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理新知自主学习一 科技名著作者著 作内 容地 位李时珍_记载的药物1 800多种,收录药方11 000多个总结了我国古代_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宋应星_对我国古代的_生产技术进行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_”徐光启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_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_巨著本草纲目药物学天工开物农业和手工业工艺百科全书农业生产农业科学二 明长城和北京城1.明长城:(1)目的:防御北方_南扰。(2)地点:东起_、西至_。(3)地位:在长城修筑
2、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_,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4)作用:既是一个完整的_,又是各民族交往的纽带。2.北京城:(1)修建:_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2)构成: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核心是_,即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疑惑点拨】明长城是为了防御蒙古贵族南扰而修筑。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秦长城是为防御匈奴而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蒙古贵族鸭绿江边嘉峪关规模最大军事防御体系朱棣宫城三 小说和艺术1.小说: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成书时间元末明初元末明初明代中期作者_内容描写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各种矛盾
3、冲突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地位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优秀的长篇小说富于_色彩的神话小说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浪漫主义2.书画艺术:出现了书法名家董其昌和绘画名家_等。3.戏剧: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_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口诀巧记】三国演义罗贯中,故事情节特生动。水浒传是施耐庵,一百单八英雄汉。长篇神话西游记,唐僧取经为根据。汤显祖著牡丹亭,戏剧作品负盛名。徐渭汤显祖牡丹亭【史实连连看】将以下人物与相应作品用线连接:【思维对对碰】1.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徐光启的齐民
4、要术是明朝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3.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临洮。修筑的目的是抵御匈奴族的侵扰。()4.关汉卿是明朝后期最富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是牡丹亭。()【图文说历史】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城怎样的布局特点?答: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析科技巨著】材料一问题探究1:结合所学,回答以上三部科技巨著有何共同特点?答:三部科技巨著记述的内容多,内容全,皆为总结性著作;在当时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培素养合作探究材料二问题探究2:结合以上两位科技家的生活与创作经历,说说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答:李时珍注重实践,
5、善于吸取前人研究成果,注重整理归纳等;宋应星勤奋学习,做事专心致志等。【明长城精神】材料三“元人(蒙古)北归,屡谋兴复。永乐(明成祖)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明英宗)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绵亘(gn)万里,分地守御。”明史兵志(三)问题探究3:明朝时期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什么?长城古今的价值发生了什么变化?“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钢铁长城”都是我们熟悉的表达,那么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答: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古代军事防御和民族交往;今天旅游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奋智慧、坚韧刚毅、
6、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锻能力梯级训练【知识达标】1.(2021河南模拟)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不辞辛苦,几乎走遍大江南北寻草问药,倾心体验研究,并阅读研究了大量的古代中华医药著作,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材料反映了本草纲目()A.记载药物丰富多样B.丰富了我国的医学宝库C.成书过程严谨科学D.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广泛C2.(2021郑州质检)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如下插图最有可能出自()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资治通鉴B3.下列四本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历史精品资料 中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初中历史资料 初中历史精品课件 初中历史学案 初中历史设计 初中历史试卷 初中历史指导 初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