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弱电系统精.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弱电系统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弱电系统精.ppt(1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弱电系统第1页,本讲稿共116页本本 章章 内内 容容6.1 电缆电视系统电缆电视系统6.2 建筑电话通信系统建筑电话通信系统6.3 建筑电气消防系统建筑电气消防系统6.4 保安系统保安系统第2页,本讲稿共116页6.1 电缆电视系统电缆电视系统电缆电视系统早期被称为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其英文缩写为 CATV。顾名思义,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就是允许多台用户电视机共用一组室外天线来接收电视台发射的电视信号,经过信号处理后通过电缆将信号分配给各个用户系统。无论是共用天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还是闭路电视系统都是利用电缆进行传送信号的。仅在传输的频道数量上、传送方式上、系统的规模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别。
2、6.1.1 概述概述第3页,本讲稿共116页任何一个电缆电视系统无论多么复杂,均可认为是由前端、干线传输、用户分配网络三个部分组成。如图6.1所示,分别简述如下。6.1.2 电缆电视系统的组成和分类电缆电视系统的组成和分类6.1.2.1 系统的组成系统的组成图6.1 电缆电视系统组成框图 第4页,本讲稿共116页(1)前端部分前端是由天线、天线放大器、混合器和宽带放大器组成。它的功用是把收到的各种电视信号,经过处理后送入分配网络。而分配网络的作用是使用成串的分支器或成串的串接单元,将信号均匀分给各用户接收机。第5页,本讲稿共116页(2)干线传输部分组成该部分的主要器件包括:干线放大器、电缆或
3、光缆、斜率均衡器、电源供给器、电源插入器等。干线传输部分的任务是把前端输出的高质量信号尽可能保质保量地传送给用户分配系统,若是双向传输系统,还需把上行信号反馈至前端部分。第6页,本讲稿共116页(3)用户分配系统主要的部件有:线路延长放大器、分配放大器、分支器、分配器、用户终端、机上变换器等,对于双向系统还有调制器、解调器、数据终端等设备。该部分是把干线传输来的信号分配给系统内所有的用户,并保证各个用户的信号质量,对于双向传输还需把上行信号传输给干线传输部分。电缆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6.2所示。第7页,本讲稿共116页图6.2 电缆电视系统图 第8页,本讲稿共116页6.1.2.2 系统的分
4、类系统的分类1)按工作频率分类(1)全频道系统。该系统工作频率为48.5958MHz,其中VHF频率段有DS1DS12频道,UHF频段有DS13DS68频道,在理论上可以容纳68个标准频道。(2)邻频传输系统。由于国家规定的68个标准频道的频率是不连续的、跳跃的,因此在系统内部可以利用这些不连续的频率来设置增补频道,用Z来表示。750MHz系统最多可以传输79个频道的信号,其中有DS1DS42标准频道、Z1Z37增补频道。第9页,本讲稿共116页2)按系统规模分类(1)小型系统:传输距离小于1.5km,人口数量为几万人以下,适用于乡、镇、厂矿企业及居民区等。(2)中型系统:传输距离为515km
5、,人口数量在50万人左右,适用一般中等城市。(3)大型系统:传输距离大于15km,人口在100万左右,适用于省会级城市。(4)特大型系统:传输距离大于20km,人口在100万以上,适用于大城市。第10页,本讲稿共116页3)按系统传输方式分类(1)全同轴电缆传输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小型系统。(2)光缆和同轴电缆相结合的传输系统。适用于中型系统。(3)光缆传输系统。该系统从干线到用户终端均采用光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4)混合型传输系统。该系统除采用光缆和电缆外,在地形复杂或不易设置电缆的地区采用微波传输信号。一般大中型系统均采用这种形式。第11页,本讲稿共116页在电视技术中常用dB(分贝)的概
6、念以简化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增益量或衰减量的计算过程。分贝计算基于对数运算。分贝的定义是例如一个放大器,如果输出功率为Po,输入功率为Pi,则其功率放大倍数为KP=Po/Pi。6.1.3 技术术语技术术语6.1.3.1 分贝的概念分贝的概念第12页,本讲稿共116页用分贝来表示,功率放大倍数的dB数为 为了与功率放大倍数KP相区别,通常将KP(dB)叫做“功率增益”,用GP表示。由于P=U2/R 故当两功率P1、P2的负载相同,同为电阻R时,分贝又可以定义为:第13页,本讲稿共116页【例6.1】有1、2两个放大器串联(图6.3)。放大器:输入100V时,输出为 200V;输入为300V时,输出
7、为600V。放大器:输入200V时,输出为2mV;输入为600V时,输出为6mV。求其总的增益。【解】对放大器1:U2/U1=200/100=600/300=2图6.3 放大器的串接 第14页,本讲稿共116页将其代入分贝定义式得:GP1=20lg(U2/U1)20lg26dB即放大器1的增益为6dB。对放大器2:U2/U1=21000/200=61000/600=10GP220lg(U2/U1)20lg1020dB即放大器2的增益为20dB。两放大器总增益:GP=GP1+GP2=6+2026dB第15页,本讲稿共116页【例6.2】当从天线上输入的信号电压为100V,天线至放大器的线路损耗为
8、3dB,放大器的增益为24dB,由放大器到用户插座处的线路损耗为9dB,试求用户处所得到的信号电压(图6.4)。【解】从天线到用户插座的总的增益为GP=-3+24-912dB求得:电压比=Uo/Ui=4/1故当输入电压为100V时,其输出电压则为400V。图6.4利用分贝进行计算第16页,本讲稿共116页6.1.3.2 标准参考电平标准参考电平如果在电压增益的表示式中,将输入信号Ui设定为一标准电平,那么此时的dB数值便可相对表示出输出信号Uo电平的大小。在电缆电视系统中,其标准电平为1V(微伏)(在75条件下),当输出电平为1V时相应分贝数,称为0dBV。例如,一个相对电平为10V的信号电压
9、,可视为较标准电平(1V)增大了10倍,这个10V即可表示为20dBV,称为20dB的分贝增益。表6.1给出了几个dBV值与电平值的对应关系。第17页,本讲稿共116页【例6.3】图6.5中,6dB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电平为100V,求放大器输出的信号电平。图6.5 分贝的应用 第18页,本讲稿共116页【解】当所计算的电路中包含有许多增益量和衰减量时,首先将输入或输出电压变换成相应的dBV值,然后直接用分贝数相加(增益)、相减(衰减),即可求得结果。放大器输入电平为100V,它的对应dBV是40dBV,见表6.1,所以在放大器输出端的信号电平为40+6=46dBV。转化为电压则为46dBV200
10、V。第19页,本讲稿共116页表表6.1 分贝增益值与电平对照表分贝增益值与电平对照表 分贝增益值(dBV)电平值分贝增益值(dBV)电平值01V40100V62V601mV103V8010mV 145V100100mV2010V1201000mV(1V)第20页,本讲稿共116页6.1.3.3 插入损耗与分支衰减插入损耗与分支衰减图6.6是一个一分支器接入主线路的示意图。其中(x-y)dBV称为插入损耗。它为将分支器插入电路后,在主线输出中所引起的信号电平的衰减量,表示接入分支器后损失能量的多少,因此我们希望分支器的插入损耗越小越好。而图6.6中的(x-z)dB称为分支衰减,它表示信号电平经
11、分支器后,在分支线输出中所引起的衰减量(以分贝计算)。第21页,本讲稿共116页图6.6 分支器的插入损耗及分支损耗 第22页,本讲稿共116页6.1.3.4 反向隔离和分支隔离反向隔离和分支隔离反向隔离亦称为反向耦合衰减量,它表示从一个分支输出端加入信号时,转移到分支器输出端所出现的损失。这个值越大,表示抗干扰能力越强,分支器的反向隔离一般要求在25dB以上。分支隔离也称为相互隔离,它为分支端间耦合衰减量,表明分支器分支端子间相互产生干扰程度的量。当一个分支器有几个分支输出端时,在其中一个分支输出端加入的信号电平与另一个分支端得到的信号电平之差,即为分支隔离。第23页,本讲稿共116页6.1
12、.3.5 长线和短线长线和短线凡传输线的几何长度等于或大于所传送的交流电的波长时称长传输线,简称长线;几何长度小于所传送的交流电的波长时,称短传输线,简称短线。同一根馈线,因传输的电磁波的波长不同可能是短线,也可能是长线。在长线上,沿线各点的电流及电压在同一时间是大小不等、相位不同的,因此不服从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可以把长线看成是由许多分布电感、分布电容、电阻和电导组成的链式网络,其等效电路如图6.7所示。第24页,本讲稿共116页图6.7 传输线路的等效电路图 第25页,本讲稿共116页6.1.3.6 馈线与负载的匹配馈线与负载的匹配馈线的特性阻抗Z0与负载阻抗ZL相等,称馈线与负载相匹
13、配。此时由馈线始端送出的信号全部被负载所吸收,馈线上只有入射波而不存在反射波,这时馈线上传输的波是沿馈线行进的,称为行波。其合成波是驻定作周期性上下振动的波,这种波的最大值(波腹)与最小值(波节)出现的位置是固定的,不随时间而变,称为驻波。见图6.8。第26页,本讲稿共116页当馈线终端接上不等于特性阻抗的任意负载时,负载不能全部吸收自馈线始端输入来的高频能量,只有一部分被吸收而另一部分则反射回去。于是吸收的部分在馈线上形成行波,反射的部分与入射波叠加后在馈线上形成驻波。见图6.9。令驻波波腹电压(或电流)幅度对波节电压(或电流)幅度之比称为驻波系数。第27页,本讲稿共116页图6.8 长线上
14、的驻波 第28页,本讲稿共116页图6.9 终端不匹配时馈线上的驻波 第29页,本讲稿共116页6.1.3.7 交扰调制和互扰调制交扰调制和互扰调制交调一般是由高电平频道的同步信号调制到低电平频道的电视信号上,当采用同一个放大器放大多个信号时,由于放大器的非线性影响而产生的干扰信号。交调在电视机画面上的表现为白而宽的条带,从左向右移动,即所谓“擦窗机现象”。互调干扰是由于多个频道的相互混频而形成了新的频率成分,而这些新的频率成分又会对某些特定频道的信号产生干扰,这种干扰在电视机画面上呈网状干扰图像。互调与输出电平有关,输出电平越高互调会越坏。第30页,本讲稿共116页天线是接收空间电视信号的元
15、件。前端设备主要包括天线放大器、混合器、主干放大器等。图6.10给出了较为典型的一种前端方案。天线放大器的作用是提高接收天线的输出电平,它的输入电平一般为5060dB,输出电平一般为90dB。混合器的作用是将不同输入端的信号混合在一起,使用它可以消除因不同天线接收同一信号而互相叠加所产生的重影现象。6.1.4 主要器件的功能和电气特性主要器件的功能和电气特性6.1.4.1 天线及前端设备天线及前端设备第31页,本讲稿共116页主放大器的作用是补偿传输网络中的信号损失,它的输入电平一般为8090dB,输出电平一般为110dB。主放大器多采用宽带放大器。对112频道的信号进行放大者称为VHF全频道
16、放大器,简称V型放大器。对1368频道的信号放大者称为UHF全频道放大器或简称为 U型放大器。第32页,本讲稿共116页图6.10 开路电视与闭路电视的混合 第33页,本讲稿共116页6.1.4.2 传输分配网络传输分配网络分配网络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类。无源分配网络只有分配器、分支器和传输电缆等无源器件,其可连接的用户较少。有源分配网络增加了线路放大器,因而其所接用户数可以增多。1)分配器分配器的功能是将一路输入信号的能量均等地分配给两个或多个输出的器件。常见的有二分配器、三分配器、四分配器。第34页,本讲稿共116页其电气特性如下:(1)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均为75。(2)驻波比:表示阻抗匹配
17、的程度。理想匹配情况,驻波比等于1,实际上大于1。(3)分配损耗:为输入电平与输出电平之差,分配损耗一部分是等分信号的衰减,另一部分为分配器本身引入的衰减。后一部分为我们不希望的。(4)隔离度:隔离度越大,相互影响越小,一般要求大于20dB。第35页,本讲稿共116页2)分支器分支器是串在干线中,从干线耦合部分信号能量,然后分一路或多路输出的器件。在输入端加入信号时,主路输出端加上反向干扰信号时,对主路输出应无影响。所以分支器又称为定向耦合器。分支器性能如下:(1)插入损耗:等于输入端与输出端电平之差,它表示主路干线接入分支器后的能量损失。第36页,本讲稿共116页(2)分支损耗:也称耦合损耗
18、或者分支衰减,等于分支器主路输出端电平与分支输出端电平之差,它表示支路从主路上耦合能量的多少。(3)反向隔离:又称为反向损耗或反向衰减。(4)分支隔离:亦称相互隔离或分支输出间耦合衰减量。第37页,本讲稿共116页3)分配网络的分配方式图6.11为全部采用分配器的“分配分配”方式。图6.12为全部采用分支器的分配方式,称为“分支”方式。图6.13为全部采用分支器的“分支分支”方式。图6.14用于终端不空载、分段平面辐射形的用户分配,称为“分支分配”方式。图6.15用于用户端垂直位置相同、上下成串的多层与高层建筑,节省管线,称为“分配分支”方式。图6.16示出各种“串联分支”方式。第38页,本讲
19、稿共116页4)传输电缆在以上各分配系统中各元件之间均用馈线连接,它是提供信号传输的通路,分为主干线、干线、分支线等。主干线接在前端与传输分配网络之间。干线用于传输分配网络中信号的传输,分支线用于分配网络与用户终端的连接。馈线应能以最小的损耗有效地传输电磁能,同时本身不应拾取外界杂散干扰波。馈线一般有两种类型:平行馈线和同轴电缆。第39页,本讲稿共116页(1)平行馈线平行馈线由两根平行导线组成,导线之间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一类绝缘材料固定。平行导线对地电容相等,对于杂散干扰信号所感应的电流会互相抵消,称为平衡式或对称式馈线,特性阻抗为300。(2)同轴电缆同轴电缆是由一根导线作芯线和外层屏蔽铜
20、网组成,内外导体间填充以绝缘材料,外包塑料皮,见图6.17。因铜网接地,两导体对地不对称,故称为不对称式或不平衡式馈线 第40页,本讲稿共116页对于馈线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性参数。特性阻抗无限长传输线上各点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称为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用符号Z0表示。衰减量信号在馈线里传输时,除有导体的电阻损耗外,还有绝缘材料的介质消耗,前一种消耗随馈线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后一种消耗随工作频率的增高而增加。第41页,本讲稿共116页图6.11 分配-分配方式 第42页,本讲稿共116页图6.12 分支方式 第43页,本讲稿共116页图6.13 分支分支方式 第44页,本讲稿共116页图6.14 分支-
21、分配方式 第45页,本讲稿共116页图6.15 分配-分支方式 第46页,本讲稿共116页图6.16 串联分支方式 第47页,本讲稿共116页图6.17 同轴电缆 第48页,本讲稿共116页6.1.4.3 用户终端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是电视信号和调频广播的输出插座。有单孔盒和双孔盒之分。单孔盒仅输出电视信号,双孔盒既能输出电视信号又能输出调频广播的信号。用户终端可以有明装和暗装两种安装方式,见图6.18及图6.19。电缆电视系统中各终端的电视信号电平VHF段应在5783dBV(即708V14.1mV)。一般应在735dBV(即4.47mV)范围内。第49页,本讲稿共116页图6.18 用户盒明装
22、第50页,本讲稿共116页图6.19 用户盒暗装 第51页,本讲稿共116页6.1.5 电缆电视系统的施工与安装电缆电视系统的施工与安装(1)线路应尽量的短直,安全稳定,便于施工和维护。(2)电缆管道敷设应避开电梯及其它冲击性负荷干扰源,一般应保持2m以上距离,与一般电源线(照明)在钢管敷设时,间距不小于0.5m。(3)配管弯曲半径应大于10倍管径,应尽量减少弯曲次数。(4)预埋箱体一般距地1.8m,以便于维修安装。第52页,本讲稿共116页(5)配管切口不应损伤电缆,伸入预埋箱体不大于10mm。SYV759电缆应选直径为25mm管径,SYV7551电缆应选直径为20mm管径。(6)管长超过2
23、5m时,须加接线盒。电缆连接亦应在盒内处理。(7)明线敷设时,对有阳台的建筑,可将分配器、分支器设置在阳台遮雨处。(8)两建筑物之间架空中电缆时,应预先拉好钢索绳,然后挂上电缆,不宜过紧。(9)电缆线路可以和通信电缆同杆架设。第53页,本讲稿共116页6.1.6 分配系统计算分配系统计算首先确定前端输出电平,然后按此电平层层分配下去,使每个用户端电平大小都符合标准,之后系统中分支器、分配器的型号规格便可确定。主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分别为110dB、115dB和120dB三个档次。信号在电缆中的损耗应按系统工作的最高频率计算,系统的工作频率不同,电缆的损耗也不同,应根据不同频率来选用不同型号的电缆。
24、分支器在系统中的插入损耗应查被选用的产品的技术参数。第54页,本讲稿共116页6.2 建筑电话通信系统建筑电话通信系统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包括语言、文字、图像、数据等多种信息的传递,程控电话(电脑电话)系统的出现,即标志着这方面的技术开始向深度和广度方面发展,将成为普遍采用的通信手段。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络应由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终端设备为电话机,传输设备为用户线、中继线,交换设备为电话交换机。通信网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主要类型有:6.2.1 系统概述系统概述第55页,本讲稿共116页(1)按信道分类 有线通信网:借助导线进行通信,如架空明线、电缆、光缆等。无线通信网:借
25、助于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输进行通信,如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等方式。(2)按信号分类 模拟通信网:传输和处理模拟信号。数字通信网:传输和处理数字信号。数模混合网:数字信号可以经D/A转换后在模拟通信系统中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经A/D转换后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第56页,本讲稿共116页(3)按通信距离分类 长途通信网:长途电话、报纸传真等。本地通信网:市内电话、计算机局部网等。局域网:校园或厂区用户交换机管辖范围内。第57页,本讲稿共116页6.2.2 电话交换技术电话交换技术交换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布控式,它是用布置好的线路进行通信交换,因而通信功能较少;另一类为程控式,它是按软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系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