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通信电子电路.pptx
《工学通信电子电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学通信电子电路.pptx(1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工学通信电子电路工学通信电子电路4.6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实用电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实用电路4.7集成射频功放组件及其应用集成射频功放组件及其应用4.8功率合成技术功率合成技术本章小结本章小结第1页/共124页4.1 概述概述信源基带放大调制RFLO倍频射频功放匹配网络射频直接调制发射系统框图第2页/共124页发射系统的任务:将包含信息的基带信号转换成高频大功率的已调信号,然后由天线发射出去。本章涉及的内容是:射频功率放大器、匹配电路及C类倍频器射频功放的主要指标:输出功率、效率、功耗、激励电平、失真等射频功放特点:工作频率高,相对频带窄,负载为选频电路第3页/共124页4.2 C类功率放大
2、器类功率放大器4.2.1 4.2.1 基本概念及电路构成基本概念及电路构成一、基本概念发射系统中为什么使用高频功率放大器?高频振荡器所产生的高频振荡信号的功率较小,不能满足发射功率的要求,所以在发射之前要经过功率放大后才能获得足够的输出功率。第4页/共124页高频谐振功放和低频谐振功放的异同低频功放高频功放约1000约1工作种类A(甲)、B(乙)、AB(甲乙)C(丙)负载电阻或变压器选频(LC)回路共同点要求输出功率大、效率高第5页/共124页高频谐振功放的分类1)按照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带的范围 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谐振回路作负载 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非选频负载2)按照信号在一个周期内晶体
3、管的导通状况(导通角)A(甲):B(乙):C(丙):其中C类功放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最高负载无调谐(纯阻)时输出电压波形负载无调谐(纯阻)时输出电压波形负载为选频回路时输出电压波形负载为选频回路时输出电压波形第6页/共124页3)按照晶体管的等效作用划分 晶体管等效为一个受控电流源:A、B、C类 电子器件工作于开关状态:D、E类第7页/共124页二、电路构成(a)原理电路第8页/共124页(b)等效电路第9页/共124页电路的组成部分:功率放大管 输入回路和输出谐振回路 集电极电源和基极偏置电路基极电流 和集电极电流 特点:均为一系列高频尖顶余弦脉冲波形谐振回路负载的作用:滤除 中的谐波分量 阻抗
4、变换与匹配第10页/共124页4.2.2 4.2.2 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一、晶体管特性曲线的折线化及其解析式输入特性转移特性输出特性 为发射结导通电压 为转移特性的斜率由转移特性得:第11页/共124页二、集电极电流在原理图中,设基极输入为:则基射极间有效电压为:第12页/共124页集电极电流波形第13页/共124页输入电压波形集电极电流波形输出电压波形(谐振负载)集电极电压波形第14页/共124页若:晶体管截止,集电极电流若:发射结导通,集电极电流将上式代入 得:当 (导通角)时,得:为晶体管导通角第15页/共124页将上述ic表达式整理后可得:当 时,得:最终得到ic的解
5、析表达式:第16页/共124页将上式展开为傅里叶级数:为 脉冲的直流分量为基波分量为各次谐波分量第17页/共124页记作:第18页/共124页 、称作尖顶余弦脉冲的分解系数波形系数:第19页/共124页取0180度分解系数与波形系数曲线第20页/共124页由分解系数与波形系数曲线图得出的几点结论:1)导通角 ,影响直流工作点,不同,电路的直流静态 工作点将会不同,功率放大器将会工作A、B、C 类。2),此时 ,输出功率将达到最大值。3)当 时,达最大值;当 时,达最大值。第21页/共124页三、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和效率分析集电极直流电源 提供的直流输入功率:集电极输出功率:集电极损耗的功率:
6、第22页/共124页集电极效率:称为集电极电压利用系数当 时,电压利用系数最大第23页/共124页几点结论:几点结论:1 1)集电极效率受)集电极效率受 和和 共同制约;共同制约;2 2),极端情况,极端情况 ,达达 到最大,若到最大,若 ,但,但 ;3 3)增大)增大 和和 的值是提高高频功放效率的措施;的值是提高高频功放效率的措施;4 4)增加)增加 ,可提高输出功率,可提高输出功率 ;5 5)与与 的增大是矛盾的;的增大是矛盾的;6 6)时,时,最大,输出功率最大,但最大,输出功率最大,但 较小,较小,集电极效率仅为集电极效率仅为64%64%左右左右;7 7)为了兼顾功率与效率,通常取)
7、为了兼顾功率与效率,通常取 。第24页/共124页4.2.34.2.3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一、动态特性方程 在考虑了负载的反作用后,所获得的 、与 的关系曲线叫做动态特性(曲线)由原理图可得出高频功放外部电路输入输出端的电压方程为:晶体管在放大区的折线方程为:(1)(2)(3)第25页/共124页将式(1)代入式(3)可得:由式(2)得到:(4)(5)将式(5)代入式(4)得:(6)第26页/共124页式(6)称为放大区动态特性曲线方程式中:表示动态特性曲线的斜率表示动态特性曲线在 轴上的截距第27页/共124页动态特性曲线的画法第28页/共124页二、谐振功率放大
8、器的工作状态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根据集电极电流是否进入饱和区可以分为欠压、临界和过压三种状态第29页/共124页三种工作状态的电流电压波形第30页/共124页1 1)欠压状态欠压状态,AA点落在输出特性放大区点落在输出特性放大区 波形为尖顶余弦脉冲波形为尖顶余弦脉冲2 2)临界状态临界状态,动态特性曲线与临界饱和线,以及动态特性曲线与临界饱和线,以及 对应的静态特性曲线,三线相交于一点对应的静态特性曲线,三线相交于一点 波形仍然为尖顶余弦脉冲波形仍然为尖顶余弦脉冲 输出功率输出功率 达到最大值达到最大值 临界状态所需的集电极负载电阻称为最佳负载临界状态所需的集电极负载电阻称为最佳负载电阻电阻,以
9、以 表示表示第31页/共124页3 3)过压状态过压状态,动态特性曲线与动态特性曲线与 所对应的静态特性所对应的静态特性 曲线的交点将沿临界饱和线向下移动,交点位曲线的交点将沿临界饱和线向下移动,交点位于饱和区于饱和区 集电极电流沿临界饱和线下降,集电极电流沿临界饱和线下降,的波形顶部的波形顶部出现凹陷出现凹陷 输出功率减小,但效率会有所提高,并且在弱输出功率减小,但效率会有所提高,并且在弱过压状态效率过压状态效率 达到最大值达到最大值第32页/共124页三、谐振功放的负载特性 、和 保持不变,负载 变化时,放大器的电流 和 、电压 、功率 、和 以及效率 随之变化的特性。第33页/共124页
10、负载特性曲线欠压状态下,可将放大器视为恒流源;过压状态下,可将放大器视为恒压源。第34页/共124页四、放大特性 、和 保持不变,改变输入激励电压 振幅,放大器的电流 和 、电压 、功率 、和 以及效率 随之变化的特性。第35页/共124页Icm1放大特性第36页/共124页Ubm工作在欠压状态下,基极激励电压的变化能有效地控制负载上输出电压,功率的变化第37页/共124页1.集电极调制特性 、和 保持不变,改变集电极偏置电压 的值,放大器的电流 和 、电压 、功率 、和 以及效率 随之变化的特性。五、调制特性第38页/共124页第39页/共124页在过压状态下,集电极电源电压的变化能有效地控
11、制负载上输出电压的变化。集电极调幅运用在此状态。集电极调幅运用在此状态。(b)第40页/共124页(c)第41页/共124页2.基极调制特性 、和 保持不变,改变基极偏置电压 的值,放大器的电流 和 、电压 、功率 、和 以及效率 随之变化的特性。第42页/共124页在欠压状态下,基极偏置电压的变化能有效地控制负载上输出电压的变化。基极调幅运用在此状态。基极调幅运用在此状态。第43页/共124页临界状态:最大,较高,为最佳工作状态,常用于发射机末级。过压状态:输出电压基本不变,弱过压时 最高,但 下降,常用于发射机中间级和集电极调幅电路中。欠压状态:较小,较低,大,输出电压不稳定,使用较少,但
12、可用于基极调幅电路中。注意:负载短路很危险,此时 为0,最大,超出晶体管安全工作范围,容易烧毁管子。小结小结第44页/共124页六、调谐特性 实际电路在调试过程中,负载是一个电抗 ,当改变回路电容 时,功放的外部电流 、和电压 等随 变化的特性称为调谐特性。第45页/共124页Ucm1Icm1高频功放的调谐特性工程中可以利用 或 出现的最小值,或者利用 出现的最大值来指示功率放大器的调谐。第46页/共124页注意:1)高频功率放大器应经常保持在谐振状态,以防止晶体管过热而损坏。2)为使功率放大器安全而有效地工作,在谐振功率放大器调试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调谐调谐,使集电极回路谐振于工作频率,然后是
13、调整调整。第47页/共124页4.3 直流馈电电路和匹配电路直流馈电电路和匹配电路4.3.1 4.3.1 直流馈电电路直流馈电电路直流馈电电路的三条构成原则(1)对直流:电源 不能被短路,直流电流分量 必须有通路,以保证 能加到集电极(2)对基波(高频):负载电压 不能被短路,电流 也必须有通路(即不能开路),以保证回路有高频输出功率(3)高频电流不能通过直流电源(但直流可以通过交流回路),以免产生寄生耦合与高频损耗,因此管外电路对于高次谐波 来说,应该尽可能地接近于短路第48页/共124页(a)直流 (b)高频基波 (c)高次谐波集电极电路对不同频率电流的等效电路第49页/共124页一、集电
14、极馈电电路 分为串馈和并馈 串联馈电:就是功率管、负载回路和直流电源三部分在物理上是串联连接的。并联馈电:将上述三部分并联。第50页/共124页(a)串联馈电 (b)并联馈电集电极馈电电路第51页/共124页 两种馈电方式有相同的直流通路,都能全部加到集电极上,不同的仅仅是LC负载回路负载回路的接入方式。第52页/共124页二、基极馈电电路 分为串馈和并馈 对基极馈电电路的要求 在交流通道,信号电压要有效地加到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而不被其他元件旁路或损耗 在直流通道,偏置电压 要有效地加到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而不被其他元件旁路第53页/共124页 (a)串馈电路 (b)并馈电路基极馈电电路 第54
15、页/共124页自给偏压的方法来产生基极偏置第55页/共124页4.3.2 4.3.2 匹配电路匹配电路为什么需要匹配电路?能够获得最大输出功率时的负载为最佳负载。匹配电路可使实际负载与最佳负载匹配,使放大器传输到负载的功率最大。第56页/共124页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匹配网络第57页/共124页对匹配电路的要求(1)使负载阻抗与放大器所需要的最佳阻抗匹配,起到匹配网络的作用。(2)抑制工作频率范围以外的不需要的频率分量,即它具有良好的滤波作用。(3)在有几个电子器件同时输出功率的情况下,保证它们都能有效地将功率传送到公共负载,同时又尽可能地使这几个电子器件彼此隔离,互不影响。第58页/共124页一
16、、串、并联阻抗变换第59页/共124页式中品质因数:或解得:第60页/共124页二、三种不同形式的匹配网络 主要有三种基本连接方式:L型、型和T型1.L型匹配网络(a)(c)第61页/共124页图(a)中:其中:第62页/共124页 (b)(d)图(b)中:其中:第63页/共124页第64页/共124页2.型匹配网络 型匹配网络指三个电抗接成“”型结构的匹配网络,其中两个支路是同性电抗,另一个支路则是异型电抗(a)(b)第65页/共124页元件设计关系式:第66页/共124页3.T型匹配网络 T型匹配网络指三个电抗接成“T”字型结构,其中两个串联支路为同性电抗,一个并联支路为异型电抗(a)(b
17、)第67页/共124页T型匹配网络可以看成两个L型网络串接组成(a)(b)T型网络的分解第68页/共124页对图(a)网络第69页/共124页对图(b)网络第70页/共124页4.4 C类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倍频功能类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倍频功能 如果集电极回路不是调谐于基波,而是调谐于输入信号频率的n次谐波上,输出谐振回路就只有 的n次谐波分量产生的高频电压,而其他频率分量产生的电压均可忽略,因而在谐振阻抗 上可得到频率为输入信号频率n倍的输出信号功率。第71页/共124页二次谐波倍频器谐振回路的阻抗特性曲线第72页/共124页余弦尖顶脉冲的谐波分量:取最佳导通角使输出电流 最大:则则n次倍频器的输
18、出功率为:第73页/共124页其中n次倍频器的效率为:其中结论:n次谐波倍频器的输出功率正比于n次谐波的分解系数第74页/共124页注意:(1)倍频器虽然处在发射机的中间级位置,但它很少工作于过压状态,一般工作于欠压状态。(2)三极管倍频器的倍频次数一般只限于二倍频或三倍频 原因有三:1)n越大,最佳导通角 越小,若还要保持 不变时,其所需的反向偏置与高频激励电压振幅就要很大,这时很容易发生发射结击穿。2)倍频次数越高,倍频器对输出谐振回路提出的滤波要求就越高,因而难以实现。3)倍频次数过高,三极管倍频器的输出功率和效率就会过低。第75页/共124页4.5高效率射频功率放大器高效率射频功率放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学 通信 电子电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