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下《少年爱因斯坦》-(五).doc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下《少年爱因斯坦》-(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下《少年爱因斯坦》-(五).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少年爱因斯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爱因斯坦的主要事迹和性格特征及人格魅力。学习本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自读课文,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人物性格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勤奋。【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爱因斯坦的主要事迹和性格特征及人格魅力。2、难点:理解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与作用。【教法学法】 诵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对于爱因斯坦这个名字是很熟悉的,多少年来,这个名字作为一种力量,一种象征,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来学习少年爱因斯坦,哪位同学能向同学介绍一下你所了解
2、的爱因斯坦?二、自学体验走进文本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自学体验”1、走近作者:王滨 著名 2、爱因斯坦简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著名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瑞士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苏黎世大学、布拉格德意志大学及苏黎世工业大学教授。1913年回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并当选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因受纳粹政治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籍。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1905年);并在这个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1
3、916年)。还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用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和固体的比热。在阐明布朗运动,发展量子统计法方面都有成就。后期致力于相对论“统一场论”的建立,企图把电磁场和引力场统一起来。对宇宙学也有贡献。因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3、顺畅朗读课文,明字音。孤僻 ( ) 棕色 ( ) 沉浸( ) 腼腆( ) 迟钝( )泛滥( ) 羡慕( ) 涓涓细流 ( ) 大名鼎鼎( ) 4、积累词汇1)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孤 涓 羞 滥 狐 捐 差 槛 弧 娟 2)语言积累,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不解之缘:难以分开的缘分。 爱不释手:喜爱的舍不得放下。
4、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跃跃欲试:形容心理急切地想试试。 流连忘返: 留恋佳境,舍不得离开,而忘了回去。5、整体感知:文中写了爱因斯坦的哪几件事?1)三岁时,陶醉于母亲的钢琴曲,表现出对音乐的早慧。2)四五岁时,被袖珍罗盘迷住,转动着大眼睛寻求答案。3)五六岁时,因为愿意慢慢独立思考,所以回答老师提问,反应迟钝。4)六岁时,要求拉小提琴。5)七岁时,还没有学会说话。6)十岁时 ,已经是暴力专制制度的反对者。7)十二岁时,已能独立证明数学定理。三、合作探究解读文本1、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找出文中三次对爱因斯坦眼睛的典型描写,体会其作用。提示: “难道小阿尔伯特是低能儿?是傻子?”他们又否定
5、了自己的想法,因为从孩子那双忽闪的棕色大眼睛里,流露出多么明亮的光彩啊!父亲给他一个袖珍罗盘他转动着一双大眼睛,寻思着:这是为什么呢?他第一次见到阿尔伯特时,发现这个十二岁的男孩,虽然性格腼腆,但一双棕色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他觉得这是个不寻常的少年。作用: 从流露出光彩的棕色大眼睛里,感觉到他应该是个聪明的孩子。 “他转动着一双大眼睛”,写出了小阿尔伯特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很善于思考。 “一双棕色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看着这双眼睛,可以判定,小阿尔伯特天生睿智,是一个不寻常的少年2、“他一动不动地坐在自己的小书桌前,三周过去,他终于证明出来了,他高兴得跳了起来。”句中“一动不
6、动”表现爱因斯坦的什么?“三周”强调了什么?突出了他的什么精神? 提示:“一动不动”表现了爱因斯坦注意力很集中;“三周”强调的是长时间; 突出了他对做题的坚强的毅力和执著的精神。3、“这实在是对孩子的好奇心的一种挑逗”。这句话运用哪种表达方式?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这句话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在文章中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4、对音乐的早慧仅仅是这个孤僻孩子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加之他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又是那样细心,致使家人觉得这个孩子有点毛病。这句话在课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如何理解加点的词语?提示: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句中的“有点毛病”并非真的生理疾病,而是指爱因斯坦对音乐的早
7、慧,观察周围事物的细心非同龄人可比,强调了他非同寻常的“特殊”,这正反映了他从小就具有优秀的学习品质。5、说说关于学习、思考方面的名言警句。非静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孔子四、延伸拓展跳出文体阅读下面的文章,说说对文中眼睛描写的体会。一个晴朗的早晨,公路上车水马龙,有两辆自行车相撞了。两位主人同时摔倒,又同时爬了起来,用充满埋怨但又含着一丝谅解的目光望着对方。那目光一接触,又立即触电般地闪开,两位主人再次跨上车向着不同的方向骑去-既没有响雷班的令人厌恶的争吵,也没有亲切的令人欣慰的道歉。一切,就在那含蓄的目光的交流中悄
8、悄结束了。五、朗读课文回归文本学生再自读课文,进一步领略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六、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少年爱因斯坦 与众不同不同寻常 充满智慧的大眼睛 勤奋好问爱思考【教学后记】【作业答案】1、p j sh di ci 痴 棕 涓涓 慧2、B3、4、5、略6、1)主要介绍了哥白尼出生的时间、地点和学习生活情况。2)这些句子是:(1)是在“当时欧洲文化中心”、“工商业和艺术科学的中心”学习;(2)“学习的内容很广博”;(3)“最感兴趣的还是天文学”。3)哥白尼处在文化生活极其繁荣的文艺复兴时代。它说明哥白尼是伟大时代哺育出来的科学“巨人”。4)哥白尼的生平简介。5)(1)按时间顺序介绍,脉络清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少年爱因斯坦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课件 语文版 初中语文 少年 爱因斯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