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单元-3的倍数的特征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单元-3的倍数的特征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单元-3的倍数的特征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名称: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年级:五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主要内容:3的倍数特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9页的内容。2教材编写特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及2、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初等数论中整除理论的基础知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教材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3的倍数的特征”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而2、5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基础。我从学生的已有基础出发,设计了捐款献爱心的情境,把复习和导入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猜想、验证、总结等活动,从而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感受新知
2、的产生过程,明确新课要解决的问题。二、学生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及2、5的倍数特征。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学生已经掌握了判断2、5倍数的方法。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运用判断2、5倍数的方法,只从个位上的数字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4.我的思考:学生能根据材料选择相关的信息进行讨论、交流与研究,积极进行小组合作,更为重要的是能把信息进行重新组合,从而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问题的研究。当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来临时,学生的表现一般是群情激昂,对数学问题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可以说,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与研究能力。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
3、探究、验证“我们的发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变为学堂。三、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探究、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3 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以达到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目的,培养学生相互间的交流、合作意识的目的。2、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特征,并且能熟练运用的倍数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3、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现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特征。教学难点:3的倍数特征发现归纳过程。四、教学活动:(一)引入新课。1、今年我国某地发生了重大自然灾害,为恢复灾后重建,我市某小学师生积极开展献爱心活动,共捐款5844元。 请判断5844是不是2、5
4、的倍数,并说明理由。如果把这些钱用平均分给3所学校用于完后重建,不计算,你能快速判断每个学校得到的钱数是不是整元数吗?(生答:不是)为什么?你认为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个位上是3、6、9的数)他的猜想对吗?继续研究。 2、出示199数表。找出3的倍数,观察思考,他的想法对吗?举例。继续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可以是哪些数?(0 9任意一个数)那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能只看个位吗?究竟什么样的数才是3的倍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二)探索新知1、出示四位数3、4、8 2、4、7 1、8、9 0、3、5小组活动:写出上面四组数能组成的三位数,并判断每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1)分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第二 单元 倍数 特征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