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初一新生的咨询话术(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对初一新生的咨询话术(共4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针对初一新生的咨询话术(城站) 您好!请问是*学生的家长(爸爸妈妈)吧?我是的*老师,不好意思打扰您一下。是这样的,我们学习中心最近针对新初一的学生有一个免费的一对一数学诊断活动,可以免费的给孩子数学做一个全方位的检测,为孩子发现初中数学学习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升孩子的信心并做出解决方案,不知道家长这里有没有时间过来看一下。如果有的话我可以帮助您预约一下。新初一的提问:一:小学阶段孩子的数学成绩怎么样?大致能考多少分,主要的失分点在哪里?是因为计算错误比较多还是应用理解方面错误比较多,还是在几何方面不是很好?7月份的初一入学新生素质测试怎么样?二:孩子小学阶段有没有自
2、己学过奥数?(奥数会提前学习一些初中数学思想)三:学校有没有提前补课,孩子学习感觉吃力吗?自己有提前预习吗?马上开学了最好能提前学习一下前三章的知识点,提前巩固并收收心。初一的数学还是蛮重要的,正是孩子打基础,建立数学自信的时候,家长这边有没有给孩子做过衔接。提前学习一下新初一的知识。据我们的教学经验,每年做过小升初衔接的孩子一般在学习上过渡的比较快,比较自信,成绩也比较稳定,初一学好了,基础打扎实,对初二学习促进很大! 初一面临的问题(孩子进入新初一后会面临一系列的变化与问题,如果不及时的提早解决问题会很大)新入初一,你是否意识到孩子会应对这些变化,所以孩子的压力会很大:知识变化:初中科目增
3、加,难度增大,进度加快,对学习能力的要求提高;环境变化:交友数量增长,交际面也会扩大,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事情增多;身心成长:中学生发育带来生理及心理变化,容易出现叛逆与浮躁,影响学习进展;学校压力:很多学校分班、摸底考试要考到一些初中的内容,如文澜中学会涉及约20%的初中内容;优势需求:中考的战斗,其实从新初一就已经开始,提前学习,会让学生从起点就拥有明显的心理优势,吸引老师关注,领跑初中三年、面对如此多的新问题,学生如果错过了学习规划,失去的将是初中三年难得的黄金时期!新初一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区别(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区别还是蛮大,有很多孩子都适应不了)初中数学对于小学数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小学数
4、学侧重是打下数学的基础。因此,其内容主要是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各种量与计量的方法;各种基本运算、基本的数量关系;基本的图形认识及简单的周长、面积与体积计算;以及简单的代数知识等。初中数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等。在内容上增加了复杂的平面几何知识,系统学习代数知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扩展到有理数、实数;还有简单的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对于初一的学生,很多人都会说“这题怎么这么难啊”一类的话,而且原本在小学数学成绩不错的同学纷纷“马失前蹄”不幸落于马下,而且一落就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似乎减了几分,对数
5、学几乎是躲之不及,更别提什么兴趣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同学们没有做好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过渡,许多同学没有抓住这一点,结果就导致了对知识不理解、成绩下滑、学习热情不高等情况频频出现。这是因为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有着许多大的差别。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这里举例说明就可以了)一、从“自然数与分数”到“实数”小学数学中,只涉及了关于自然数和分数的知识,也就是正有理数。而升入初中后,在代数方面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负数”。负数是一个新学的抽象的概念,完全靠理解性的知识,而负数的计算、正负号的变化想必会让同学们吃尽了苦头,而接踵而至的就是绝对值、相反数、数轴等一些问题,遇到一些难题时更是无从下手。例如
6、:从小学的“自然数、分数”直接到初中的“有理数、无理数”,对于刚进入中学校园的同学们来说无异于一条深深的鸿沟。因此,同学们需要认真理解概念、多做习题,才能将这条鸿沟一点点填满,因为这可以说是初中代数的基础,基础不打好的话,学习后面的内容完全是一头雾水,到了那时再回过头来学习就太晚了。二、从“数”到“式”小学生在六年中学习的主要是具体的数以及具体的数之间的运算,而到了初一接触到的是用字母表示数,建立起了代数概念。在我们看来,“代数”,就是用字母来表示一个数,但实际上绝非如此。初一的数学先是讲了“用字母表示数”,然后就开始深入到了“方程”,再由此展开了“包含字母的式子”这一概念,然后又开始了关于“
7、函数”的学习。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初中里学习的内容多是小学内容的扩展。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实际上是有很多关联的。只要从小六到初一的过度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数”与“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别,在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梁,也为后面的更多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在众多的考试面前不乱阵脚,游刃有余。三、从“算术法”到“方程”小学的应用题大多都可以用算术法来解题,所谓“算术法”就是指一个全部由数字和符号构成的式子,因为计算简便,成了小学六年来学生们解题的“主菜”,即使小学里学习了方程,但也只能算是“配菜”而已。可进入初中后就不同了:自从初一上学期详细的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渐渐的,凡是应用题第一反应就
8、是设未知数列方程,而对原先的“算术法”没什么印象了。这是因为,用算术法来解应用题大多要用逆向思维,而方程所用的大多是正向思维,两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下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由以上三点看来,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知识范围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要学好初中数学,一定要让自己的思维更富逻辑性,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综上所述,要想学好数学,在初一阶段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浙教版新初一数学的难点:(初一学习上虽然比较简单,但是还是有不少重难点的,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在*知识点上搞不清楚)新初一数学容易出现的问题: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2、解题始终不能把
9、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3、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的解决问题;(口算能力)4、解题效率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题目,不适应考试节奏;5解题过程不规范,没有解题步骤或步骤混乱,不理解数学表达方式的意义。5、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的归纳所学的知识点;为什么新初一要学好数学一:如果您是在读初一,建立“习惯”最为重要,其中包括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如果您是在读初二,掌握知识点和学习方法、树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最为重要;如果您是在读初三,建立知识结构、寻找内在联系、梳理知识考点最为重要。二: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初二的难点最多,初三的考点最多。
10、相对而言,初一数学知识点虽然很多,但都比较简单,很多同学在学校里的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慢慢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进入初二,遇到困难后,就凸现出来。所以在初一的时候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三:如何想争取保送,必须在初一开始准备,初一的两次期末考试也十分关键, 背景数据: 前三:杭二、学军、杭高 前八:十四中、四中、长河、师大附、浙大附(加上前三) 普高:七中、九中、十一中、西湖、育华、长征、源清等 中职、技校:旅游、美术、滨江职高等 我给大家一个大概的数据:杭州每年的初中毕业生大概是22000人。 前三所重高,每所计划招生576人,总共5763=1728 前八所高中,四中、长河、浙大附、师大附
11、,计划招生均为576,十四中480人,总共5764+480=2784 前八所高中一共只招收:1728+2784=4512! 亲,杭州有22000的初三毕业生,还有22000-4512=17488,不管我们了嘛? 普高:所有普高总计招生约为6000人次。 也就是,三年以后能够正式享有高中教育的不过4512+6000=10512,而我们的“大杭州”有2万多人,只有不到一半!而且,我们的城市在不断扩张,还有外地生中考,杭州的娃娃们,不容易,杭州的家长更不容易!初一数学的习惯一 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
12、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二“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丢失13以上得分,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少得可怜;再如去年17题函数,许多考生“心中有数
13、”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三 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四 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如去年19题就比20、21要难,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关”,因此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可得分之处。所以考试中看到“容易”题不可掉以轻心,看到新面孔的“难”题不要胆怯,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