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人教初中语文七上《化石吟》-(四).doc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人教初中语文七上《化石吟》-(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人教初中语文七上《化石吟》-(四).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化石吟教学内容本课在教材中的7881页。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2学习现代诗歌的有关知识。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感情,把握诗歌内容。2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进行诗歌意象的再现,从而深入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和哲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歌节奏、韵律、语言之美。3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难点1
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歌节奏、韵律、语言之美。教学突破1联系学生生物课上所学内容(如鱼类进化、鸟类祖先、两栖类祖先等知识),让学生先理解诗中所写的内容。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3学习诗歌以诗的形式写科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2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3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2结合生物课知识、搜集资料了解生物的进化。3拜访教师或专家,了解化石。教学步骤(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设置情景,导入新课。1根据情景,进入新课。2检查预习,生
3、字词教学。2做练习,巩固生字词。3整体感知诗歌。3整体感知诗歌。4研读赏析。4研读赏析诗歌。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约分钟)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约分钟)三、整体感知诗歌(约分钟)四、研读赏析(约分钟)本课总结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板书设计16化石吟一、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第一部分: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第一部分: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二、文章主题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4、向生物老师请教,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写一篇童话。在童话中假如你是一位时间老人,描述一条鱼化石的形成过程。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万载()骸骨()腐朽()潜行()档案()猛犸()卓越()2解释下列词语。奇幻:_乌有:_海枯石烂:_日转星移:_葱茏:_3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并标明重音。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4通读全诗,理清抒情思路,想想可分为几个层次,并简要概括层意。答案与提示:略。个性练习设计阅读下面诗句,回答问题。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
5、向近代进发。1“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一句中的“档案”,原意是:_,在诗中的意思是_。2诗中说“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皱纹和化石是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皱纹呢?3诗中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化石”,这样写的好处是_。4“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答案与提示:1机关或企业等分类保存的各种文件或材料生物的生命演化过程2写皱纹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人,人脸上的皱纹就是生命历程的写真,假如化石是人的脸,那么刻在这张脸上的皱纹不就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此处将化石人格化,写得形象生动,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3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以“你”来称呼,显得亲切自然,流露
6、出作者对化石的喜爱和赞颂之情。4那些深埋在地下的化石的存在,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远古洪荒、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无论多么久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级向高级演化。教学探讨与反思这首诗比较好懂,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局限在语文的小圈子里,应该放开让学生去想,去说,去朗读。要注意把语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结合起来,既学到了有关诗的知识,又学到了自然科学知识。当然,语文教师对于化石可能了解甚少,不妨在备课时找一些资料,也可以请生物教师帮忙。补充资料1鱼化石(卞之琳)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
7、于水的线条。你真象镜子一样的爱我呢,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2化石的形成古代生物的种类很多,但并不是所有古代生物能够保存下来,变成化石。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比较容易形成化石:第一是生物死了以后,马上有泥质一类的东西把它掩盖保护起来,这样就可以避免毁坏或是被其他动物当作食物。第二是生物体本身有坚硬的部分,因为软体部分如表皮、肌肉比较容易腐烂分解,不能保存,而硬体部分像骨格或是蛤蛎、贝的外壳,比较容易保存,就可能变成化石。这两种情况,只是形成化石的条件,不一定都会形成化石,因为有时化石形成了,却遇到火山爆发,喷出滚烫的岩浆,或是地壳产生变动,也会把已经形成的化石毁坏。下课啦,咱们来听个小故事吧:活
8、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花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石吟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课件 初中语文 化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