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篇).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篇).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篇)2020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立 1 吨的概念。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简单的转化。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及操作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激发求知欲。4、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在教学了克、千克、吨这三个重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的探索教学。1 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 1 吨的重量,一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而引导学生建立 1 吨重的质量观念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于是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第一个
2、环节:教学 1 吨有多重,特别是”1 吨”的现实意义是教学的难点。如果没有相应的经验支撑,纯粹记忆 1吨的概念是无意义的。因此本节课设计了一个学生乐于参与,容易参与的活动。全体学生在经历了 470 克1 千克200 克千克5 千克10 千克(1 吨)的感受过程(很轻轻重很重)。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从游戏中感受。通过用吨作单位的物品的展示和为什么不能带这样的物品到现场的提问,以及与带来的物品比较初步感受到用”吨”作单位的物体是很重,很大的。第二个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践作业 一吨有多重在合作者用到了推算,精算,和估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培养学
3、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第三个环节:小组汇报合作结果,让学生用准确、完整的语言来汇报小组推算的过程。用课件出示给学生从视觉上带来更大的冲击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及推算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激发求知欲。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活动 1 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感受 师:我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准备了四样物品,分别是一袋大米、一盆花,一个篮球、一个铅球。它们的重分别是 470 克、1 千克 200 克、10 千克、5 千克,
4、谁能来拎一拎,猜一猜给他们找出对应是物品。师:你能来说说你是怎么猜的 师:一吨的物品你能拎起来吗,生 1:太重了,拎不动 师:那么一吨有多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一吨有多重?(出示课题)活动 2 小组合作、探究实践 二、小组合作、探究实践 (1)、实践 师:老师这里有四样物品,请同学们选择一样物品的重量进行推算,算一算多少个这样的物品的重量大约是一吨,也就是 1000 千克。并在课堂上完成这张实践作业。师:小组内先商量一下,你们选择哪个物品的重量?生:10 千克、5 千克 师:为什么不选这两个?470 克和 1 千克 200 克 生:不好算。师:办法总比困难多,想一想怎样把它变成容易算的
5、?哪个小组愿意来挑战困难?师:鼓励表扬 师:出示小组合作要求,请同学上前大声阅读并逐一解释要求 生:小组合作 (2)交流感受 小组合作完毕 师:那组愿意上来交流你们的想法?生 1:10 千克 10 个 10 千克就是 100 千克,100 个 10 千克就是 1000 千克,师:我们来看大屏幕,(出示动画演示)10 个 10 千克就是 100 千克,100 个 10 千克就是 1000千克,生:2:2 个 5 千克时 10 千克,20 个 5 千克就是 100 千克,200 个 5 千克就是 1000 千克就是 1 吨。生 3:1 千克 200 克看成 1 千克,10 个一千克就是 10 千克
6、,100 个 1 千克就是 100 千克,1000 个 1 千克就是 1000千克。生 4:470 克约是 500 克 2 个 500 克是 1 千克,20 个 500克是 10 千克,200 个 500 克是 100 千克,20_个 500 克就是1000 千克。活动 3 练习 师:出示课件动画演示如果老师把 20 个篮球装一筐,能装多少筐呢?活动 4 小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掂一掂。算一算感受了一吨的重量,在生活中还有更多有趣的数学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5961 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
7、道 1 分=60 秒。2、让学生初步建立 1 分、1 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 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及时补充)生:分针走一小格是 1 分钟,走一大格是 5 分钟,走一圈是 60 分钟,也就
8、是一小时。(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生: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知识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迅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来比比赛!(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二、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敢不敢继续挑战自己?大家仔细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生: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师提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师: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吗?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呢?对,就是一秒!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一下秒。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