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全国通用生物一轮知识点复习3.4.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pptx





《新高考全国通用生物一轮知识点复习3.4.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全国通用生物一轮知识点复习3.4.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pptx(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课前自主预习案课前自主预习案高效课堂高效课堂课堂总结课堂总结历届真题历届真题课前自主预习案考纲考情定考向最新考纲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高频考点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及应用2.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措施核心素养定达成生命观念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立生命系统的稳态观;通过分析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与总稳定性的关系曲线,培养运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生
2、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培养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社会责任通过分析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关注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基础梳理系统化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负反馈限度适度物质、能量恢复力保持营养结构恢复知识点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人口增长生态农业资源和环境自然保护区知识点三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全球气候臭氧层荒漠化生物多样性知识点四保护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易地间接价值潜在价值基能过关问题化一、判一判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P109正文)()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
3、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P109正文)()3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P110正文)()4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P111正文)()5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P111正文)()6人口增长过快,还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P121正文)()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
4、减等。(P123正文)()8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P124正文)()9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P127正文)()10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P128正文)()二、连一连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与营养结构的关系(连线)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连线)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实例(连线)三、议一议【教材易漏拾遗】1必修3P110“与社会的联系”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其他可以长期
5、维持稳定生产的例子吗?提示:如农业生产中不断施肥、灌溉、除草以及控制病虫害等,都可以使种植单一农作物的农田保持稳定。2 必 修 3 P122“图 6 5”生 态 农 场 建 立 的 生 态 学 原 理 是_,其主要优点是_。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3梅托斯于1970年提出了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的模型(如图)。根据模型分析:(1)随着人口增长,粮食产量先增加后下降的原因是什么?(2)人口数量最终急剧下降的原因有哪些?(3)人口膨胀最后会不会导致地球毁灭?提示:人口增长初期,劳动力增加,开垦土地,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增加;人口继
6、续增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耕地退化,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提示: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增长过快而发生严重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大量死亡。提示: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球不可能最终毁灭。4下图中图1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图2中甲、乙、丙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注:图2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1)图1中、依次代表生物多样性的哪些层面?(2)在“蒲公英麻雀蛇”这条食物链中,蒲公英可以作为工业原料,蛇可以作为制药原料,以上可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什么价值?(3)图2中哪些地雀间的差异能体现基因多样性?哪些地雀间的差异
7、能体现物种多样性?请说明判断的依据。提示:反映了同一物种中的差异,应为“基因多样性”;反映了不同物种间的差异,应为“物种多样性”;反映了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关系,应为“生态系统多样性”。提示:直接价值。提示:由A与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可知,二者未产生生殖隔离,应属于同一物种,其差异能体现基因多样性;由C与A、B间不能互相交配可知,C与A、B间已产生生殖隔离,故C为新物种,则C与A、B间的差异反映的是物种多样性。高效课堂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生态系统稳定性两种类型的比较项目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区别实质_自身的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_自身的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核心_影响因素
8、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_,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_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_,营养结构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_保持恢复抵抗干扰,保持原状遭到破坏,恢复原状越大越强越小越强二者联系一般情况下二者呈负相关,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弱,反之亦然;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图所示:任务2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关系简单弱弱复杂强强【易错警示】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4个易错点(1)对于极地苔原(冻原),由于物种组分单一、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与生物种类有关,还要
9、考虑生物的个体数量。(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恒定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4)负反馈调节并非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是使最初发生的那种变化向相反方向发展,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相对稳定。任务3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_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_。(2)对 人 类 利 用 强 度 较 大 的 生 态 系 统,应 实 施 相 应 的_,保证生态系统_的协调。干扰自我调节能力物质、能量投入内部结构与功能任务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完善调节实例河流物理化学不会受到明显影响森林(2)由以上图示可以看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
10、是_调节,该种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增加下降减少增加负反馈任务5设计和制作生态缸设计要求相关分析生态缸一般是_的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_,成分_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生态缸的材料必须_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缸内温度;便于观察生态缸宜_不宜_,缸中的水量应_,要留出一定的_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_光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封闭生活力齐全透明小大适宜空间散射【考向分类对点落实】考向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知识考查1高考重组,判断正误。(1)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全国
11、卷,T4D()(2)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一定存在反馈调节。广东卷,T2D()(3)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海南卷,T29()(4)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试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提高了该试验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原因是物种丰富度升高,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升高。天津卷,T8(5)()(5)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的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浙江卷,T5D()(6)如图所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
12、会导致草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或丧失。山东卷,T25节选()(7)如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则甲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但在S点后不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8)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高。江苏卷,T29(1)()高考VS教材高考溯源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必修3P109111,考查角度主要侧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判断及负反馈调节机制。即时对练(教材P112基础题改编)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13、就越强B农田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C对于极地苔原(冻原),由于物种组分少、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D在遭到严重破坏后,相对于池塘生态系统而言,海洋生态系统恢复更快解析: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越低;就抵抗力稳定性而言,农田生态系统应比草原生态系统低;在遭到严重破坏后,池塘生态系统应比海洋生态系统恢复快。答案:C考向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调节机制22021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质检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而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14、,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解析:通过管理来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这会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从而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答案:B3经典模拟某池塘演变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随之大量繁殖,导致藻类数量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因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负反馈调节B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正反馈调节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调节D早期、后期均属于正反馈调节解析
15、: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题干中所述的早期符合负反馈调节的机制。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题干中所述的后期属于正反馈调节。答案:B题后归纳巧辨反馈调节的种类比较项目正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调节方式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结果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实例分析考向三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分析42021江苏徐州高三质量检测徐州贾汪潘安湖曾是采煤塌陷地,经过治理现已成为湿地公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6、()A在治理过程中采煤塌陷地上发生了次生演替B治理后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C湿地能调节气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采煤塌陷地的成功治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例解析:次生演替是指原来的植物群落由于火灾、洪水、崖崩、风灾、人类活动等原因大部分消失后所发生的演替,对采煤塌陷地的治理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治理后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物种种类增多,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变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B正确;生态系统具有的调节气候的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采煤塌陷地的成功治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D正确。答案:C52021北京顺义高三统练题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
17、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高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左移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D乙生态系统B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答案:D考向四生态缸稳定性的判断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生态缸、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缸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缸内分解者数量过少B乙缸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C丙缸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缸不应放在黑暗中解析:甲缸中主要是因为消费
18、者(植食性小鱼)过多,所以应保持各组分的比例合适,方能使生态缸维持较长时间。答案:A7经典高考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闭后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B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C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也可以由鱼到植物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解析: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不能由鱼到植物,能量不能逆向流动。答案:C考向五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及应用的考查8经典高考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结
19、构。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_法。解析:(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说明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存在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调查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水平样方(2)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 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_点;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_点;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解析:(2)已知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
20、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分析曲线图可知,甲曲线上的A、B、C三点分别表示Nt1Nt、Nt1Nt、Nt1Nt、Nt1Nt、Nt1Nt,所以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F点。Nt小于a时,甲曲线中Nt1Nt,所以甲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BF甲(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_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保护。解析:(3)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因此,当湿地生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精品资料 新高考生物精品专题 高中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试卷 高考生物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