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教研.pdf





《2019年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教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教研.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5 2019年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教研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选编了几篇适合四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夜莺的歌声 小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儿童诗歌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是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给学生越来越鲜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战争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击碎了多少美丽的憧憬。人类不需要战争,让我们共同祈祷未来的世界永远和平,让“和平之花”永远绚丽绽放。学生分析 现在的学生似乎离战争比较
2、遥远,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剧电影中见到过,那是遥远的彼时的回忆了。电视新闻中的战争场面虽然发生在此时,但是在遥远的彼地。因此学习本组课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文章中的几篇课文,那样学生是难以真正体会到编写本单元的主旨“了解战争,呼吁和平,为世界和平做点事情”的。应该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比较广阔的视野,比较详实的资料,比较感性的材料。让学生真正走近战争,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进而从内心深出发出和平的呼唤。单元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3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
3、的信念。实化目标 2/15 1收集战争中的小英雄的故事。2从报纸电视等渠道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国际动态,尤其关注最为动荡不安、仍弥漫着战争硝烟的地区局势。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及工作状况。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4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13、夜莺的歌声 教材分析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讲读课文,讲述了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伴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打击敌人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虚化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
4、表现的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3学习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屑、挺、拧、蘑、鬼、呻、吟、宛”8个生字,会写“削、喂、哨、挺、斯”等 14个生字,懂得“呻吟、宛转、耷拉、轻蔑、以防万一”等词语的意思。2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以点带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去挖掘文字内在来体会人物品质,学习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3/15 3以“夜莺的歌声”作切入点,引导学生作自主性研究阅读,学习归纳文章主要内容,在反复阅读中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14*小英雄雨来 教材简析
5、 小英雄雨来选自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有改动。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比较长,课文共有六个部分,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虚化目标 1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实化目标 1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2在阅读过
6、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乐于表达。从中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材分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属书信体的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4/15 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本文情感强烈,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这篇课文一是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
7、英雄,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二是进一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虚化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4通过学习课文,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实化目标 1.认读并理解“执行卓越蓝盔凯旋灵柩手腕、硕士、永驻、弥漫、硝烟、威胁、呼吁、妻子”等词语;认识多音字:鲜血(xu),凝固的血(xi)的读音。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诵读导引、品味,感悟爸爸为维护和平壮烈牺牲的英勇形象和失去亲人的悲愤,从而体会和平的可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以及热切呼吁和平的真挚感
8、情。3.理解“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全诗共五个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第二部分(第五小节)发出祈盼,5/15 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虚化目标 1.认识四个生字。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9、,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实化目标 1.让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能感悟课文,理解课文,使“悟”得到升华。2.以“情”为主线,从“铺垫激情理解悟情诵读入情拓展抒情”步步生情,通过创造性地模仿练习达到感情的进一步升华。附送:四年级下册阅读短文 2019 年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I)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竖琴。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
10、浪花,敲打着有节秦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明镜。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边疆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1)第一
11、自然段作者把 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 的情景。(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这是一种 的写法,写出6/15 了 。2、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3、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聪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我看见 我还看见 5、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一)1、(1)三月的桃花水 融化,欢快地向前奔腾 (2)拟人 河水映照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2、(1)美在有声(2)美在有色(3)春水如油,滋润万物,美在有情。3、惊喜、高兴、激动。4、提示:写出能代表春天的特点的句子。5、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
12、晨。”(答案不唯一)(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 30 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的热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
13、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在社会各
14、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 17.82 亿元人民币。220.9 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 7549 所希望小学。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所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1、课文题目中的“大眼睛”加上了引号,其作用是()A、特定称谓 B、着重指出 C、表示引用 2、阅读第 1 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1)“大眼睛”是怎样读书的?(2)记者为什么要拍摄这张照7/15 片?3、课 文 是 怎 样 描 写 大
15、眼 睛 的?从 第2 5自 然 段 中 各 找 出 一 个 关 键 词语。4、第 2 自然段中的两个“生怕”写出了小女孩 。第 3 自然段中加点词语“虽然”写出了学习条件的 ,“可是”说明了小女孩对 的渴望,以及内心充满 的原因。5、这双“大眼睛”还“生怕”什么呢?展开想象写一写。6、用“-”和“”从文中分别画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比喻句。7、“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8、你了解“希望工程”吗?你曾经为它做过什么呢?(二)1、A 2、(1)可从“每天跋涉 30 里路”、“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刮风下雨”是常有的事、“年龄最小”等方面抓住“十分坚强”这
16、个词语来回答 (2)可抓住“十分感动”“感染力”“打动”几个词语 3、专心 渴望 讲述 唤起 4、对知识的渴求 艰苦 知识 忧郁 5、(略)6、(略)7、第 6 自然段 8、如果学生只答出其中一个问题,也可给满分 (三)妈妈的手 我的妈妈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双充满爱意的手。记得一个冬天的傍晚,我在回家()路上,一脚陷进了小水坑里,弄得鞋子满是泥水;回到家里,我把鞋子悄悄放在厕所的门背后,准备等天气暖和些再洗。天气真冷!晚上我躲在房间里做作业,忽然听到厕所里传来刷刷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妈妈蹲在厕所的水龙头旁边,正在洗我那双沾满泥水的鞋子。望着妈妈冻()通红的手,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
17、懒惰的习惯。我回房做作业 做得很专心 很认真 妈妈轻轻()来到我的身边 他拿起我的作业 说 我看看你的作业 说着,就到一边坐下。看完以后,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用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你进步多了,继续努力吧!”这时,妈妈的手热烘烘的,一股暖流流遍我()全身。顿时,我沉浸在无限幸福中了。做完作业,我在床上总睡不着,闭上眼睛,仿佛看见妈妈的手在眼前晃动,烧饭、煮菜、刷洗衣服,一切都是为了抚育我成长。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温柔(近义词)顿时(近义词)马虎(反义词)严厉(反义词)2、在第 3 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3、选择“的、地、得”填在文中的括号里。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我
18、的妈妈有一双 的手,一双 的手。8/15(2)冬天的夜晚,妈妈用冻得通红的手 ,又用那温柔的手 。(3)闭上眼睛,我仿佛看见 ,又想到 。5、这篇短文开头的方法是()A、简要叙述,说明起因 B、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C、开门见山,点明主旨 6、怎样理解“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这句话?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三)1、温和(温顺)霎时(顷刻、立即、马上)仔细(认真、慎重)和蔼(仁慈、慈祥、亲切)2、,。,:“。”3、的 得 地 的 4、(1)勤劳、充满爱意 (2)通红的手给我刷鞋,温柔的手鼓励我。(3)仿佛看见妈妈的手在眼前晃动,想到妈妈那一切都是为了我。5、C 6、应联系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第四 单元 集体 教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