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doc
《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37【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双周考试题(含精选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如图是育种工作者的育种过程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能产生杂交后代,属于同一个物种的不同品种B. 秋水仙素能促进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 野生二粒小麦为二倍体,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可育配子D. 此育种过程所遵循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多倍体育种的知识,考生要能够理解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明确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明确秋水仙素的作用是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但不影响染色体
2、着丝点分裂,故能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进而正确解题。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能产生杂交后代,但杂交后代不可育,说明两者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两个不同物种,A 错误;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但不影响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故能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 错误;野生二粒小麦为四倍体,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可育配子,C错误;此育种过程所遵循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 正确。【点睛】此题中含有多个学生易混易错知识,现整理如下:2 / 371.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了生殖隔离。2.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地理隔离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移动的动力来自纺锤丝收缩,而
3、着丝点分裂的动力则直接来自 ATP 供能。4. 有丝分裂过程中,秋水仙素作用于分裂前期,会导致细胞分裂停留在后期。5.多倍体育种时秋水仙素处理的一般是幼苗或萌发的种子,而单倍体育种时秋水仙素一般处理的对象是幼苗。2. 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将健康人的正常基因植入病人体内治疗基因病A. B. C. D. 【答案】C【解析】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属于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正确;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属于诱变育种,其
4、原理是基因突变,错误;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属于核移植,其原理是细胞核具有全能性,错3 / 37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属于基因工程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正确;将健康人的正常基因植入病人体内治疗基因病,属于基因工程,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正确,故选 C。3. 两性花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是由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SX(S1、S2S15)控制的,此类植物能产生正常的雌、雄配子,但当花粉的 SX 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 SX 基因时,这种花粉的所有精子都不能完成受精作用,从而使自交不能产生后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条件下,一般不存在 SX 基因的纯合个体
5、如 S1S1、S2S2 等B. 基因 S1、S2S15 是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后产生的C. 基因型为 S1S2 和 S2S4 的亲本,正交和反交的子代基因型完全相同D. 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的品系进行杂交育种时,须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当花粉的 SX 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 SX基因时,这种花粉的所有精子都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因此一般不存在 SX 基因的纯合个体如 S1S1、S2S2 等,A 正确;基因 S1、S2S15是基因突变后产生的,B 错误;基因型为 S1S2 和 S2S4 的亲本,由于都含 S2 基因,而当花粉的 SX 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 SX 基因
6、时,该花粉的精子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即以 S1S2 作为父本时,后代基因4 / 37型为 S1S2、S1S4,以 S2S4 作为父本时,后代基因型为S1S4、S2S4,C 错误;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的品系进行杂交育种时,由于当花粉的 SX 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 SX 基因时,该花粉的精子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所以母本无需去雄,D 错误。4.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 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隔离、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
7、变异与进化A. B. C. D. 【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5. 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研究某时间段中其鸟类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甲、乙两岛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甲岛上鸟的种类较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较剧烈 甲、乙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并且两个基因库之间的差异将越来越大 5 / 37最终甲、乙两岛上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趋于相同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图显示,甲岛和乙岛中为鸟的进化提供了地理隔离,
8、鸟类之间只有存在生殖隔离,才会产生新的物种,使得两岛中鸟类的种类逐渐变化,正确;自然选择可以定向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甲岛的环境变化较剧烈,可以为甲岛上鸟的种类较多提供了外因,正确;据图可以判断,甲岛有多种鸟类,乙岛上也有多种鸟类,那么最终在两岛上不能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应该是分别形成多个种群基因库,错误;根据图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岛上的鸟类种类逐渐比乙岛上的鸟类多,题图显示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错误,A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6.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 0.36,则A. 该种群繁殖一代
9、后杂合子 Aa 的基因型频率是 0.32B. 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C. 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D. 若该种群中 A 基因频率为 0.4,A 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 40%【答案】A6 / 37【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显性性状的概率为 0.36,说明隐性性状的概率为 0.64,从而得出 a 的基因频率为 0.8,A 的基因频率为 0.2,因此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80.40.32,故 A 正确,BD 错;新物种的形成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生物在进化,故 C 错。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平衡定律,意在考查
10、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和相关的计算能力。7. 下表是某人的血液检测报告,依据检测报告对某人健康作出的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肝功能可能有损伤 肾滤过作用有障碍 蛋白质代谢受阻 高密度脂蛋白合成量较低A. B. C. D. 【答案】A【解析】由于肝细胞是合成尿素的主要场所,尿素含量偏高,和肾滤过作用有障碍有关,错误,正确;由于血清总蛋白含量正常,所以机体的蛋白质代谢正常,错误;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是将血浆中的胆固醇运回肝脏进行代谢,所以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合成量较低,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偏高,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对体检表的认识以及内环境的成分,解
11、题的关键7 / 37是要理清各个生理过程的代谢过程与内环境成分的改变的关系。8. 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肌肉细胞缺氧时,的 pH 会降低,但由于 Na2CO3 的调节作用,的 pH 会维持相对恒定B. 与相比,中含有蛋白质更多C. 中的氧气到达至少需要经过 3 层膜,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D. 的呼吸作用的终产物 CO2 不会引起中 pH 的变化【答案】B【解析】肌肉缺氧时,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 NaHCO3发生作用,使 pH 变化不大,A 错误;与相比,中含有蛋白质更多,B 正确;红细胞中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红细胞膜 1 层
12、,毛细血管壁细胞膜 2 层,再经过组织细胞膜 1 层,共4 层膜,C 错误;细胞中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故不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 错误。【考点定位】稳态的生理意义【名师点睛】葡萄糖和氧气进入内环境并最终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的途径(如图) 。9. 下列关于神经元生命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A.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膜产生持续的电位变化B. 反射弧的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也有神经递质的受体8 / 37C. 膜外的 Na+通过自由扩散进人膜内导致静息电位的形成D. 膜内的 K+通过 Na+K+泵主动运输排出,导致动作电位的形成【答案】B.【点睛】易错警惕:误认为神经
13、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膜就会兴奋,其实神经递质有兴奋型和抑制型两种类型,故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10.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确切的是A.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C.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来维持的D.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答案】C【解析】内环境的稳态包括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其中理化性质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A 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 正
14、确;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9 / 37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C 错误;内环境稳态是在调节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D 正确。11. 让人们谈之色变的艾滋病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即 HIV 引起的,HIV 存在于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中,HIV 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艾滋病的传染性极强B. 生活中与患者握手易感染 HIVC. HIV 能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 RNA 为模板形成 DNAD. 补牙时,可因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未消毒的器械而感染HIV【答案】B【
15、解析】试题分析:艾滋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A 正确;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染、性接触传染和母婴传染,与患者握手一般不会感染 HIV,B 错误;HIV 进入体内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RNA 为模板形成 DNA,C 正确;补牙时,可因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未消毒的器械而通过血液感染 HIV,D 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知识、关注人体健康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2.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浆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B. T 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10 / 37C. 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只能依靠细胞免疫发挥作用D. HIV 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
16、系统,使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答案】C【解析】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A 正确;T 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B 正确;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在体液中主要靠体液免疫消灭,进入细胞内主要靠细胞免疫发挥作用,C 错误;HIV 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D 正确。13. 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 (4
17、)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正常免疫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11 / 37过敏反应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属于过敏反应,可能是对海鲜中的蛋白质过敏;(2)属于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3)(4)属于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攻击自身正常的体细胞;(5)属于正常免疫,机体通过免疫产生抗体,抗体与外毒素结合使其失去毒性。所以选 B。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
18、4. 近年来研究表明,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 DEL 蛋白的降解,DEL 阻止 SPL 蛋白发挥作用,SPL 直接激活 SOC 编码基因的转录,而SOC 蛋白的存在是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据此,可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赤霉素有利于开花 B. 赤霉素有利于 SPL 蛋白发挥作用C. DEL 是开花的激活因子 D. DEL 间接抑制 SOC 编码基因的转录【答案】C【解析】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 DEL 蛋白的降解,DEL 蛋白能抑制开花,则赤霉素有利于开花,A 正确;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 DEL 蛋白的降解,DEL 阻止 SPL 蛋白发挥作用,故赤霉素有利于 SPL 蛋白发挥作用,B
19、正确;SOC 蛋白的存在是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DEL 蛋白能抑制开花,C 错误;DEL 阻止 SPL 蛋白发挥作用,12 / 37SPL 直接激活 SOC 编码基因的转录,故 DEL 间接抑制 SOC 编码基因的转录,D 正确。【考点定位】植物激素的作用【名师点睛】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脱落酸的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生长素的作用: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植物生长素的调节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15. 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
20、除,则另一健康眼睛也将失明,这在免疫学上称自身免疫病,其主要致病过程如下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 代表过敏原B. 代表溶酶体酶C. 从未接受抗原刺激,但保留了对抗原的记忆D. 再受相同抗原刺激,能迅速增殖分化【答案】C【解析】由图示看出代表抗原, 代表淋巴因子, 为记忆细胞从未接受抗原刺激,但保留了对抗原的记忆,再受相同抗原刺激,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不直接接受抗原刺激。16. 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如下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3 / 37A. 在 a 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 4、2、3、4B. 在 b 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 4、3
21、、2、4C. 在 a、b 两点中央刺激会出现 1 或 4 现象D. 在 a、b 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 4、3、2、4【答案】D【解析】在 a 点左侧刺激,此时 a、b 两点是未兴奋点,电荷分布如图 4,然后 a、b 两点依次兴奋,见图中 2、3 情况,最后 a、b 两点电位归为静息电位,A 正确;在 b 点右侧刺激,此时 a、b 两点是未兴奋点,电荷分布如图 4,然后 b、a 两点依次兴奋,见图中 3、2情况,最后 a、b 两点电位归为静息电位,B 正确;在 a、b 两点的中央刺激,兴奋向两侧同时等速传导,所以会出现图 1 和 4 的情况,C 正确;当刺激神经纤维产生兴奋时,
22、膜的两侧发生电位变化,兴奋沿刺激点向神经纤维的两侧传导。如果刺激点在 a、b 两点的中央偏左,所以 a 点先兴奋,电位如图中 2 情况,b 点后兴奋,电位如图中 3 情况,因此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 4、2、4、3、4,D 错误。17.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图 1 中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同时存在时对茎切段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B. 图 2 中生长素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差异,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作为小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除草剂C. 图 3 中幼根 a 侧生长素浓度若在曲线 C 点,则 b 侧生长素浓度一14 / 37定在 F 点D. 图 4 中侧芽 b 和顶芽 a 所含生长
23、素的浓度依次为 A 和 D【答案】B【解析】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是促进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故 A 错。据图 2 分析,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敏感,故可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作物地里的双子叶杂草,故 B 正确。重力会使生长素在向地侧集中分布,故背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图 3 中幼根 a 侧生长素浓度若在曲线 C 点,则 b 侧生长素浓度在 E和 F 之间,故 C 错。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抑制侧芽存在,故图 4 中侧芽 b 和顶芽 a 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为D 和 A,故 D 错。【考点定位】植物激
24、素的作用;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18. 下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赤霉素、生长素、乙烯B. 激素在促进幼苗生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C. a 浓度的激素抑制细胞伸长、b 浓度的激素促进细胞伸长,激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 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除了图中的激素外还有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答案】B15 / 37【解析】试题分析:是赤霉素,是生长素,是乙烯,A 正确;在促进幼苗生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具有拮抗作用,B错误;高浓度生长素通过合成乙烯抑制细胞伸长,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因此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 正确;在幼苗生长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学期 四次 双周 考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