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北师大初中语文八上《孔孟论学习》-(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北师大初中语文八上《孔孟论学习》-(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北师大初中语文八上《孔孟论学习》-(二).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孔孟论学习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言文的音韵美、思想美。2.掌握常用虚实词,结合个人体验,理解文中的思想、方法。3.比较孔孟议论方式的特点和优点。二、【教学重点难点】:疏通文句、理解文意。领会读书学习的道理。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设计】:n 一、品回归古典n 1、学而时习-认识孔孟n 2、与古人谋-我是“孔孟”(吟诵之美) n 3、好之乐之-“孔孟”是我(文白之美) n 4、与古人居神交孔孟(再读文章) n 二、悟经典之美n 1、感悟思路之美 n 2、品味语言之美 n 3、昭示个性光彩 四、【教学过程】:【一、品回归古典】导入:(选用舒缓的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作
2、为背景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公元前800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前3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范曾先生说,这是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个产生世界文化巨人的时代。在其中,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哲人,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和精神家园之一。特别在精神虚浮的今天,在世界各地也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人们精神回归古典的源头之一。人们在其中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归宿。同学
3、们,圣人在时下似乎成了一个讽刺的称呼,但在古时候却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美称,我们老师的鼻祖孔子,就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他的学生“孟子”被称为“亚圣”,这两位古代先贤对于学习等问题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千百年来倍受后人的敬仰。那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呢?学习了我们今天这一课,大家就不难找到答案了。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孔孟论学习(板书课题)1、【学而时习-认识孔孟】学生在历史及课外,对孔孟已有一定的认识。用多媒体展示孔孟的图片,增强学生对孔孟的感性认识。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所知来介绍孔孟。学生相互补充。假设孔孟是自己的老朋友或自己引以为豪的人,你该如何向他人介绍。教师补充强调要点:对于古代作者要掌握人、
4、时、地、名、作、事六个方面。如:孔子,字仲尼,名丘,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主要作品是论语。主要成就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宣传“仁”,强调因材施教。强调论语作者不是孔子,而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同样让学生记住孟子的知识点。(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
5、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2、【与古人谋-我是“孔孟”(吟诵之美)】古文词基础部分假设你回到古代,遇到孔孟,孔孟是如何向他们的学生呤诵自己的文章。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与口吻。找几个“孔子”或“孟子”
6、呤诵。1)、学生结合注解及工具书,试着读文章。要求尽可能地读准字音和停顿。2)、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文章,并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段落,同位之间互读。3)、教师范读,学生标出字音和停顿。强调七个通假字的读音及重点字词读音:论语 ln 不亦说乎yu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wn di 不悱不发fi 举一隅y 奕之为数y 辟若掘井p 流杵也ch4)、学生大声诵读,注意诵读的抑扬顿挫。并相互评价。5)、学生进行诵读竞赛。并试着背诵。注意强调两个要点:大声读,有感情。让学生从诵读中感悟文言文的音韵美。3、【好之乐之-“孔孟”是我(文白之美)】选择你比较喜欢的一则,假设你做为孔子或孟子穿越时空,来到当代的教室里
7、,你该用什么的语言向你的学生介绍你的观点。要符合信、达、雅的要求。并请同时代的“俊杰”给你提出“最忠肯的建议”,以寻求最合理的表达。百家争鸣,各抒已见。评出“十佳孔孟”。(“信”即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达”即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做这项工作之前,要做好预习工作,可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1)、思考提问法:学生手上资料太多,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因此可采用思考提问法。让学生自读,找出不懂的地方,做出标志;其次划出文中的重点语句,并将自己理解中的难句标出来;并试着让学生把课文
8、内容用现代文的形式向同位讲述。并以问题的形式将课文内容列出。(2)、语意推断法:对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可根据上下文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并可联系旧有知识点进行合理的猜想。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3)、对应翻译法:也可叫字句落实法。即对每一个字词要一一对应地落实。不懂的地方,做出标志,听老师讲解。课文字词,你掌握了多少?1)、 通假字:不亦说乎 左右逢其原 今夫奕之为数 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是知也 一日暴之 辟若掘井 2)、古今异义:今夫奕之为数(古义:技艺,技能;今义:数量)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可能)是知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虽有天下之物(古义:即使;今义:虽然)3)、
9、一词多义居:与古人居(动词,生活在一起) 居之安(动词,保有)为:可以为师矣(动词,做、担任) 知之为知之(表判断,相当于“是”,“就是”) 有为者辟若掘井(名词,作为)故:温故而知新(旧的,已学过的知识) 故君子欲其自得也(所以)以:可以为师矣(介词,凭,把) 君子深造之以道(介词,按照)以至仁伐至不仁(介词,用)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介词,按照)这是一种学习文言的方法:归类积累法。可以把学生感性的知识变为系统的知识结构,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4、【与古人居神交孔孟(再读文章)】学生再读,并试着背诵,融入古时的情境。闭目想着孔孟在春天的田野上领着一群学生在畅游,并谆谆教导着自己的弟子
10、的学业。而学生以崇拜的目光仰视着他们的老师。让我们一起进入那让人神游天外的地方去吧! 【二、悟经典之美】1、【感悟思路之美】本文可以说,是关于学习的千古传诵的经典。那么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谈论了学习? 学生可自已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v温习的重要 1、2v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 3、v虚心好学 4、5、8v情感、态度对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6v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 7v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 9v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 10v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 11v做学问要有成就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12v读书学习要有怀疑
11、精神 13 2)思考:孔子、孟子的这些话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论学?2、【品味语言之美】读完本文后,你对本文的语言有何感受?学生试着说出这篇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并在小组内尝试进行归纳。注意用文中的句子来例证自己的观点。论语和孟子的论证方式有什么不同?教师指点:论语:事理论证、直接提出观点两种议论方式;哲理性强,格言警句多,发人深思,善于在矛盾对立的转化中展开议论。孟子:事实论证(例证法,举例论证)、事理论证两种;逻辑性强,形象性强,富有说服力。长于事实例证是孟子议论的一大特点,而且长于类比,多层次层层推进,显得逻辑性强。其次善作形象类比,常用故事、寓言、比喻作为其论据。(论语的这几则也能充分地体现论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孔孟论学习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课件 北师大 初中语文 孔孟论 学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