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pdf
《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2019201920202020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试题总分:120 分答题时间: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郭国昌古人云:“诗言志。就是说,诗歌是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的。尽管胡适、陈独秀等人倡导“文学革命”时对古典诗歌进行了大力否定,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抛弃
2、那些可以超越时代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诗歌观念。即使在现代诗歌受到人们广泛质疑的今天,“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的看法恐怕还是具有合理性的。然而,诗歌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是从哪儿来的呢?只要翻开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穆旦等人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诗歌中蕴含的内心情感绝不是诗人的任意发挥,而是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尽管人们可能因为生活境遇的不同而对诗歌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只要是真正的诗人,他就无法拒绝现实生活在诗歌情绪生成中的决定意义。虽然现实生活是诗歌情绪产生的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生活着就会有新的诗歌情绪产生。诗人不但要生活着,而且要生活
3、得更具广度,更有深度。诗人的生活范围不应当只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歌的情绪蕴藏在深厚的生活土壤中。诗人应当经常地问自己:“我被生活感动过吗?”如果生活感动了诗人,这表明诗人是在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是在真正体验着普通大众的人生。只有生活在感动的世界里,诗人所获得的诗歌情绪才是真诚的,包含了人类普遍的精神追求,而不至于纯粹是一种封闭孤独的自我情绪的宣泄。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并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因为,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的过程,是一种情绪升华的过程。诗
4、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读郭沫若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渴望民族新生的期盼;读艾青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面对民族抗争的悲壮;读穆旦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个体生命在艰难境遇中的痛苦.没有丰富的情感就不会产生优美的诗篇。然而,进入诗歌中的情感必须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诗人要在真善美的表达中“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给人以美好的感受。郭沫若、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感动读者,就是因为他们作品中的情绪和感受是经过了诗人的审美超越的。这样说,并不是意味着个人的生存感受就没有价值。相反,那些在与普通大众相互交融的生活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往往是最接近真善美的,是最具有人文情怀和精神深度的。诗歌创作中的
5、审美超越不但是一个情感的把握过程,而且是一个语言的挑选过程。古人云:“在心为志,发口为言,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说的就是诗歌创作中语言运用的重要性.五四新文学革命以后,白话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工具,口语化成为现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然而,现代诗歌的口语化并不是1意味着语言的粗俗化。日常口语可以成为诗歌的语言,但是它必须是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现代诗歌的口语化不仅是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而且也是诗人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的审美化。卞之琳的 断章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但是诗人却通过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意象的排列
6、与组合,表达了常人司空见惯却又难以言说的人生体验和情绪。(人民日报)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歌是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的,所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B、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诗人要写出好诗,就必须将自己的情感尽情抒发。C、诗歌中蕴含的内心情感来源于生活,因此,诗人的现实生活在诗歌情绪的生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D、诗人应该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因为现实生活是诗歌情绪产生的基础.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歌的情绪蕴藏在深厚的生活土壤中。真正的诗人应该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B、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和情绪升华的过程,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产生
7、的情绪和感受并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C、诗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诗人所具有的情感必须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D、诗人作品中的情绪和感受只有经过了诗人的审美超越,他们的诗歌才能能够感动读者.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要表达真善美,必须在与普通大众相互交融的生活中产生最具有人文情怀和精神深度的情绪体验。B、诗歌创作中的审美超越还是一个语言的挑选过程,因此诗歌创作中的语言运用十分重要.C口语化成为现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但日常口语也必须是经过诗人进行选择和审美加工才成为诗歌的语言的。D、进人诗歌的日常口语要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而且是诗意化的,卞之琳的断章就是用诗化
8、的口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情绪。(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1 分)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人在胡同第几槐刘心武五十八年前跟随父母来到北京,从此定居此地再无迁挪。北京于我,缘分之中,有槐.童年在东四牌楼隆福寺附近一条胡同的四合院里居住.那大院后身,有巨槐。那株巨槐,我仰起头,脖子酸了,还不能望全它那顶冠。巨槐叶茂如伞,网住好大一片阴凉.最喜欢它开花的时候,满树挂满一嘟噜一嘟噜白中带点嫩黄的槐花,于是,就有院里还缠着小脚的老奶奶,指挥她家孙儿,2用好长好长的竹竿,去采下一笸箩新鲜的槐花,而我们一群小伙伴,就会集合到他们家厨房附近,先是闻见香气,然后,就会从老奶奶让孙儿捧出的圆形盖帘上
9、,分食到用鸡蛋、蜂蜜、面粉和槐花烘出的槐花香饼后来我搬出那四合院了,但依然会在梦里来到巨槐之下,梦境是现实的变形。我会觉得自己在把一根长长的竹竿,吃力地举起,不是采槐花,而是采槐花谢后结出的槐豆,如果槐花意味着甜蜜,那么槐豆就意味着苦涩,过去北京胡同杂院里生活困难的人家,每到槐豆成熟,就会去采集,将它晾干后卖给药房做药材在梦里,我费尽力气也揪不下槐豆来,而巨槐顶冠仿佛乌云,又化为火烫的铁板,朝我砸了下来,我想喊,喊不出声,想哭,哭不出调噩梦醒来是清晨,但迷瞪中,也还懂得喟叹:生存自有艰难面,世道难免多诡谲除了院子里的槐树,还有更可爱的胡同路边的路槐。槐树有多种,国槐虽气派,若论妩媚,则似乎略输
10、洋槐几分。洋槐开花在春天,一株大洋槐,开出的花能香满整条胡同.北京胡同四合院树木种类繁多,而最让我有家园之思的,是槐树.东四牌楼附近,现在仍保留着若干条齐整的胡同。胡同里,依然还有寿数很高的槐树,有时还会是连续很多株,甚至一大排.不要只对胡同的院墙门楼木门石墩感兴趣,树也很要紧,槐树尤其值得珍视。青年时代,就一直想画这样一幅画,胡同里的大槐树下,一架骡马大车,静静地停在那里,骡马站着打盹,车把式则铺一张凉席,睡在树荫下,车上露出些卖剩的西瓜这画始终没画出来,现在倘若要画,大槐树依然,画面上却不该有早已禁止入城的牲口大车,而应该画上艳红的私家小轿车过去从空中俯瞰北京,中轴线上有“半城宫殿半城树一
11、说,倘若单俯瞰东四牌楼或者西四牌楼一带,则青瓦灰墙仿佛起伏的波浪,而其中团团簇簇的树冠,则仿佛绿色的风帆.这是我定居五十八年的古城,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壮年的歌哭悲欢,都融进了胡同院落,融进了槐枝槐叶槐花槐豆之中.不过,别指望我会在这篇文章里,附和某些高人的高论,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一点都不能拆不能动城市的改变当然包括着拆旧与建新,拆建毕竟是一种活力的体现,而一个民族在经济起飞期的亢奋、激进乃至幼稚、鲁莽,反映到城市规划与改造中,总会留下一些短期内难以抹平的疤痕。我主张在北京旧城中多划分一些保护区,一旦纳入了保护区就要切实细致地实施保护。在此前提下,对非保护区的拆与建都采取个案分析,该容忍的容忍
12、,该反对的反对。发展中的北京确实有混乱与失误的一面,但北京依然是一只不沉的航空母舰,我对她的挚爱,丝毫没有动摇。最近我用了半天时间,徜徉在北京安定门内的旧城保护区,走过许多条胡同,亲近了许多株槐树,发小打来手机,问我在哪儿。我说,你该问:岁移小鬼成翁叟,人在胡同第几槐?(取材于北京青年报,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过去从空中俯瞰北京,中轴线上有“半城宫殿半城树之说,这显示老北京与古槐相依相存。B、作者心中前后两幅画的画面虽有变化,但大槐树不变,表明作者对北京的传统生活始终热爱。C、作者在文中一再指出五十八年定居在北京,是为了强调北京与自己一生相伴,密不可分。
13、D、虽然作者对胡同四合院很有感情,但他认为将胡同四合院全部拆掉是北京发展必需的过程。5、在不同时期,“那株巨槐”给“我 的感受不同。请分别概括“我童年时和搬出四合院后对巨槐的感受。(4 分)6、作者在文末用两句自创的诗句作结,作者这样写想表现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风雪极地追梦人中国第 30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 160 天颜维琦34 月 15 日凌晨两点,归来的“雪龙”号在拖轮的推动下缓缓进港,停靠在位于长江口南岸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这一天,距离去年 11 月 7 日“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整整
14、160 天。“既然选择了,就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赵炎平说。这也是记者采访第30 次南极考察队时,队员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平淡的话语,是与风雪同行之后的从容,也正是这个信念,让这支队伍书写了中国极地事业史上的一段精彩传奇。搏冰踏浪,关键时刻展英雄本色这或许是“雪龙”号最波折的一次航程-原本就承担着繁重的科考和后勤保障任务,又两度参加突发救援.最终,历时 160 天、总航程 3。2 万海里,成功建设中国南极泰山站,成功救援俄罗斯遇险船,完成首次环南极考察航行,抵达中国船舶迄今所到最南纬度,参与搜寻马航飞机,圆满完成所有科考任务这样的传奇,是不惧艰险的257 名考察队员共同创造的。南极,这片地球
15、上最纯净的陆地,也是世界的寒极、旱极、风极.常年冰雪覆盖的白色“沙漠,危险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在“雪龙”号救援俄罗斯船只被困人员过程中,有一支由12 名队员组成的、冒着生命危险执行任务的海冰先遣队。负责指挥现场救援的考察队副领队徐挺告诉记者,当时,遇险船舶周围冰情严重,“雪龙”号无法靠近,只能选择直升机救援.勘察地形后,考察队决定在船边的一块浮冰上起降。“冰上是厚厚的雪,一脚踩下去,雪没过大腿。”徐挺说,“在这种情况下,飞机的平衡稍把握不好,雪就会被吹起来,很影响视线,要是螺旋桨打到冰面,整个飞机都会被毁掉。”危险是已知的,但没有一人临阵退缩。今年1 月 2 日,遇险船舶海区迎来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16、。队员们迅速搬运木板,几分钟内搭好了冰面停机坪。紧接着,9 个架次近 5 个小时的飞行,成功将俄罗斯船52 名被困人员援救到澳大利亚船上。整个救援过程堪称完美。风雪同行,“团结就是力量“所有成绩的取得都依靠团队力量,我最感谢的是各位考察队员。经过风雪南极跌宕起伏的考验,充分证明了我们是一支团结奉献的和谐团队。”在中国第30 次南极科学考察总结大会上,领队刘顺林向全体考察队员深深地鞠躬。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见到刘顺林时,这位面庞晒得黝黑的苏北汉子说得最多的还是“团队”。此次考察中,卡32 直升机共飞行 245 架次,海豚直升机共飞行 136 架次,没有发生一起不安全事件;在维多利亚地考察时,原计划
17、8 天的工作任务 10 名队员风餐露宿、夜以继日,仅用86 个小时就圆满完成;在长城站卸货时,仅用 50 多个小时就顺利卸运 1100 多吨物资和油料,打破了纪录靠的是什么?“团结就是力量。刘顺林说。在茫茫南极内陆冰盖,28名队员仅用了45天时间,就成功建设了中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这座雄伟的“中国红灯笼”,建设过程一波三折,经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令刘顺林欣慰的是,160 个日夜,尽管任务繁重、压力巨大,但每个关键节点,考察队的临时党委都发挥了重要的决策作用。对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做到充分讨论、集体决策、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确保了组织指挥体系的有序高效运转.有危险,领导先上,党员先
18、上,务实拼搏的作风在传递,铸就了考察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014 年 04 月 25 日 光明日报,有删节)4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本文使用小标题,从多方面来展示材料、表达主题,使行文条理清楚。能吸引读者,在阅读全文后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B、第一段是新闻报道的导语部分,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概括地介绍了新闻的核心内容,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以唤起读者的注意。C、第二段直接引用队员们的话并对其点评,更好地突出了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D、这篇报道详细叙述了“雪龙号科考队整整 160 天的科考经过,并且还着重描写了作者自己的感受,使事件更
19、真实、更感人.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文章通过直接引语、列数字、举例子等方法,增强报道的真实性、现场感和感染力.B、这一标题高度概括了新闻的重要内容,形象生动,意蕴丰富.风雪:交代环境:常年冰雪覆盖;极地: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寒极、旱极、风极;追梦人:就是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队员们。C、“雪龙”号南极科考队主要任务是科学考察,而文中却写了成功救援俄罗斯遇险船一事,只是说明南极科考危险随时随地都会发生。D、新闻的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9、本文为了使新闻事实更真实、更具体、更生动,在人物描写上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
20、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4 分)二、古诗文阅读(34 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0-13 题。(15 分)郎中令赵高恃恩专恣,以私怨诛杀人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言之,乃说二世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也。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陛下不如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常居禁中.赵高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是时,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无已。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附属中学 2019 2020 语文 上学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