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学设计.docx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理解海伦对光明的渴望,学会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教学重点1、 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2、 海伦的对光明的渴望。教学难点1、学生预习课文,自己扫除文字障碍。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课文作者以及她的老师的有关材料,课外能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开阔视野,增加课外积累。教学过程教师自备道具,让一位学生蒙住眼睛,塞住耳朵,从台前走回座位,并谈自己的感受。刚才我们通过这个游戏感受到了聋盲人生活的不容易,那么对于既看不见,又听不见,也不会说话的海伦凯勒来说的人来说,她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是谁把她从黑暗、无声、无语的世界拯救出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海伦凯勒写的再塑生命
2、。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 年 6 月 27 日-1968 年 6 月 1 日),19 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小嘴也不会说话了。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1、速读课文,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词。 搓捻 cu nin 企盼(
3、q) 迁徙(x) 繁衍(yn) 觅食(m)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期期艾艾:形容口吃。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的产生2、阅读本文,你会发现本文在排版上有意将课文分成三部分?请你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吗?1、莎莉文老师以其卓越的教育艺术开启了海伦的思维,让海伦看到了光明,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你最佩服的是她教育海伦的哪种做法?。我喜欢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认识洋娃娃)的方法,因为2、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让海伦有了哪些变化?明确:从以前的痛苦、失望、迷茫中走了出来,认识了事物,理解了自然,理解了爱,变得坚
4、强,乐观。3、从莎莉文教育海伦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老师? 明确: 莎莉文老师热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可以说,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艺术家。4、文章为什么以再塑生命为题,表达了了作者对老师怎样的感情?“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
5、2)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再生父母”。“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海伦凯勒的成功为她赢得了世人的尊重,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结合文章内容及海伦经历讨论海伦成功的因素有哪些?1、求知欲极强、悟性极高、感情丰富的孩子。“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doll)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 去,找到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塑生命的人 生命 优秀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