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的防雷保护接地优秀课件.ppt
《高层建筑的防雷保护接地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的防雷保护接地优秀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层建筑的防雷保护接地第1页,本讲稿共51页 众所周知,高层建筑由于在地面凸起的高度更容易遭到雷电的危害。特别是近年来楼房越来越高,楼内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大量使用,对雷电干扰、地电位的干扰要求越来越严。因此,高层建筑的接地问题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室外防雷保护的目的是防止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引起建筑物着火,或击坏建筑物的结构,闪电放电必须用接闪装置把它挡截并使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和接地极而安全地泄入大地。与此不同,室内防雷保护的目的,则注重保护人身和室内设施的安全,特别是电气装置和设备等的安全。因此必须防止建筑物内部及电气装置内部由于过电压而击穿,同时也应把电气系统内的感应电压限制
2、在安全值之内。这后一种情况对工作电压和绝缘水平都很低的电子系统就显得更为重要。在电子计算机上,一个微小的干扰可能造成电子计算机系统瘫痪,从而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因而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问题,也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第2页,本讲稿共51页 一、沿导线的电位降一、沿导线的电位降 当雷电流通过接地引下线时,在导线的周围产生磁场并沿着导线产生一电压降(图19-1),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导体上的这种电压降可以用下式表示第一节第一节 雷电流的效应雷电流的效应(19-1)图19-1 沿引下线的电位降a 行波U1=(Z/u)(di/dt);b集中元件电路,Ui=L(di/dt);DC引下线;Z波阻抗;L电感;R电
3、阻第3页,本讲稿共51页 它由传播速度v=300m/s及波头陡度为di/dt的电流所产生。波阻抗Z约为300-500。根据以上的数值,对陡度为kA/s的雷电流来说,沿导线的电位降约为1-1.7kV/m。另外,防雷装置可用一个集中元件的电路来代表。沿导线的电压夹降为 式中 L导线电感 R有效电阻 i 雷电流 ui电位降 Z、R、L引下线DC的波阻抗、电感、电阻 (19-2)第4页,本讲稿共51页 长导线的电感约为1-1.5H/m,由此可知,对于陡度为1kV/s的雷电流来说,其电感电压降约为1-1.5 kV/m,在波头的持续时间内导线上的电阻电压降微不足道。在截面为50mm2的铜导线上,电压降仅为
4、0.36V/(m.kA),而在同截面钢线上则为3.4V/(m.kA)。以测量到的最大雷电流陡坡100kA/s来计算,在10m长的单根引下线上,电感电压降约为1-1.5MV。但这一高电压只出现于雷电流波头存在的一瞬间,为时也不过1s或更短。由于电晕损耗,这一电压将进一步降低。如果使雷电流分布在几条并联的引下线上,由于每根引下线的雷电流陡度系按并联导线的根数成反比而减小,所以感应电压降大为减低。但这一关系只适用于根数不多而长度相近的并联引下线。然而,即使把无限数目的导线沿圆周排列在一起,它的感应电压降也只是减小一些而已。第5页,本讲稿共51页 二、接地极本身及其附近的电压降二、接地极本身及其附近的
5、电压降 当雷电流i通过接地极流入大地时,沿地表的电位分布见图19-2,在入地点和大地上远处某一点之间将产生一电压降v式中 Le接地极的有效电感 Re相对于真正零电位面的电阻。(19-3)图19-2 沿地表面的电位分布 (a)无均匀压措施;(b)有均压措施i 雷电流;Us 地面电位;E接地电极;M接地网;R1、R2、R3不同深度和不同直径的环形接地极第6页,本讲稿共51页 在图19-2(a)中,表示当电流i通过单独接地极E而泄入大地时的电位分布;图19-2(b)表示将接地极改为几级环形接地装置后电位分布的情况。对于短接地极可不计电感的影响,对于较长的接地极要考虑接地极的电感,但长度更长时需视为波
6、阻抗,在电阻率很高的土壤中,单根长接地极的波阻抗为150。如果兼顾电位均衡目的而采用了环形接地极 或网形接地装置,则电感的影响可以忽略。接地电阻并不影响着沿周围地面的电位分布。如图19-2所示。离接地极越远,所造成跨步电压越低。将不同直径的环形接地极埋于不同的深度,如图19-2(b)所示,可以把跨步电压限制在安全水平。为了把建筑物入口处的跨步电压减小到最低值,可埋设一个如图19-2中M所示的接地网。在很多场合可采取一种简便的措施,如铺上厚度至少20cm的绝缘层,这绝缘层可为砾石或沥青混凝土。第7页,本讲稿共51页 三、感应电压三、感应电压 闪电通道上电荷随着时间的变化产生位移电流,并使绝缘的金
7、属物体得以电容性充电。雷电流产生的磁场变化在金属环路中感应出电压和电流,如图19-3所示。图19-3 雷电流的电感效应 U引下线的电压;DC引下线;P对地电容为Ce对引下线电容Cg的孤立金属部件;L与引下线之间的互感为M的金属环路第8页,本讲稿共51页 在偶尔情况下,金属部件P与引下线或某一接地部分间的电场可以增强到发生击穿的程度。与此相比,在金属环路中感应出危险电压的情况经常出现。但总的来说这种危险只出现于陡度大的雷电流波头部分,而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1-2s,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环路的尺寸及距离雷电流通过的导线远近有关。图中i为雷电流,P为在引下线旁边的孤立金属部件。式中 U引下线电压 UcP上
8、的电容性感应电压。图7-4所示的是另一种型式的环路,它是由距离引下线DC中心为a处的一根金属导线B所构成。导线B可以是绝缘的或可与引下线DC分开接地。流经引下线的雷电流i,对1kA/s的电流陡度,在沿半径为r的引下线DC的方向上,(19-4)第9页,本讲稿共51页 宽度为a,长度为1m的环路所感应的电压为 因此,对于 分别可得 =0,0.46,0.92,1.38,1.84(kV/m)(kA/s)。当环的宽度为1m或更大一些时,感应电压的数值。约为1-1.7(kV/m)(kA/s)。当引下线的直径增大时,例如采用钢管,则感应电压将显著降低。同样,将电缆贴近引下线处,例如在钢柱上,也将降低感应电压
9、。四、相邻导线的电位差四、相邻导线的电位差 在 图19-4中,导 体B的 上 部 和 引 下 线 DC间 的 全 部 电 位 差 现 为 。只有在电流波头部分感应电压才高。设陡度为90 kA/s及环路为10m,在小于1-2s时间内感应电压可超过1000kV。相比之下,电阻电压u。可保持其峰值至 10-20s或以上。当Re=5,i=80kA时,此电压可达400kV.(19-5)第10页,本讲稿共51页 然而,在建筑物内部电阻上电压的影响通过电位 均衡而消除,以图19-4所示的导体C来说,可在靠近地面处把导体C和DC连接在一起。图19-4 相邻金属部件间的电压AT接闪装置;DC引下线;E接地极;B
10、P等电位连接线;AD间隙;B、C相邻的平行导线;a环的宽度第11页,本讲稿共51页 把雷电流分散到几个根沿着 建筑物四周对称分布的引下线上,可使相邻导线间的电位差以及引下线上的电压降显著减小。沿建筑物四周分布的引下线与接闪装置和接地极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笼子,因为雷电流通过时要产生电压降,故为了与静态的法拉弟笼区别起见,可称之为动态笼。每根引下线中泄放的雷电流随总的引下线数目的增加而减少。把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内的钢筋部分都连接成为一体,则可获得很显著的效益而不增加费用。前面对相邻导体间电压差的计算结果仅是近似值。因电流和电压均在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电感和电容效应也应该考虑进去。在引下线
11、上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电位差通过耦合而传送到附近平行的导体上去,因此在这些导线之间的电位差就减低了。精确的计算需遵循波传播的规律,即使如此有电晕影响的问题存在。第12页,本讲稿共51页 一、概述一、概述 外部的保护可直接设置在被保护的建筑物上,也可在该建筑物上面或近旁设置一个独立的屏蔽系统。在前一情况下,还必须同时采用内部保护措施。在后一情况下,内部保护措施可以简化或完全不考虑,尤其是不用考虑相邻部件的保护。单独的屏蔽一般只用于简单的被保护物,例如干草堆或农村小屋,但有时也用于要求有更安全的建筑物。二、接闪装置二、接闪装置 接闪装置一般为在建筑物顶的避雷针、避雷线或避雷带,近年来出现的消雷器,抛开
12、关于消雷器的争论不讲,实质上也是一个接闪装置。另外,在建筑物的屋面上覆盖金属线网而不要去装尖形避雷针效果会更好,这种网格有利于建筑物周围敷设较多根的引下线,以保持电位的均衡。网格的宽度一般为15-20m。第二节第二节 外部的保护外部的保护第13页,本讲稿共51页 由于对屋面空间的利用已日益增长,因而最好把网格的宽度缩小到使屋面上任何一个尖端距离接闪装置在5m以内。这样,不论屋面的斜度如何,屋面上网格的尺寸可为10m20m左右。金属板的屋顶是最合乎理想的,但是它必须有足够的厚度以防止在雷击时,把屋面烧穿。网格的导线应着重敷设在建筑物的棱角边缘、尖顶和一切比屋面高的物体上。建筑物上的金属物体,像水
13、管、栏杆和遮棚等都可以当接闪装置使用。所有的公用管子,无论高、低于屋面或在屋面,不管怎样与地连接的,都必须与接闪装置相连,或应加以屏蔽。对于小的目标,可用一根比它高出的避雷针或避雷线保护,但要效核是否处在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内。有一种其上装有突出的尖顶装饰物的屋面,对于这种屋面有时可用屋面下的导线来代替屋面上的导线。但这种尖顶装饰物的高度至少应为0.3m,互相间隔不应大于5m这样的接的闪装置只适用于坚实不燃的屋面结构。导线必须易于接近以便于检查。这一只限于在例外情况使用的解决办法,需在屋面多处穿洞并需在建筑物里面做很多接头,因而必须慎重行事。第14页,本讲稿共51页 如果屋面有空间能大面积铺设
14、网格,并且在网格的交叉点上装以避雷针,则有利于向上流柱的起始。有铁皮和防锈涂层的屋面,以及为了隔热,外加一层很厚绝缘物的金属护网格的交叉点上装以避雷针。需在屋面的边缘和其他易于接近之处,把金属层与接闪装置相连在一起。建筑物面用的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护板可作为接闪装置,但所有的钢筋需连在一起并有足够的截面。与金属构件相连接的短避雷针之间的距离不可超过10m。在公众能到达的屋面上,应以建筑物的金属装置来代替那些短避雷针。如果没有接闪装置,一个雷打下来会使小块混凝土脱落,如1987年信阳市某冷冻厂,一个雷直击到冷库上把库房的一角打掉,第二年即1988年7月又把冷库的另一角打掉,事后分析原因,就
15、是因为缺少有效的接闪装置,且引下线又连接不可靠。1991年,信阳市电业局的一座4层楼房的楼角也被直击雷打掉,其原因也是由于接闪装置避雷带的高度不够,且接地引下线连接不可靠造成。因此在雷电活动的强烈地区,应有一定高度的接闪装置,不能仅靠屋面边缘的避雷带。因为屋面边缘的避雷只适用于不太高的建筑物 或雷电活动不强烈的地区。第15页,本讲稿共51页 如果屋面的覆盖物是极易燃烧的,则必须把接闪导线装在距屋面0.3m以上的木头或其他绝缘的支架上,以防引起火灾。如果把这距离增大到至少为0.5m,则此方法也能运用于原需把这种导线装在屋面以下的那些 建筑物。高层建筑物可能受到闪电的侧击或斜击。建筑物超过 30m
16、的高度时,应在其侧面上装设附加的接闪装置。金属门、窗、栏杆、广告架和露在外面的引下线等都可以用来防防止侧击。接闪装置必须露在外面并必须装在最高的水平上,接闪装置不得 被建筑物的本体、平台、壁架、凸出物所遮蔽,接闪导线可以涂漆以防腐蚀。偶而会装在屋面边缘下面的接闪导线,需每隔几米与高出屋缘0.3m以上的短避雷针相连。第16页,本讲稿共51页 闪电一般不会击在离接闪装置 20m以内的垂直墙壁上。在接闪装置以外的地方保护角可假定为 45o,在接闪装置间的垂直内面保护角可达60o。对不同高度的短避雷针组成的接闪装置,高者的保护角在各方向上不应超过45o。这一保护范围和网络为 10m宽的屋面网的屏蔽范围
17、是有些矛盾的。当保护角为60o时,接闪导线至少要高出屋面2.9m以上,这个矛盾是无法用现有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的。屋顶表面的绝缘材料使向上的流注的触发更为困难,因为向上流注只能从直接接地的金属尖端上开始发生。经验表明,屋面网的防雷效果是令人满意的。第17页,本讲稿共51页 三、引下线三、引下线 为尽可能地减少沿下线的电感压降,接闪装置必须通过引下线以最短的路径接地,引下线避免形成环路。碰到建筑上大型外伸的凸出物时,要将引下线笔直的穿过去而不要绕着突出物安装。各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合理对称的分布,从房角开始沿屋面边缘而敷设,彼此间的距离不应超过15m。小房屋最小也应有两条引下线分布于两个对角上。引下线不
18、应紧靠房门或窗户,至少应保护0.5m以上的距离。如果引下线敷设在壁龛之内或在粗灰涂层之下的不易检查之处,则必须有防腐措施。钢架和钢筋混凝土的护板如果已连成一个金属整体,则可以当引下线使用。如果使用下水管道和其他通风及空调管道时,必须注意在连接处可能有不良的接触,应要当心这种管子将来有可能被换成塑料的。下水管通过檐槽与接闪装置相连,故可作为引下线用,但不应当代替独立的引下线。第18页,本讲稿共51页 基础大于30m30m的建筑物有时需装相距不超过20m左右的内部引下线,建筑物里面的柱子可用于此目的。在不能采用这种措施的地方,例如机场大厅过体育馆,则外部引下线的数目要相应增加,然而引下线之间的距离
19、不必小于8m。在这种大厅里面电气装置的保护问题将在下节讨论。四、接地装置四、接地装置 导体的电感仅在雷电波波头期间才起作用,在这期间以外,防止接地处出现过大的电位差的最简单的好方法是在建筑物周围埋设闭合的环形闭合接地装置。当建筑物内要装内部引下线以及当公用金属管道要作等电位连接时,这种环形接地装置可作为中间的联系。这个方法还有一个优点,即接地电阻值不再影响建筑物本身和内部装置的保护。大地的电位可由埋设的管道和电缆传到很远的地方。因此,对某些电气装置和器件规定了最大的基地电阻值。第19页,本讲稿共51页 1、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关于建筑物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根据建筑物内安装的电气设备、通信
20、设备或其他设备的要求而定。(1)当楼内有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微波通信系统或调度自动化系统时,接地电阻值宜小于1,最高不得超过4,接地装置应有降低冲击接地电阻及降低跨步电压的措施。(2)当楼内安装有配电设备或较重要的电气设备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4,最高不得超过10。(3)若为一般的写字楼、高层家属路时,接地电阻一般要小于5,最高不宜超过10,接地装置应为环形闭合式,要有均压措施,对跨步电压要有严格的限制措施。第20页,本讲稿共51页2、接地装置的形式 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四周做成闭合的环形,每隔3-5m与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一次,每隔8-15m用接地引下线闪装置相连。在雷电活动强烈
21、的地区,或建筑物较高时,以及 建筑物附近经常有行人走动时,还要有如图19-5所示的降低冲击接地电阻的措施和均衡电位分布的措施。图19-5 高层建筑的闭合式接地装置第21页,本讲稿共51页 图中均压环1一般距建筑物基础1.5并四角做成圆弧状,均压环2距均压环1的距离视场地情况可为5-10m,放射线是为降低纵向电位分布和冲击接地电阻而设置的,另外在地面还要垫上15-30cm厚的砾石而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高土壤电阻率电区,对均压环和纵向放射线,还可加高膨润土降阻防腐剂进行降阻处理,水平接地体的埋深 应达到0.8m-1.5m,对接地引下线应从地下与水平接地体连接处刷沥青漆进行防腐处理。当被保护的目的的物
22、内没有任何金属设施或不需要电位均衡措施的地方才允许将每根引下线分别接地。当采用一根单独的接地极时,它必须足以使雷电流散入大地而不致于发生沿地面放电。因此,这个接地极就应埋得相当深而且必须有足够的长度。第22页,本讲稿共51页 如果完全利用建筑物的 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极(自然接地体),这一基础必须是没有绝缘层包封才行。当建筑物的外墙位于整块混凝土基础上时,埋置在混凝土中的导体可用作接地极。这种导体一般为钢筋,可称之为“基础接地”或自然接地,它不但安装费用少而最大的优点是不会生锈。当采用这种基础接地时,应使它位于潮湿层,以获得适合的接地环境。如果不能安装环形接地网,则应将建筑物两侧接地通过金属
23、部件或金属管子连起来。在岩石地区或高电阻率应采用深埋接地体或垂直竖井的方法来降低接地电阻,并尽可能地做成闭合环形均压接地网,以降低冲击接地电阻。第23页,本讲稿共51页第三节第三节 内部保护内部保护一、电位的均衡一、电位的均衡 所有的金属装置都应该保持电位相等。对建筑物的防雷保护来说,这要比接地电阻重要得多。接地电阻的最大允许值有时必须根据对建筑物以外其他设备的影响而定。保护电位均衡的一个实际的方法是在建筑物最低的一层设置一个公共接地点或接地母线,所有金属装置都必须与之连接。这些金属装置,包括各种型式的管道(水管、供热管等)、电缆外皮、供电系统的中性线或保护接地线以及所有埋在地下的延伸的金属装
24、置都有助于降低接地电阻。但是,有些装置例如煤气管道和供电系统的某些中性线,在某些条件下不应直接与公共接地点连接在一起,而要经过保护间隙才行,但在有些国家中,也有大力主张将煤气管道与防雷保护系统等电位连接。不同材料的导体不应连接在一起,以防产生电位差腐蚀。只有雷电流通过的时间内,不同材料的导体才短时相连,因此这只要装个保护间隙就行了。供电的进户应在入建筑物的入口处安装避雷器。第24页,本讲稿共51页 为使升高的地电位不致于 传至公用事业的金属管道,特别是煤气管道,应以长于管道的绝缘材料把管道遮避起来。这一绝缘材料的表面闪络强度在空气中应为500kV/m,在土中约为300kV/m。使电位均衡的最好
25、办法是利用环形或基础接地这样的接地系统,引下线都应接在这种环形接地网上,如不需要更低的接地电阻,就不需附加别的接地极了。环形接地网最好埋 没在建筑物的外面,如果完全不可能时,可将引下线连接在最低的管道或其他 金属装置上。第25页,本讲稿共51页二、建筑物上面的和内部金属部件二、建筑物上面的和内部金属部件 现代的建筑物具有各种各样的金属装置和电气设备。屋顶的空间也都被利用了,通风、电梯和空调等机械设备都装在屋面上。所有这些设备都可能距防雷保护系统特别是接闪装置很近,这些地方在雷击时将达到它的极大值,这样造成的电位差主要决定于电流的上升速率。如果只有一根引下线,则要依靠它疏导全部的雷电流,在这种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层建筑 防雷 保护 接地 优秀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