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的优秀教案设计(优秀9篇).pdf
《《白杨礼赞》的优秀教案设计(优秀9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杨礼赞》的优秀教案设计(优秀9篇).pdf(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白杨礼赞的优秀教案设计(优秀 9 篇)白杨礼赞的优秀教案设计篇一 1.学情分析 (1)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日战争这件对于中国人来讲意义重大的事,在孩子们的心中似乎慢慢变得轻飘飘,只是一些写在书上的,讲在口中的名字和战役而已。所以,还原历史,让学生有切身感受很重要。(2)象征手法,以前可能有部分学生有所了解,但基本还是缺乏具体深入的理解。(3)作者对抗战军民的感情比较复杂,有敬仰,赞美,感激等,学生可能会很容易感受到其中一种,但不容易理解得全面。2.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词句。理解文章中重要词句的含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基础上感受白杨树的美和精神内涵。(3)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4)感受文中饱含的对白杨树以及像白杨树一样的抗战军民的赞美之情。3.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白杨树的美和精神内涵。(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4.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练习巩固法 5.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 (1)导入新课: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歌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柳的风韵;“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松的雄姿;“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到西北高原走一走,看看白杨树的勃发英姿。(2)整体感知 预习检测。默读课文,理清条理:全文共 9 个自然段,可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1)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领起
3、全文。第二部分:(2 至 4)转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从正反两面写人对高原景色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用肯定的语气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第三部分:(5、6)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以否定句式,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第四部分:(7、8)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五部分:(9)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与文章开头相呼应。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3)问题探究 作者开篇即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间又几次出现意思大致相同的话。它们与标题有怎样的关系?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的?思路解析:先把握标题中的“礼赞”含义,“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礼赞”的含义是崇敬而赞美。题目的意思是以高度的敬意赞美白杨树。结合这一点,再思考作者为什么屡次表达这种带有敬意的赞美?敬是为什么?白杨树又有哪些值得赞美之处?答案示例:文章题目是白杨礼赞,就是对白杨树致以带有敬意的赞美,赞美的是白杨树的“不平凡”,正是因为白杨树是不平凡
5、的,所以作者才对它“礼赞”。首先,作者赞美的是白杨树的外形力争上游。其次,作者赞美白杨树的精神内涵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不缺乏温和、坚强不屈、挺拔。最后,作者赞美白杨树所象征的人北方农民,以及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文章开篇入题,紧接着却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作者描写了怎样的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答案示例:高原景象:雄壮、伟大,同时也非常单调;好处:这是烘托的写法。目的是为了突出不平凡的生长环境孕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楠木,作者的用意是什么?答案示例:对比。楠木是贵族化的,赞美楠木的人是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而白杨树是常见、极
6、易生长的,赞美白杨就是在赞美广大北方农民,以及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什么是象征?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示例:象征: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象征和比喻的异同:同:比喻要求喻体和被喻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一样,象征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异:比喻属于修辞
7、范围,而象征则属于艺术手法,它与构思相关,属写作构思技巧,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比喻可比喻抽象的事物,也可比喻具体的事物;象征一般都用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让读者自己去意会,从而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这是一种隐晦、含蓄而又能使读者产生体会愉悦的美感的技巧。比喻是针对某一句而言,而象征是针对全篇而言;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中是不会出现本体的,而比喻往往是会出现本体的。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A.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品
8、析:“不平凡”,点明赞美白杨的原因。“实在”进一步强调“不平凡”。开篇语言简洁质朴却不失力度,直抒胸臆又自然真诚,毫不矫揉造作。B.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品析:“极普通”和“不平凡”,看似矛盾,仔细想来又可以理解。白杨树“极常见”、“极易生长”,它当然“极普通”;但它的外在美、内在美又是不平凡的,特别是它所象征的广大抗战军民以及他们的精神和意志,是非常“不平凡”的。C.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9、?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品析:四个“难道”,每个的意义不同:第一个“难道”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更应该是别的什么;第二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中的战士;第四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同时,四个“难道”运用反问、排比修辞,气势恢宏,语气更加肯定、强烈,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D.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
10、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明确:作者用工笔细描的方法,从干、枝、叶三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突出其正直、向上、团结的特点。同时又用人格化的语言,写出了白杨树的精神美、内在美。E.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品析:运用对比、比喻,写出白杨树不仅外形美,内在更美。这是一种坚强挺拔的美,是力量的美,是正直的美,是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意志的美。(4)教师小结 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
11、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5)课时作业 1.完成练习册白杨礼赞全部内容。2.列举你读过的其他使用象征手法的文章,并谈谈象征的特点。白杨礼赞的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2、理解排比句和反问句的表达作用。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教学准备多媒体 设计思路白杨礼赞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写作的经典篇目,因而在设计中,对象征手法的理解就成了本文的学习重点。首先在导语中,就先将象征这一写法初步渗透给学生,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象征。接下来在整体感
12、知的朗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中白杨树象征什么。在品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采用象征这一写法,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象征手法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说说校园白杨树特点 2、简介作者。(1)让学生起来介绍。(2)明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 1。)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 林家铺子等等。(要求:记住作者)。二、预习检测给加点字注音 大毡子主宰倦怠婆娑潜滋暗长旁逸斜出无边无垠 恹恹欲睡坦荡如砥秀颀虬枝纵横决荡妙手偶得 三、自主学习 师:本文的题目白杨礼赞,“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
13、美。下面放声朗读课文,用笔标注关键词语,以此体会作者为何要赞美白杨树。并做以下题目。(出示课件或导学卡。)1、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句子。2、读完课文后,小组交流。交流句式为:我读出了一株的白杨树,它表现在。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美白杨树的?4、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西北高原?5、为什么要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6、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7、为什么篇末写楠木?8、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下象征手法的作用。9、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四、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五、反馈交流
14、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大毡子开垦外壳锤炼倦怠潜滋暗长旁逸斜出婆娑 (要求:让 3 号、4 号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不正确的,找其他同学纠正。)2、能从整体上把握即可。如:白杨树是倔强挺立的树。白杨树是不折不挠、对抗西北风的树。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白杨树是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树。3、作者是从那些方面赞美白杨树的?明确:(景美、形美、神美。)4、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西北高原?明确:(生存环境的写作目的有两个:一是烘托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二是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5、为什么要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明确:(刻画白杨树的形象紧扣力
15、争上游、倔强挺立,为后文揭示其象征意义作铺垫。)6、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明确:(4 个排比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气势恢弘,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7、为什么篇末写楠木?明确:(与白杨树进行对比,一方面,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表示愤慨之情;另一方面,以高昂的语调赞美白杨树。)8、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下象征手法的作用。明确:(象征的作用,一是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内容“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二是帮助作者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传达给读者。)(学生说出一点即可。)9、研读赏析第 7 段。(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 3。)白杨的
16、“神美”可以用本段的哪几个词来概括?为什么本段开头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本段作者由树写到人,赞美了什么人?作者为什么会由树写到人?白杨树象征了什么?本段的四个排比句问法有什么变化?意思是怎样加深的?背诵本段。(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明确:(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坚强不屈。欲扬先抑。北方农民、抗日军民以及敌后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白杨树身上能折射出北方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换句话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者赋予了白杨树以不平凡的象征意义。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也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只觉得不想到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又不更远一点
17、想到”四个反问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指导背诵。)六、梳理巩固 学生谈收获及还没解决的问题。(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七、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八、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教案篇三指导思想:1、精心设计,突出重点,因势而导,发挥教师导的作用;2、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内引外联,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自然延伸、扩展,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教学目标:1、本文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都与象征有关,因而,必须学习、理解、掌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学习运用象征手法进行说
18、写练习。教学设想:1、安排一课时;2、以白杨树的形美、神美及其象征意义为重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3、围绕象征手法,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教学要点:1、激趣、导入,出示白杨树挂图;学生口述白杨树的外形及其气质,包括枝、叶、干的色泽、形态;学生展开丰富联想,由白杨树联想到人,联想到人的某种精神品质;引出茅盾的白杨礼赞 2、作品背景介绍,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辅垫。3、学习课文:第一次读课文。先由两位学生朗读,然后教师正音,要求学生疏通字词,读通长句。第二次读课文。由朗读能力较强的两位学生读。解决以下问题:a、作者对白杨树是怎样一种感情(即解题)b、文中几次直接表达了这种感情,学生在书中找到并做上记号
19、 第三次读课文,重点导读 4、5、6 自然段。理解作者为什么对白杨树有这种感情,为什么作者说白杨树是极普通的,然而是不平凡的。第四次读课文,重点阅读 7、8 自然段。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对于白杨树的力求上进的精神特质,作者是由哪些方面联想到的。4、教师小结象征手法的特点 5、用象征手法进行说写训练。你以为在新时代白杨可以象征哪种精神、哪类人?口头描述门、梅的外形并由此产生的联想。任选一种事物,先口述其外形特点,展开联想,最后用象征手法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教案设计篇四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和提高人
20、的语文素质。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语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为培养适合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而努力奋斗!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七个单元,除了“精读”、“速读”以外,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等内容。七个单元中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面五个单元是现代文章,一是后两个单元都是文言文。每个单元都注重了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本册入选的课文大多是洋溢时代气息、跃动着生命活力的文质兼美的新课文。只要很好的引导,学生一定会感兴趣。根据课改精神与语文教学的方向的把握,我
21、初步拟定本学期的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2、知识目标:了解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音、形、义。3、知识能力目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
22、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4、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将文中感受到的有关人文素养活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班情分析:我担任的 142、143 两个班是同年级中的普通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一年的教学中有很大程度的改观,但是还有少数人的学习积极性有待加强,如 142 班的肖耀,143 班的胡学礼,写作文一点也不动手的。143 班是本人接的班主任,要好得多,142 班必须花较大的力气。具体措施: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
23、文实践的机会。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精心备课,尤其是备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推广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和练习。5、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
24、平。6、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7、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8、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语文科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9、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10、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11、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
25、说等,锻炼表达能力。12、组织 3-4 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13、组织采访和调查至少一次。14、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15、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16、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五、教学时间安排:期中考试之前:教完第一、二、三五单元,期中考试之后:教完第四、六单元并复习全册内容 全期以 18 周教学时间计算,共 90 课时,其中讲读课文16 课计 40 课时,速读课文 14 课计 20 课时,口语交际 7 个计 7 课时,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白杨礼赞 白杨 礼赞 优秀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