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上海五四制语文九上《醉翁亭记》-(三).doc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上海五四制语文九上《醉翁亭记》-(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上海五四制语文九上《醉翁亭记》-(三).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8醉翁亭记一、自主学习目标(一)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把握内容,梳理结构。(二)把握认识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理解作者“与民同乐” 的思想。(三)学习课文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写景的作用;熟读背诵全文。(四)分步阅读,探究具体问题:第一遍阅读:1、读准写准下面的字:滁( ) 琅( )琊( ) 潺潺( ) 伛( )偻( ) 山肴( )野蔌( ) 弈( ) 觥( )筹( ) 颓( )然 阴翳( ) 霏( ) 暝( ) 晦( ) 酒洌( )2、理解积累下面的文言词语:林壑尤美 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日出而林
2、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佳木秀而繁阴 朝而往,暮而归 杂然而前陈者 乐其乐 3、下面句子都属于文言判断句,请揣摩其特点,在文中再找出一些这样的句子:环滁皆山也。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作亭者谁?4、文中共用了25个“而”字,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有的表并列,有的表修饰,有的表结果,有的表递进。阅读时请认真体会。5、文中共用了21个“也”字作句尾,所表达的语气不同,一般来说有:判断语气,解释语气,肯定语气,感叹语气。阅读时请认真揣摩、体会。第二遍阅读:1、记住相关的文学常识:本文作者是 代的文学家 ,字永叔,自号 ,晚年又号 ,谥号 ,是 之一。2、按要求回答:从嗅觉、视觉、触觉三个角度描写
3、四季景色的句子。 既为全文写景抒情定下基调,又是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 表明“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 于静态描写中体现动态感,既丰富了表现力,又含事理逻辑关系的句子。 侧面表现社会太平祥和,太守政绩斐然的句子。 文中笔调闲散,淡雅而有情致的哪八个字描写出醉罢晚归的情景。3、概括各段大意:第三遍阅读:1、能准确滴翻译全文。(检查几个句子)环滁皆山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本文的线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是怎样看待的? 3、源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一、 合作探究目标1、 文章第三段由前面的写景转入写人和事,具体描写了哪
4、四个场景? 2、文章写了哪三种“乐”?哪一种“乐”是重点?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3、醉翁之意仅在山水之间吗? 4、请探讨文中“醉”与“乐”的关系。 5、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滕子京谪守巴陵仅一年就达到了政通人和的境地。对此,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二、 交流展示成果每个小组不少于两人发言,其他小组在认真听取别组展示后要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展示任何一个问题,都必须落实课文相关内容的阅读。展示的程序要井然:什么问题相关的文本信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依据所探究的结果。三、 检测反馈评价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日出而林霏开 名之者谁?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望之蔚然
5、而深秀者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醉翁之意不在酒 2、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3、根据课文内容给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这就是享誉中外的醉翁亭 道旁两侧,浓荫蔽空如入苍黑色的幽静之境 那天秋雨连绵,驱车出城,在琅琊古道上下车步行 湿漉漉的宽阔青石板道长约二里许 举首可见林木掩映的亭台楼阁仅靠崖壁上。A、 B、 C、 D、4、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都是捷径言情、感时抒怀之作,请根据示例,在各横线上填写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
6、关的词语。岳阳楼记回荡着优乐天下的恢弘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 的和谐之声。小石潭记弥漫着 的凄寒之气 桃花源记飘逸着 的理想之风。5、根据课文内容,依据提示,拟写对联:上联: ,下联:范仲淹以天下为忧上联: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下联: 6、醉翁亭现已成为安徽生名胜古迹之一,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你依据课文内容,写一则即将进入亭子的导游词。 28、醉翁亭记导学案部分问题参考答案一、(四)第一遍阅读:1、(略) 2、尤其,特别。 就,表顺接。 所以。情趣。于。领会;却;寄托。表顺接;消散。 聚拢;昏暗。 滋长;并且。 表修饰;回家。 杂七杂八的样子。 以为乐。 3、4、5、(略)第二遍阅读:1、
7、宋,欧阳修,醉翁,六一居士,文忠,唐宋八大家。 2、野芳发水落而石出者。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太守与客曰醉翁也。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负者歌于途滁人游也。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3、第一段:交代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及得名的缘由及醉翁情趣所在。第二段:早晚的景象变化和四季的不同景色。第三段:滁人的游山之乐和太守的宴游之乐。 第四段:日暮醉归,在议论中含蓄点明自己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第三遍阅读:1、围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给亭子命名的是谁?是自号“醉翁”的太守。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8、 2、乐。与民同乐,乐民之乐的旷达胸怀。实质上抒发的是作者的政治理想,以寄情山水的形式来排遣遭贬的郁闷。 3、峰回路转,最稳之意不在酒,风霜高洁,水落石出,往来不绝,前呼后应,觥筹交错,扶老携幼。二、1、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2、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太守之乐。前两种乐是对“太守之乐”的陪衬,从侧面表现了太守的政绩和政治的清明。太守之乐境界最高是因为既能享受到山水禽鸟的乐趣,又能乐民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反思人情而著文。 3、还在于能与民同乐和乐民之乐。 4、醉是表象,乐是实质,醉是乐的外化;不仅仅是不胜酒力而醉,更是因看到人民在自己的治理下和谐安乐的一种陶醉。5、提示:
9、围绕身处逆境仍要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积极乐观向上回答即可。 四、1、放晴;消散。 它,代亭子;主谓间。 表并列;表转接。 神情;情趣。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3、C 4、与民同乐;悄怆幽邃;宁静祥和。 5、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6、示例:各位游客,这里就是美丽的琅琊山,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就是美丽的醉翁亭。当年大文豪欧阳修在这里借景寄情的时候才只有四十多岁,正当盛年。但是政治上的失意,仕途上的挫折,并没有让他灰心丧气,在他治理下,滁州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醉翁亭记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课件 上海 五四 语文 醉翁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