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铁 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三章铁 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铁 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将表面存在少量铁锈(主要为)的铁丝置于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观察到铁丝表面的铁锈逐渐消失,向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试管中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同时溶液的红色逐渐消失,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锈消失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了B滴加KSCN溶液后,试管中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存在C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是因为Fe和稀硫酸反应有生成D溶液红色逐渐消失,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是因为与溶液中的发生反应2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资料信息:蒸馏是利用混合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而将其分离的方法)下列说法
2、错误的是A的分解产物X为FeOB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C的沸点比的低D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3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氯水,溶液出现血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ABCD4生活因化学更美好。下列对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用途的知识解读正确的是选项生活中的用途知识解读A自来水厂用氯气消毒氯气有毒,能杀死病毒和细菌B用石灰石处理酸性废水石灰石属于强碱,具有碱性C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小苏打不稳定、受热易分解D镁铝合金用于制作阳台门窗镁铝合金密度大、强度高、耐腐蚀AABBCCDD5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设
3、计了如下流程:已知与酸不反应;氢氧化铝能与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选用铁粉B固体中一定有,加溶液控制是为了使转化为进入固体C从溶液得到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中直接加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6将铁粉加入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A铁粉完全溶解,浓度基本不变B往溶液中滴入溶液,无现象C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将等物质的量的和同时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4、3:1B加入的固体过氧化钠为7.8 gC反应后有固体剩余D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和NaAlO28下列关于铝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铝的化学性质活泼,金属铝在空气中需要用特殊方法保存B常温下铝不与氧气反应,因此铝无需用特殊方法保存C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作还原剂,作氧化剂9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B反应说明该条件下铝的还原性强于锰C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和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1D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0某溶液滴加硫氰化钾(KSCN)溶液时
5、无明显现象,再向其中滴加适量双氧水后溶液变成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有ABCD11下列各图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的是(已知苯为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液体)ABCD12“铁肥”(主要含)常用于解决植物叶面变黄问题,通过溶于水配制成溶液喷施在叶面上。下列有关“铁肥”说法错误的是A“铁肥”易因保存不当被空气氧化变质B可用溶液检验“铁肥”中的C为保证“铁肥”的效果,可向配制后的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D可用KSCN溶液检验“铁肥”是否完全失效1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ACl2+2KBr=Br2+2KClB2NaHCO3Na2CO3+H2O+CO2C4F
6、e(OH)2+O2+2H2O=4Fe(OH)3DNaHH2O=NaOHH214把一块铁铝合金完全溶于盐酸后,通入足量氯气,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把滤渣充分灼烧,得到的固体残留物(Fe2O3)恰好跟原来合金的质量相等。则此合金中,铁和铝物质的量之比约为A1:1B8:9C9:8D7:3二、填空题15已知X含有五种元素,为验证其组成,特进行如下实验,其中,物质A受热易分解。请回答:(1)白色固体A的化学式_(2)物质X的化学式_(3)请写出物质X受热分解化学方程_16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请根据题意填空:(1)铝制餐具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食物,但常温下铝制容器可以盛装_(填“浓硫酸
7、”或“浓盐酸”)。(2)我国5G通信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高速通信离不开光导纤维。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_(填“SiO2”或“Na2SiO3”)。(3)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NO和CO反应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请完成一定条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NO2CO2 +_。17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运用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向沸水中逐滴滴加lmol/L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该分散系中粒子直径的范围是_nm。(2)在实验室中,FeCl3可以用铁粉与_反应制备,保存FeCl2溶液会加入少量铁屑,其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电
8、子工业需要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某校同学为测定FeCl3腐蚀铜后所得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甲同学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_(写出试剂名称),溶液呈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Fe3+。乙同学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紫红色褪去,因此他得出结论,溶液中存在Fe2+。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法不严谨,理由是_。(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进行解释)已知:氧化性KMnO4Cl2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得知,Fe2+能与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Fe3Fe(CN)6)2蓝色沉淀。乙同学另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加K3
9、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存在Fe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欲从FeCl3腐蚀铜后所得溶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已知为黄绿色的气体单质,请写出通入的离子方程式:_。用H2O2代替也能实现实验目的。请写出加入H2O2的离子方程式:_。18计算题(1)含0.4mol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的物质的量是_。(2)_molH2O2所含原子数与0.2molH3PO4所含原子数相等。(3)把5.4g铝放入过量的烧碱中完全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计算标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_;计算反应消耗烧碱的质量为_;19某班同学用如下几
10、组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ol/L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 其目的是_。(2)甲组同学取2 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 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 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4)丙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 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
11、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三、实验题20I无水四氯化锡(SnCl4)用于制作FTO导电玻璃,FTO导电玻璃广泛用于液晶显示屏、光催化、薄膜太阳能电池基底等领域,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四氯化锡。有关信息如下表所示:化学式SnSnCl2SnCl4熔点/C232247-34沸点/C2602623114其他性质银白色固体无色晶体,Sn2+易被Fe3+、I2等氧化为Sn4+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1)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2)将装置按图示连接好,在滴入浓盐酸之前需要什么操作_,待观察到装置丁内充满黄绿色气体后,开始加热装置丁。如果缺少装置乙,装置丁内还可能发生的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
12、已的作用是_IIFeBr2是一种黄绿色鳞片状的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它的还原性,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FeBr2的还原性。取10mL上述FeBr2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甲同学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了假设:假设1:Br-被Cl2氧化成Br2溶解在溶液中;假设2:Fe2+被Cl2氧化成Fe3+。(3)请你完成下表,验证假设已知:Br2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CCl4)且所得溶液呈橙红色;四氯化碳(CCl4)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实验步骤、预期现象结论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振荡、静置。现象: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上层呈无色假设1正确另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
13、向其中加入_。现象:溶液变为红色假设2正确(4)若假设2正确,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许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乙同学仔细观察发现甲同学做的实验中,上层溶液呈浅黄色,于是他提出两个自己的观点,请你帮他补充:_;_。21某小组同学探究久置FeSO4固体变质的情况,并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将0.6gFeSO4固体用蒸馏水溶解,配成20mL待测液,进行实验。资料:KSCN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酸性条件下,MnO的还原产物为Mn2+。(1)实验一:i中溶液略微变红,说明待测液中存在 _。ii中溶液颜色逐渐加深的原因是 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由实验一推测FeSO4固体变质的情况是 _
14、(填字母序号)。a.未变质b.部分变质c.完全变质(2)实验二:探究ii中“红色褪去”的原因。针对“红色褪去”的现象,小组同学猜想可能的原因是 _,并通过如下实验证实了猜想。将褪色后的溶液分两份分别进行实验:序号操作现象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滴加FeCl3溶液_请补全中的现象:_。(3)实验三:测定久置FeSO4固体中铁元素的含量,设计实验方案如图:可选作A的物质是 _(填字母序号)。a.Znb.Cuc.Fed.KI若消耗0.1mol/LKMnO4溶液3.6mL,则久置FeSO4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_。四、计算题22有和的混合物共,将其放入某浓度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另取等质量该
15、混合物与溶液反应,当混合物质量不再减少时,消耗溶液。求:(1)原混合物中和的质量各多少克_?(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_?23将1.00mol/L 硫酸铜溶液和2.00 mol/L 硫酸铁溶液按体积比1:2混合得到1L混合液(假设混合溶液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种溶液的体积之和),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铁粉,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铁粉有剩余。请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混合后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2)溶解的铁粉的质量为_g。(3)最后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试卷第9页,共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C【详解】A铁锈消
16、失是,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Fe2O3+3H2SO4Fe2(SO4)3+3H2O,A错误;B滴加KSCN溶液后,试管中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存在 Fe3+,B错误;C当铁锈完毕后,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C正确;D溶液中红色逐渐消失,逐渐变为浅绿色,说明Fe3+被转化为Fe2+,2Fe3+Fe=3Fe2+,D错误;故答案为:C。2A【分析】硫酸亚铁煅烧分解生成二氧化硫,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则铁元素化合价会升高,故X不会是氧化亚铁,生成三氧化硫和水生成硫酸,硫酸和硝酸钾生成硝酸;【详解】A由分析可知,的分解产物X不会是FeO,故A错误;B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
17、反应,硫酸和硝酸钾生成硝酸和硫酸钾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故B正确;C蒸馏是利用混合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而将其分离的方法,硫酸和硝酸钾生成硝酸,说明的沸点比的低,故C正确;D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对铁具有腐蚀性,故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故D正确;故选A。3B【详解】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不含Fe3+,再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氯水,溶液出现血红色,说明加入氯水后溶液中存在Fe3+,原因为Cl2将Fe2+氧化为Fe3+,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Fe2+,故答案选B。4C【详解】A氯气能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杀死水中病菌,起到消毒的作用,A
18、错误;B石灰石属于盐,能和酸反应,可用于处理酸性废水,B错误;C小苏打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可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C正确;D镁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镁铝合金用于制作阳台门窗,D错误;故答案选C。5D【分析】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发生的反应有Fe2O3+3H2SO4=Fe2(SO4)3+3H2O、Al2O3+3H2SO4=Al2(SO4)3+3H2O,SiO2不溶于稀硫酸,然后过滤,得到的固体1成分为SiO2,滤液1中含有Fe2(SO4)3、H2O、Al2(SO4)3;在滤液1中加入X,然
19、后加入NaOH溶液并调节溶液的pH,得到沉淀Al(OH)3和溶液2,从溶液2中能得到FeSO47H2O晶体,说明溶液2中溶质为FeSO4,则X具有还原性,能将Fe3+氧化为Fe2+,且不能引进新的杂质,则X为Fe,加入试剂X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Fe3+Fe=3Fe2+、Fe+2H+=Fe2+H2,将溶液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FeSO47H2O晶体。【详解】A最终生成的是硫酸亚铁,因此前面的酸应选择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故A正确;B烧渣中只有二氧化硅不溶于酸,因此固体1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硅,溶液1加入铁粉后,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和铝离子,控制pH可以使溶液中的铝离子沉淀,亚铁离子留在溶液中,故
20、B正确;CFeSO47H2O不稳定,易被氧化,所以实验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被氧化,故C正确;D溶液1中含有铁离子,因此加入足量氢氧化钠后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再加硫酸,得到的是硫酸铁而不是硫酸亚铁,故D错误;故答案选D。6A【分析】将即=0.02mol铁粉加入即0.025L2mol/L=0.05mol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2FeCl3+Fe=3FeCl2后,FeCl3过量,参与反应的FeCl3的物质的量为0.04mol,过量的FeCl3为0.05mol-0.04mol=0.01mol,生成的FeCl2的物质的量为0.06mol,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 由分析可知,FeCl3过量,即铁粉完全溶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化学精品专题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新题型 高考化学冲刺 高中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