突出醒目、夸张:浪漫、突出醒目0909、借代:简练含蓄、借代:简练含蓄1010、互文:言简意赅、互文:言简意赅11
5、11、反问、反问 设问:承启深化、强调设问:承启深化、强调1212、反复:强调突出、反复:强调突出修修辞辞手手法法结构技巧结构技巧诗歌常见的技巧:诗歌常见的技巧:首尾照应首尾照应过渡过渡开门见山开门见山铺垫铺垫层层深入层层深入伏笔伏笔先总后分先总后分照应等照应等先景后情先景后情卒章显志卒章显志修辞手法之修辞手法之 分类及效果分类及效果0101、比兴比兴:渲染或导引:渲染或导引0202、比喻:突出、化虚为实、比喻:突出、化虚为实0303、比拟比拟:形象生动:形象生动0404、对偶:整齐含蓄、对偶:整齐含蓄0505、对比:鲜明突出、对比:鲜明突出0606、用典用典:言简意丰耐人寻味:言简意丰耐人寻
6、味0707、双关:含蓄委婉、趣味、双关:含蓄委婉、趣味0808、夸张:浪漫、突出醒目、夸张:浪漫、突出醒目0909、借代:简练含蓄、借代:简练含蓄1010、互文互文:言简意赅:言简意赅11 11、反问、反问 设问:承启深化、强调设问:承启深化、强调1212、反复:强调突出、反复:强调突出修修辞辞手手法法互文:互文:一个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或两个语句看似在一个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或两个语句看似在说两件事,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件事,前后说两件事,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件事,前后互为补充,而且前后有些词语可互换位置;互为补充,而且前后有些词语可互换位置;如:主人下马客在船。如:主人下马客在船。此句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7、,应这样理解:此句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应这样理解: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马再一起上船。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马再一起上船。再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再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两个语句使用了互文,应这样理解:不这两个语句使用了互文,应这样理解:不以物和己为喜,也不以物和己为悲。以物和己为喜,也不以物和己为悲。修辞手法之修辞手法之 解题步骤解题步骤常见设问常见设问1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析其作用。3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XX这一
8、修辞手法的?这一修辞手法的?1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析其作用。3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XX这一修辞手法的?这一修辞手法的?解题步骤解题步骤1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步骤一)一)2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步骤二)法。(步骤二)3 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步
9、骤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步骤三)例例1:竹枝词竹枝词 刘禹锡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郞江上踏歌声。闻郞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例例1:竹枝词竹枝词 刘禹锡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郞江上踏歌声。闻郞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案:双关。答案:双关。“晴晴”既指既指“晴天晴天”的的“晴晴”,也指,也指“有情有情”的的“情情”。望洞庭望洞庭刘禹锡刘禹锡湖光秋
10、月两相和,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例例2: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其作用。法?请具体分析其作用。望洞庭望洞庭刘禹锡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望洞庭刘禹锡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潭面无风镜镜未磨。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白银盘里一里一青螺青螺。例例2:望洞庭望洞庭 刘禹锡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潭
11、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步骤一),将潭面比作未磨之镜,将湖中的君山作比皓月银将潭面比作未磨之镜,将湖中的君山作比皓月银辉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辉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步骤二步骤二),两个比喻的运用两个比喻的运用,使得本诗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使得本诗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之情。(步骤三)(步骤三).例例2:例例3 3春行即兴春行即兴李华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芳树
12、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对偶修辞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对偶修辞(步骤一步骤一).三四句中三四句中“芳树芳树”对对“春山春山”,“花花”对对“鸟鸟”,“自落自落”对对“空空啼啼”(步骤三步骤三).对偶的运用对偶的运用,使得本诗语言更加简练、整齐,写出了诗人使得本诗语言更加简练、整齐,写出了诗人“春行春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有山有树,有花有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途中的所见所闻:有山有树,有花有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花自落花自落”、“鸟空啼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也透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