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易错知识点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易错知识点总结.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易错知识点总结 单选题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错误的是()A如图,小滨听到桌面传来的敲击声,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B如图,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是为了改变响度大小 C如图,遇到障碍物倒车雷达发出报警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如图,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产生的 2、下列情况中没有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暴雨将要来临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打钢轨来判断螺栓是否松动 C医生利用超声波打碎体内结石 D有经验的人挑选瓷碗时总敲一敲听一听音质 3、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2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 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
2、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 4、下列技术的应用中,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超声波碎石 B倒车雷达 CB 超 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5、学校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在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学们的歌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可以在真空传播 C“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6、老师鼓励同学们上课要大声回答问题,这是提高声音的()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7、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3、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处“不同”是指声音的()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速度 3 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 D利用超声波振动可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说明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 B图乙: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响度大小 C图丙:医生用 B 超查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图丁:防噪声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 10、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哪个环节控制噪声()A
4、声源处 B传播途径 C人耳处 D考场门口 计算题 11、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并回答问题。已知在长为 0.85km 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 2.33s(此时气温约为 15)。问:(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一条即可)(2)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多长时间?4 (3)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一 些 介 质 中 的 声 速v(m/s)空气(0)331 冰 3230 空气(15)340 铜 3750 煤油(25)1324 铝 5000 水(常温)1500 铁 5200 12
5、、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一人站在汽车前方某处。汽车第一次鸣笛,声音经 4s 被他听到;过后汽车再次鸣笛,经 3s 被他听到;两次鸣笛的时间间隔 17s,若声速为 340m/s,求:(1)汽车第一次鸣笛距离人多远?(2)汽车第二次鸣笛距离人多远?(3)汽车的速度是多少?13、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停在离山崖s=680m 处鸣笛,当司机刚好听到回声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求:(1)声音传播的路程;(2)声音在这段路程中传播所用的时间。14、“国庆”期间,小宇一家开小车到桂平市旅游,接近桂平市时,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所示(路边安装有测速仪器)。汽车向放置在路边的测速仪匀
6、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如图 2 所示,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 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 0.4s。(已知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1)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图 1 信息并通过计算,最快要多少 min 到达桂平?(2)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 0.9s,则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m/s?(3)请根据计算结果说明汽车在该路段是否超速行驶?5 15、科学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测量距离,现在利用激光测距仪发出一束激光射向月球,大约经历了 4s 接收到反射光(已知光传播的速度是 3108m/s),试问:(1)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2)
7、我国最新研制的超级高铁时速高达 600km/h,如果该超级高铁以最高时速不停地跑,它需要多少小时才能跑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6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_012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桌面是固体,小滨听到桌面传来的敲击声,说明固体可以传递声音,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振动的频率不同,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 B 错误,符合题意;C倒车雷达应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2、答案:C 解析: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的暴风雨,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的,故 A 不符合
8、题意;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是利用声音的音色判定螺丝是否松动,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 B 不符合题意;C医生利用超声波打碎体内结石,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没有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故 C 符合题意;D因为品质不一样的瓷碗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是利用声音传递的信息来判断瓷碗的好坏,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3、答案:A 解析:影响响度的大小的因素有:(1)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距离发声体体的远近有关,7 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3)与声音的发散程度有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改变了鼓面
9、振动的幅度,从而改变了响度,故 A 正确;B.不同水量,敲击时水柱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 B 错误;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时,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 C 错误;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 D 错误。故选 A。4、答案:A 解析: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A利用超声波碎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 A 符合题意;B倒车雷达,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 B 不符合题意;CB 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 C 不符合题意;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5、答案:A 解析:
10、A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故 A 正确;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可以在空气传播,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 B 错误;C“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高,故 C 错误;8 D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 D 错误。故选 A。6、答案:C 解析: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大声回答问题,这是提高声音的响度。故选 C。7、答案:A 解析: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用大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改用小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幅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小,即钢尺会发出响度不同的声音。故选 A。8
11、、答案:A 解析:A悠扬的笛声是由笛子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 A 正确;B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噪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 B 错误;C“震耳欲聋”用于形容声音很大,说明声音响度很大,故 C 错误;D利用超声波振动可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 D 错误。故选 A。9 9、答案:A 解析: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运动员在水中能听到音乐,说明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故 A 正确;B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改变琴声的音调,故 B 错误;C医生用 B 超查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 C 错误;D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的,故 D 错误
12、。故选 A。10、答案:A 解析:ABCD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 A 符合题意,B、C、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A。11、答案:(1)见解析(2)2.5s;(3)5000m/s,铝 解析:解:(1)从表格数据获得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规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同种介质,温度不同,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传播速度。(2)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需要的时间为 =850m340m/s=2.5s(3)两声相隔=2.33s,所以声在金属中的传播时间 10 =2.5s-2.33s=
13、0.17s 声在金属中传播速度=850m0.17s=5000m/s 根据表格数据知,金属可能是铝。答:(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传播速度;(2)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时间为 2.5s;(3)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 5000m/s,该金属管可能是由铝材料制成的。12、答案:(1)1360m;(2)1020m;(3)20m/s 解析:解:(1)汽车第一次鸣笛时与人的距离为 1=1=340m/s 4s=1360m(2)汽车第二次鸣笛时与人的距离为 2=2=340m/s 3s=1020m(3)两次鸣笛的间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14、 3=1 2=1360m 1020m=340m 汽车的速度为 车=33=340m17s=20m/s 答:(1)汽车第一次鸣笛距离人为 1360m;11 (2)汽车第二次鸣笛距离人为 1020m;(3)汽车的速度为 20m/s。13、答案:(1)1360m;(2)4s 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停在离山崖s=680m 处鸣笛,司机听到的回声传播的路程为 声=2=2 680m=1360m(2)此时的声速声=340m/s,声音在这段路程中传播所用的时间 =声声=1360m340m/s=4s 答:(1)声音传播的路程为 1360m;(2)声音在这段路程中传播所用的时间为 4s。14、答案:(1)2m
15、in;(2)42.5m/s;(3)超速 解析:解:(1)由图知,从该标志牌到桂平的路程s2km,限速v60km/h,驾车到桂平市所用的最少时间 =2km60km/h=130h=2min|(2)(3)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到测速仪的距离为 1=声1=340m/s 12 0.6s=102m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到测速仪的距离为 2=声2=340m/s 12 0.4s=68m 12 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ss1s2102m68m34m 汽车行驶 34m 所用的时间=12+22=0.9s 0.62s+0.42s=0.8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34m0.8s=42.5m/s=153km/h 60km/h 所以超速了。答:(1)在交通正常情况下,最快要 2min 到达桂平;(2)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 0.9s,则汽车的速度是 42.5m/s;(3)汽车在该路段超速行驶。15、答案:(1)6105km(2)1000h 解析:解:(1)根据=得 =3 108m/s 4s=1.2 109m=1.2 106km 1=12=12 1.2 106km=6 105km(2)根据=得 =1=6 105km600km/h=1000h 答:(1)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 6105km。13 (2)如果该超级高铁以最高时速不停地跑,它需要 1000h 才能跑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