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三一轮复习学历案-17讲 海岸及冰川地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地理高三一轮复习学历案-17讲 海岸及冰川地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高三一轮复习学历案-17讲 海岸及冰川地貌.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高三一轮复习学历案-海岸地貌及冰川地貌【学习目标】课标与教材: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方式,识别34种地貌, 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必修第一册:4.1;4.2。一、 必备知识思维导图1、海岸地貌2、冰川地貌二、课前预习检测1、完成大本(P122)关键能力3,P124视角2、3三、课堂探究:海与沙的交响曲 1. 小本P409第14题四、课后拓展作业1、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下图为“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形成
2、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C涨潮时海浪堆积、河流堆积D退潮时海浪堆积、河流堆积2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面相对于陆地()A基本稳定B呈上升趋势C反复升降D呈下降趋势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的堤状堆积体.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读“终碛堤及冰水扇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终碛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A大小均匀 B层状结构C磨圆度好 D棱角明显4大陆冰川和山岳
3、冰川形成的终碛堤特点相差较大,与山岳冰川相比,大陆冰川的终碛堤()A海拔较高,长度小B海拔较低,长度大C海拔较高,长度大D海拔较低,长度小5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A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 B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C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 D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折多山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末次冰期冰川大规模发育,对地表形态产生重要影响。与西侧相比,主脊线东侧冰川地貌发育更广泛。图左示意折多山末次冰期冰川的覆盖范围,图右为洛基普观测站地表景观图。(1) 简述洛基普观测站地表遍布大块砾石的形成过程。(2) 分析折多山主脊线东侧比西侧冰川地貌发育更广泛的原因。(3)与我国西北的冰川相比,说明该地冰川对地表形态塑造更显著的气候原因。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5 CBDBD 6(1)古冰川刨蚀基岩,被侵蚀的砾石随冰川向下移动(搬运);洛基普一带地处古冰川末端,冰川消融,砾石停滞,经长期冰川搬运积累,地表砾石众多。(2)折多山东侧地处夏季风迎风坡,降水量大,冰川规模更大;位于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更大,冰川地貌发育空间更大。(3)该地降水量较大,冰川补给快,利于冰川侵蚀地貌发育;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冰川消融快,利于冰碛地貌(和冰水地貌)的发育。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精品资料 新高考地理精品专题 高中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试卷 高考地理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