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短文两篇》课件(共18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第17课《短文两篇》课件(共18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短文两篇》课件(共18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7短文两篇重积累汇川成海1读准字音陋室()蕃()调素琴()鸿儒()苔痕()鲜有闻()亵玩()隐逸()2知晓词义(1)重点词语有仙则名()斯是陋室()谈笑有鸿儒()可以调素琴()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亭亭净植()香远益清()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lulufnfntiotiorrhnhnxinxinxixiyy出名,有名这博学的人调弄形体、躯体多竖立更加少应当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亲近而不庄重(2)词类活用无案牍之劳形:_苔痕上阶绿:_香远益清:_不蔓不枝:_3翻译句子(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答: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
2、,使室内染上青色。(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答:我只喜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使劳累蔓延远传,远播横生藤蔓4熟记常识(1)陋室铭选自_,作者是_,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2)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作者_,字茂叔,_(朝代)哲学家,著有_通书等。(3)“何陋之有?”出自_,意思是_?刘禹锡集刘禹锡称述功德周敦颐北宋太极图说论语子罕有什么简陋的呢【字音巧记】鲜,表示“新的,不陈的,不干枯的;滋味美好;有光彩的;味美的食物;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的意思时,读xin;表示“少”时读xin。【探字寻根】淤,形声字。从水,於(y)
3、声。本义:水中沉淀的泥沙。【方法点拨】翻译句子的方法(1)保留法(2)替换法(3)删减法(4)增补法(5)调序法【文本助读】(1)唐顺宗时期,刘禹锡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运动失败后,刘禹锡多次被贬,在他被贬和州时,和州知县有意刁难,他半年内连搬三次家,给他住的房子也越来越小,越来越简陋。于是刘禹锡写下陋室铭以示自己,虽身居陋室,仍不改高洁志趣。(2)北宋嘉祐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周敦颐任虔州通判时,修建莲池,并于嘉祐八年五月在此地挥笔题写爱莲说。品美点感悟鉴赏【初读感知】【品读感悟】1陋室铭中文章开头写山写水,有什么作用?答:开头四句运用类比手法,用有仙之山、有龙
4、之水类比有“吾”之陋室,生动自然地引出了本文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陋室铭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答:居住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这三方面表现陋室不陋。3爱莲说主要写的是“莲之爱”,那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答: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的高洁;赋予莲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考点探究】考点:托物言志的手法问题:陋室铭中,作者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是因为陋室主人有着高尚的品德,作者借陋室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品德,运用了什么手法?答: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品德,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课堂一点
5、】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为陪衬。一般分为正衬、反衬。作用: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名师授道】1.类比类比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和说理方法。2.3.【考场支招】托物言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由于作者将个人的志向托于具体的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和理想的寄托。托物言志的物可以是景物,也可以是某种事物,托物言志的志,不仅指情感,一般还包括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对点训练:见本课“练能力点兵沙场”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