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微波技术与天线教学大纲.pdf





《2010版微波技术与天线教学大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版微波技术与天线教学大纲.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30341001 课程英文名称:Wicrowave Technology and Antennas 课程总学时:56 讲课:52 实验:4 上机:0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1.9 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微波技术与天线是无线电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了解微波技术与天线的基本概念、理论,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同时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要求掌
2、握传输线理论、规则金属波导理论、微波网络理论、天线的辐射与接受的基本理论。在教学环节中,重点讲授微波与天线的基本理论,同时简要介绍微波技术与天线在主要系统中的应用,力求基本理论讲解与工程实践并重。(三)实施说明 1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 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技术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
3、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高等数学、复变函数、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电路理论、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根据学习进度完成相应习题,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对典型习题一定要掌握。微波技术与天线实践性较强,实验要自己动手,进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1 对重点、难点章节应安排习题课,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2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要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设计计算方面的内容,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
4、并适当安排课内讲评作业。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3每个学生要完成大纲中规定的必修实验,通过实验环节,学生应掌握典型器件的基本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操作的基本训练。实验成绩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4安排大作业,大作业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微波技术与天线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 20%,实验成绩占 20%,期末考试成绩占 60%。(七)参考书目 (1
5、)微波技术与天线,傅文斌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微波技术与天线,刘学观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微波技术与天线,毛钧杰编,科学出版社,2008(4)微波技术与天线,周希朗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5)微波技术与天线,王新稳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课程通过对微波技术与天线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微波技术与天线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具有计算的能力。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均匀传输线的基本理论,规则金属波导、微波网络理论、无源微波元器件、天线理论和相关应用等。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6、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1 绪论 2 2 2 均匀传输线理论 14 14 2.1 均匀传输线方程的建立及其求解 3 3 2.2 传输线的特征参量与状态参量 2 2 2.3 无耗传输线的状态分析 3 3 2.4 传输线的传输功率与损耗 1 1 2.5 阻抗匹配 2 2 2.6 阻抗圆图及其应用 3 3 3 规则金属波导 14 14 3.1 导波原理 4 4 3.2 矩形波导 6 6 3.3 圆形波导 2 2 3.4 金属谐振腔 2 2 4 平面传输线 4 4 4.1 带状线和微带线 2 2 4.2 耦合微带线 2 2 5 微波网络基础 6 6 5.1 微波网络等效原理 2 2 5
7、.2 阻抗、导纳和转移矩阵 2 2 5.3 散射矩阵 2 2 6 无源微波元件 6 4 2 6.1 连接匹配元件 2 2 6.2 功率分配元件 2 2 7 天线 10 8 2 7.1 概述 1 7.2 基本辐射单元的辐射 3 7.3 天线的基本参数 2 7.1 对称振子天线 2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 1 部分 绪论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微波及其传输的特点、微波研究的主要内容,微波的发展及应用,微波传输的分析方法 第 2 部分 均匀传输线理论 总学时(单位:学时):14 讲课:14 实验:0 上机:0 第 2.1部分 均匀传输线方程的建立及其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微波 技术 天线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