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一、 教学内容分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选自部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这一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人文主题是青春激扬。此诗以澎湃的激情赞颂了大自然的神力,强烈体现了诗人破坏旧世界开创新世界的勇猛革命精神。郭沫若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受到“五四”爱国运动及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影响,进人了诗歌创作的爆发期。本诗一共七行。第一、二行展示了海洋雄伟壮丽的景色;第三、四行抒写了对眼前景观的强烈主观感受;第五、六、七行是对力的讴歌和赞美。二、 教学目标1. 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创作及新诗;2. 体会诗歌韵律,把握诗歌内容;3. 体悟诗歌的象征意义。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诗歌韵
2、律,把握诗歌内容;教学难点:体悟诗歌的象征意义。四、 教学过程(一) 导入(一) 103年前,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一场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等多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过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这就是五四青年节的来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写的一首讴歌五四精神的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二)知人论世、扩充知识1. 作家作品: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1923年于
3、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编辑创作周报洪水,提出“革命文学”主张;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2. 写作背景:本诗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定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写下这首力的赞歌。3. 现代诗:现代诗又称“新诗”,产生于五四运动时期,是适应时代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打破旧体诗格律束缚的新诗体。特点是形式的自由性,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和谐的音乐性。4.女神: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序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