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 / 35【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二语文精选高二语文 1111 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语文基础知识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无应门五尺之僮(照应) 臣之辛苦(辛酸悲苦) 形影相吊(安慰)B. 寻蒙国恩(不久) 未曾废离(废止) 听臣微志(准许)C. 躬亲抚养(亲自)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望) 舅夺母志(改变)D. 具以表闻(使闻) 夙婴疾病(缠绕) 拜臣郎中(授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 期: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2.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报养刘之日短也
2、B.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D. 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 - / 3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相当于“的” 。B介词,比;介词,向。C介词,因为;介词,凭借、凭着。D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可是。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B.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谨拜表以闻C.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D. 不矜名节 愿陛下矜悯愚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微小的卑微的。B都是使动用法。C特意
3、。特别。D自夸。怜恤。4.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古今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九岁不行 古:不能走路。 今:不可以,不中用。B. 至于成立 古:成人自主。 今:(组织、机构)正式建立。C. 逮奉圣朝 古:等到。 今:捉拿。D.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报答。 今:向上级报告。【答案】C- 3 - / 35【解析】试题分析:C 古:不久。5. 下列加点的字,与“慈父见背”中“见”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府吏见丁宁C. 徒见欺 D. 庄暴见孟子【答案】B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作为朝鲜的邻邦,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都不希望朝鲜半岛出现战事
4、,所以不会像朝鲜战争时那样支持朝鲜以武力改变现状。B. 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 B 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C. 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D. 李克强总理在利马主持秘鲁中资企业座谈会,企业代表介绍生产经营情况,通过远程视频连续慰问中资企业一线员工,同他们互动交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 宾语残缺, “改善”缺宾语中心词,可在“缺乏”后加上“的症状”之类的词语。C 结构混乱,应将“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改为“在环境优先
5、经济的原则问题上已达成一致,并将这一原则写入法律” 。D 中途易辙,应在“企业代表”前加“听取” 。- 4 - / 35点睛: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着世界的未来,而且决定着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前景。B. 为改善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状态,未来 3 年里,不仅国家要修路以方便农民外出就医,同时还将建设两千家县级医院。C. 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D.
6、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指出:房地产领域已成为政府、企业和居民利益博弈和冲突的一个聚焦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语序不当,应该是先决定“自身”后决定“世界” 。B 语序不当, “国家”应放在“不仅”前,因为前后句子的主语一致。C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应改为:宽松的投资环境,优质服务,高素质的政府公务人员,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5 - / 35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注释:树杪:树梢。8. 下列对本
7、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B. 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C. 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D. 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9.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A.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王昌龄古意 )B.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晁补之吴松道中 )C.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张耒感春 )D. 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答案】8. C 9. B【解
8、析】8. 试题分析:C 项,应该是“万家井邑出现” ,不是“万亩良田,井然有序” 。结合地理位置分析。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 6 - / 35误,此题诗意概括错误。9. 试题分析:A 项,没有思乡之情;B 项,借助大雁,表达自己在遥远旅途中产生的思乡之情。C 项, “两两” ,写出自己的孤单。D 项,借助鸟鸣知道春的消
9、息。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李密,字令伯,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
10、是知成败一也。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 7 - / 35家。(选自晋书 ,有删改)【注】醮:古时称妇女出嫁。谯周:人名。安乐公:刘禅。明明:这里指圣明的皇帝。10. 下列句子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周门人方之游夏 方:比拟,比方B. 诏征为太子洗马 征:征召C. 后刘终,服阕 阕:终,完毕D. 可次齐桓
11、桓:驻扎11.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能够表现李密敦厚孝顺的一组是( )奉事以孝谨闻 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 无人奉养,遂不应命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自以失分怀怨A. B. C. D.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密幼年丧父,母亲何氏改嫁。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对祖母非常孝顺,精心照料,有时劳累过度以致生病。B. 侍奉祖母之暇,李密不忘学习,曾拜谯周为师。在蜀国担任郎官时曾多次出使吴国,能言善辩,受到吴人称赞。C. 李密为祖母丧期满后,应征太子洗马,兑现了他在陈情表中所说的先尽孝后尽忠的诺言。D. 李密认为自己没有得到重用,颇有怨言。奉诏写诗,
12、却在诗中流- 8 - / 35露怨气,引起了皇帝的不满,致使自己被罢免官职。【答案】10. D 11. C 12. A【解析】10. 试题分析:D 次,次一等11. 试题分析:是讲李密治学态度。是说李密服丧期满后得出,是说李密因为不受重用而心怀不满,和“敦厚孝顺”无关。12. 试题分析:A“有时劳累过度以致生病”错,无中生有。参考译文:李密,字令伯,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侯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候就讲学忘记疲
13、劳,并且像对待老师一样侍奉谯周,被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和子夏。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他上书武帝说:“臣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皇帝看了以后说:“(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不是图有虚名啊!”于是就停止征召(他) 。后来(他的祖母)刘氏去世了, (他)服完丧,又以洗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阳。当时(有个叫)张华的司空问他说:“(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李密说:“可以与齐桓公- 9 - / 35相并列。 ”张华问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助)而称霸,任
14、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安乐公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致其罪。凉州刺史梁鹄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曰:“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乃谏鹄,鹄从之。正和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 ”中平元年,北地羌胡寇乱陇右,使勋屯阿阳以拒贼锋。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
15、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 ”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 ”勋仰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 10 - / 35我!”众相视而惊。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先出家粮以率众,至活者千余人。拜京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 ”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
16、贤不举,死亦何悔!”及帝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一。(节选自后汉书盖勋传 )1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B.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C.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D.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
17、攻之急士/卒多死/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 11 - / 35的意思,后来变成明清两朝对举人的雅称。B. 表是我国封建时代臣子写给君主表达忠诚和愿望的一种公文文体,可叙事可议论,且往往带有抒情色彩。C. 皇太子也称太子,通常被授予的对象是皇帝的嫡长子,通常也是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D. 崩和“薨” “卒” “不禄”等常用来委婉地表达“人死”的意思,但古代只有帝王的死才能用“崩” 。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盖勋为人耿直。他任汉阳长史时,凉州刺史征询他想借机
18、杀死苏正和,他虽与正和有仇,但没有乘人之危,并拒绝免于被杀的正和的面谢。B. 盖勋秉公执法。长安令杨党倚仗权势、胡作非为、贪赃枉法,他不听贵戚说情,将其犯罪事实全部上报,奉诏将案件追查到底,威震首都。C. 盖勋誓死不屈。在羌族叛乱围攻护羌校尉夏育时,他率兵救助,身受三处刀伤,仍然坚守不动,誓死不降。叛军服其忠义勇猛,并礼赞他。D. 盖勋刚直不阿。他为国选材,唯贤是举,坚守标准,不畏皇权,不顾三怨成府,誓死拒绝了宠臣蹇硕想让尚药监高望之子成为孝廉的要求。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 12 - / 35(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19、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答案】13. C 14. D 15. C 16. (1)没有人不对董卓卑躬屈膝的,只有盖勋行长揖礼,与之抗礼,在场的人都因此吓得脸色变白了。(2)我想遵循诏书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苟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不被允许。【解析】13. 试题分析: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 “乎” “于” “而” “之” “也” “矣” “焉”“
20、耳” “则”这些关键词。点睛: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 ,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14. 试题分析:D 古代王后死也可用“崩” 。15. 试题分析:C“礼赞他”无中生有, “三处刀伤”中“三处”应理解为多处。16. 试题分析:得分点(1)莫,没有人;卑下,奴颜婢膝;失色,- 13 - / 35变了脸色。 (2) “笃” ,严重;“苟” ,假如;“告诉” ,申诉。参考译文:
21、盖勋字元固,敦煌郡广至县人。开始被推举为孝廉,任汉阳长史。当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贪污横暴,无所顾忌,从事苏正和查办他的罪恶。凉州刺史梁鹄害怕贵戚,想杀了苏正和以免掉自己的罪责,向盖勋征求意见。盖勋平日与苏正和有仇,有人劝盖勋可因此报复他。盖勋说:“不行。谋划杀害好人,不忠;乘别人在危难的时候,打击他,不仁。 ”于是劝谏梁鹄说:“系食鹰鸢原来是想得到鸷,现在得鸷而烹杀它,那还有什么可用呢!”梁鹄采纳了他的话。苏正和高兴自己免于被杀,跑到盖勋那里感谢他。盖勋不接见,说:“我是为梁使君献谋,不是为苏正和。 ”中平元年,北方羌胡少数民族侵扰陇右,派盖勋在阿阳驻军来抵抗贼寇的前锋。当时,叛羌在畜官包围
22、了护羌校尉夏育,盖勋与州郡联合出兵援救夏育,到了狐盘,被羌兵打败。盖勋收集败兵百多人为鱼丽之阵。羌人精锐的骑兵两面夹攻,士卒死的很多。盖勋三处受伤,坚守不动,指着旁边的木牌说:“一定要将我的尸首放在这里。 ”句就种羌滇吾,平日受了盖勋的恩情,于是用兵器拦着众人说:“盖长史是个贤人,你们杀他便是辜负上天。 ”盖勋抬起头来骂说:“死反虏,你知道什么?快来杀我!”众兵你看我,我看你,惊呆了。滇吾跳下马来,要盖勋上马,盖勋不肯上,被贼兵捉了。羌戎佩服盖勋大义凛然。勇冠三军,不敢加害他,送回汉阳。后来刺史杨雍上表荐盖勋兼任汉阳太守。当时闹饥荒,人互相掠夺食物,盖勋调拨粮食救济百姓,救活饥民一千多人。盖勋
23、被任命为京兆- 14 - / 35尹。当时,长安令杨党,父亲是中常侍,仗着父亲的权势,贪污、胡作非为,盖勋查实杨党贪赃千多万。贵戚都为他说情,盖勋不听,将全部事实上奏了皇上,并且牵涉到杨党的父亲,诏令严办,盖勋威震京师。当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被皇太子宠爱,太子通过蹇硕嘱托盖勋,要盖勋推举高望的儿子高进为孝廉,盖勋不答应。有人说:“皇太子是国家的副主,高望是皇太子所宠爱的人,蹇硕又是帝的宠臣,你却违背他们的意愿,俗话说三怨成府 ,这就是所谓的“三怨成府”啊。 ”盖勋说“:选举贤能的人为孝廉是报效国家,不是贤能的人,就是不举,死了也不后悔!”等到灵帝逝世,董卓废少帝,杀了何太后,自公卿以下百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11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