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 3 部分:锂、铍、钪、钴、铜、锌、镓、铷、钼、银、镉、铟、锑、铯、钨、铊、铅、铋、钍和铀含量的测定 混合酸分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报批稿).pdf





《《镍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 3 部分:锂、铍、钪、钴、铜、锌、镓、铷、钼、银、镉、铟、锑、铯、钨、铊、铅、铋、钍和铀含量的测定 混合酸分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报批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镍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 3 部分:锂、铍、钪、钴、铜、锌、镓、铷、钼、银、镉、铟、锑、铯、钨、铊、铅、铋、钍和铀含量的测定 混合酸分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报批稿).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73.060 CCS D40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地 质 矿 产 行 业 标 准 DZ/T XXXXXXXXX DZ 镍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 3 部分:锂、铍、钪、钴、铜、锌、镓、铷、钼、银、镉、铟、锑、铯、钨、铊、铅、铋、钍和铀含量的测定 混合酸分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Analytic methods for nickel ore Part 3:Determination of lithium, beryllium, scandium, cobalt, copper, zinc, gallium, rubidium, molybdenum, silver, cadmi
2、um, indium, antimony, cesium, tungsten, thallium, lead, bismuth, thorium and uranium contents.by mixed acid diges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时间:2021.02 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 布 DZ/T XXXXXXXXX I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
3、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2 3 术语和定义 . 2 4 原理 . 2 5 试剂和材料 . 2 6 仪器和设备 . 3 7 样品 . 3 8 试验步骤 . 3 9 试验数据处理 . 5 10 精密度 . 6 11 正确度 . 6 12 质量保证和控制 . 6 附录A (规范性) 仪器参考工作条件 . 8 附录B (资料性) 单元素标准储备溶液的配制 . 9 附录C (资料性) 实验室间准确度协作试验数据统计结果 . 12 参考文献 . 20 DZ/T XXXXXXXXX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和GB/T 20
4、001.4-2015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 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起草。 DZ/T XXXX-202X镍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由3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钠、镁、硅、铝、磷、钾、钙、钛和锰含量的测定 偏硼酸锂熔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2部分:锂、钠、镁、铝、钾、钙、钛、钒、锰、铁、钴、镍、铜和锌含量的测定 混合酸分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第3部分:锂、铍、钪、钴、铜、锌、镓、铷、钼、银、镉、铟、锑、铯、钨、铊、铅、铋、钍和铀含量的测定 混合酸分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本文件为DZ/T XXXX-202X镍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的第3部分。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5、 本文件由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生凤、王蕾、于汀汀、温宏利、李冰、许俊玉、孙红宾、郭琳、张欣、赵怀颖 DZ/T XXXXXXXXX III 引言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镍矿石作为重要的矿产资源, 已经成为继铁矿、 铝土矿之后的另一个进口大宗资源矿种, 无论在冶金制造业还是在化工合成领域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因此镍矿石简单快速的分析方法为镍矿石类矿床综合评价以及镍矿石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DZ/T XXXX-202X镍矿石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系列以现代分析仪器为依
6、托,多元素同时分析测定,一方面加快镍矿石的分析速度,从而缩短地质找矿的时间;另一方面为研究镍矿石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从而提高镍矿石的经济利用价值。 DZ/T XXXX-202X镍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由3个部分构成:第1部分通过偏硼酸锂熔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镍矿石中的硅、钠、镁、铝、磷、钾、钙、钛和锰等造岩元素;第2部分通过混合酸分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镍矿石中的锂、钠、镁、铝、钾、钙、钛、钒、锰、铁、钴、镍、铜和锌元素;第3部分则通过混合酸分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镍矿石中的痕量元素锂、铍、钪、钴、铜、锌、镓、铷、钼、银、镉、铟、锑、铯、钨、铊、铅、铋、钍和铀
7、含量。 通过三个部分的一个标准方法体系能够相对简单快速测定镍矿石中硅、钠、镁、铝、磷、钾、钙、钛、铁、镍、锰、钒、锂、铍、钪、钴、铜、锌、镓、铷、钼、银、镉、铟、锑、铯、钨、铊、铅、铋、钍和铀32个元素。 DZ/T XXXXXXXXX 1 镍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 3 部分:锂、铍、钪、钴、铜、锌、镓、铷、钼、银、镉、铟、锑、铯、钨、铊、铅、铋、钍和铀含量的测定 混合酸分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警示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混合酸分解样品, 电
8、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镍矿石样品中锂、铍、 钪、钴、铜、锌、镓、铷、钼、银、镉、铟、锑、铯、钨、铊、铅、铋、钍和铀的含量。 本文件适用于镍矿石中锂、铍、钪、钴、铜、锌、镓、铷、钼、银、镉、铟、锑、铯、钨、铊、铅、铋、钍和铀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 方法检出限和测定范围见表1。 表1 检出限和测定范围 单位为微克每克 成分 方法检出限 测量范围 锂 0.10 0.33500 铍 0.015 0.05100 钪 0.15 0.5500 钴 0.05 0.171 000 铜 0.60 2.01 000 锌 0.90 3.02 000 镓 0.04 0.131
9、00 铷 0.40 1.3100 钼 0.18 0.6100 银 0.15 0.5100 镉 0.15 0.03100 铟 0.005 0.01650 锑 0.10 0.33100 铯 0.011 0.04100 钨 0.05 0.17100 铊 0.02 0.07100 铅 0.30 1.01 000 铋 0.015 0.05100 钍 0.03 0.10100 铀 0.003 0.01100 DZ/T XXXXXXXXX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10、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379.2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2部分: 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 GB/T 6379.4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4部分: 确定标准测量方法正确度的基本方法 GB/T 33087 仪器分析用高纯水规格及试验方法 GB/T 14505 岩石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总则及一般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原理 镍矿石样品用盐酸、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加热分解,样品中的被测元素被溶解成试液,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离子的质荷比即元素的质量数进行分离并定性、定
11、量分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元素质量数上的响应值与其质量浓度成正比,采用校准曲线法定量测定样品溶液中的待测元素的量。 5 试剂和材料 警示警示氢氟酸有毒,并有腐蚀性,操作时应戴乳胶手套,防止皮肤接触。氢氟酸有毒,并有腐蚀性,操作时应戴乳胶手套,防止皮肤接触。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优级纯及以上化学试剂,以及符合GB/T 33087-2016规定的高纯水。 5.1 盐酸:=1.19 g/mL。 5.2 硝酸:=1.42 g/mL。 5.3 氢氟酸:=1.16 g/mL。 5.4 高氯酸:=1.67 g/mL。 5.5 盐酸溶液(1+1):用 1 份盐酸(5.1)与 1 份水混合。 5.
12、6 硝酸溶液(1+1):用 1 份硝酸(5.2)与 1 份水混合。 5.7 王水:用 3 份盐酸(5.1)与 1 份硝酸(5.2)混合。 5.8 王水溶液(1+9):用 1 份王水(5.7)与 9 份水混合。 5.9 王水溶液(2+98),用王水(5.8)配制。 5.10 单元素标准储备溶液:具体配制方法参见附录 B,也可购买市售(有证标准物质)单元素标准溶液。 5.11 多元素混合标准储备溶液:直接分取单元素标准储备溶液(5.10)配制以下多元素混合标准储备溶液,也可用市售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稀释得到。配制混合标准储备溶液的元素组合、浓度和介质见表2。标准储备溶液 3-5存放期限为半年;对单元
13、素的标准储备溶液进行核查以避免杂质影响校准溶液的准确度; 配制多元素标准储备溶液时注意元素间的相容性和稳定性, 如发现混浊或在使用中发现其中元素含量偏低,则需要及时重新配制;新配好的标准溶液转移至经过酸洗、干净的聚丙烯瓶中保存,并定期核查其稳定性。 DZ/T XXXXXXXXX 3 表2 多元素标准储备溶液 标准编号 元素 浓度(g/mL) 介质 标准储备溶液 1 锂、铍、钪、钴、铜、锌、镓、铷、钼、镉、铟、铯、铊、铅、铋、钍、铀 10 3 mol/L 硝酸溶液 标准储备溶液 2 锆、钛、锑、钨 10 6 mol/L 硝酸溶液,50 g/L 酒石酸,几滴氢氟酸 标准储备溶液 3 银 10 3
14、mol/L 硝酸溶液 5.12 内标溶液: 直接分取铑和铼单元素标准储备溶液 (5.10) 配制内标溶液, 铑和铼含量各为 10 ng/mL,溶液介质为 0.8 mol/L 硝酸。 5.13 单元素干扰溶液:直接分取单元素标准储备液(5.10)配制锆(浓度为 1 g/mL),钼(浓度为1 g/mL),铅(浓度为 1 g/mL),钛(浓度为 10 g/mL),铁(浓度为 50 g/mL)单元素标准溶液,溶液介质为 0.8 mol/L 硝酸,用以求干扰校正系数k。 5.14 仪器调试储备溶液:直接分取单元素标准储备溶液(5.10)配制铍、钴、铟、铈、铀混合溶液(浓度为 10 g/mL),溶液介质为
15、0.8 mol/L 硝酸。 5.15 仪器调试溶液:分取仪器调试液 1(5.14)配制铍、钴、铟、铈、铀混合溶液(浓度为 1 ng/mL),溶液介质为 0.8 mol/L 硝酸。 5.16 标准空白溶液:王水溶液(5.9) 5.17 清洗空白溶液:硝酸溶液(2+98) 5.18 氩气:(Ar) 99.999 6 仪器和设备 6.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仪器能对 5250质量范围进行扫描,最小分辨率为在 5%峰高处 1峰宽。某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工作参数见附录 A.1。 6.2 多孔控温电热板:最高温度 210 ,实际控温精度5 。 6.3 分析天平,感量 0.1 mg。 6.4
16、聚四氟坩埚,30mL。 7 样品 7.1 按照 GB/T14505 的相关规定,镍矿石的加工粒径小于 97m。样品在 6080干燥 2 h4 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7.2 称取样品 0.1 g,精确至 0.1 mg。 8 试验步骤 8.1 空白试验 随同样品进行双份空白试验,所有试剂取自同一瓶,加入同等的量。 8.2 验证试验 随同样品分析同矿种、含量相近的标准物质。 DZ/T XXXXXXXXX 4 8.3 样品分解 8.3.1 将样品(7.2)置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用水湿润,加入盐酸(5.1)15 mL,盖上坩埚盖,将坩埚放置在电热板(6.2)上,温度控制 120 左右,分解 3
17、0 min。 8.3.2 取下坩埚盖,继续加热至盐酸溶液约有 4 mL5 mL 时,关闭电热板电源,取下坩埚,加入硝酸(5.2)2 mL,氢氟酸(5.3)3 mL,高氯酸(5.4)1 mL,盖上坩埚盖,把坩埚放回电热板(6.2)上控制温度 120 继续分解试料 2 h,洗净坩埚盖并取下,电热板温度升至 150 左右再分解试料 2 h,然后将电热板温度升至 180 左右蒸至近干。 8.3.3 用王水(1+9)(5.8)吹洗坩埚壁,再放回电热板上蒸干,重复操作此步骤两次直至高氯酸烟冒尽。取下坩埚,加入盐酸(5.5)5 mL,把坩埚放置在电热板上约 15 min,溶解盐类后加入硝酸(5.6)2.5
18、mL,取下,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水定容至 25.0 mL 体积、摇匀。分取制备的溶液 5.00 mL,稀释至 25.0 mL 体积。此溶液直接用于 ICP-MS 测定。 8.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校准 8.4.1 校准溶液系列的配制 用单元素标准储备溶液(5.10)配制校准溶液系列,用市售(有证标准物质)混合标准储备溶液进行稀释得到;或者用标准混合储备溶液(5.11)进行稀释得到校准溶液系列;元素组合、浓度和介质见表3: 表3 校准溶液系列 单位为纳克每毫升 校准溶液编号 元素 浓度 溶液介质 校准溶液 1 锂、铍、钪、钴、铜、锌、镓、铷、钼、镉、铟、铯、铊、铅、铋、钍、铀 1 王水溶液
19、(5.9) 校准溶液 2 锂、铍、钪、钴、铜、锌、镓、铷、钼、镉、铟、铯、铊、铅、铋、钍、铀 5 王水溶液(5.9) 校准溶液 3 锂、铍、钪、钴、铜、锌、镓、铷、钼、镉、铟、铯、铊、铅、铋、钍、铀 10 王水溶液(5.9) 校准溶液 4 锂、铍、钪、钴、铜、锌、镓、铷、钼、镉、铟、铯、铊、铅、铋、钍、铀 20 王水溶液(5.9) 校准溶液 5 锂、铍、钪、钴、铜、锌、镓、铷、钼、镉、铟、铯、铊、铅、铋、钍、铀 50 王水溶液(5.9) 校准溶液 6 锑、钨 10 王水溶液(5.9) 校准溶液 7 锆*、钛*、锑、钨 20 王水溶液(5.9) 校准溶液 8 银 10 王水溶液(5.9) 校准溶
20、液 9 银 20 王水溶液(5.9) 校准溶液 10 银 50 王水溶液(5.9) 校准溶液 11 铷、铜、铅、锌 100 王水溶液(5.9) 校准溶液 12 铜、铅、锌 1000 王水溶液(5.9) 校准溶液 13 铁* 50 000 王水溶液(5.9) 8.4.2 校准曲线的绘制 DZ/T XXXXXXXXX 5 以标准空白溶液(5.16)为零点,多个浓度水平的校准溶液(8.4.1)为系列各点;以待测物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质谱计数值为纵坐标绘制校准工作曲线。数据采集至少3次,取平均值。 8.5 测量 8.5.1 仪器稳定后,用仪器调试溶液 2(5.15)进行仪器参数最佳化,要求仪器灵敏度、
21、氧化物产率、双电荷离子产率等各项指数达到测定要求后,按附录 A 表 A.1 优化仪器条件。 8.5.2 选择分析同位素和内标元素(参见附录 A 表 A.2),编辑测定方法,采用铑、铼为内标元素,在测定过程中通过三通在线引入内标元素混合溶液(5.12)。 8.5.3 观测内标灵敏度, 分别测量校准溶液 (8.4) 、 实验室试剂空白溶液 (8.1) 、 标准物质溶液 (8.2) 、样品溶液(8.3)中各元素的质量浓度值。 8.5.4 每批试样测定时,同时测定单元素干扰溶液(5.13),以获得干扰校正系数 k 并进行干扰校正。 8.5.5 每个试样测定间隔用硝酸溶液(5.17)清洗系统。 9 试验
22、数据处理 9.1 试验结果计算 样品中各待测元素B的含量以质量分数w(B)计,数值以微克每克( g/g)表示,按式(1)计算: (1) 式中: 测量样品溶液中待测元素质量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 0 试剂空白溶液中待测元素质量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 V0 样品溶液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1 分取制备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测量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 称取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所得结果按 GB/T 14505 表示为:XXXX g/g、XXX g/g、XX.X g/g、X.XX g/g、0.XX g/g。 9.2 干扰校正
23、按式(2)计算干扰校正系数k : (2) 式中: eq 干扰物标准溶液测得的相当待测元素的等效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 in干扰物标准溶液的已知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 9.2.1 按式(3)计算待测元素的真实浓度 tr: (3) 式中: tr 扣除干扰后待测元素的真实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 gr 存在干扰时,测得的待测元素总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 DZ/T XXXXXXXXX 6 k 干扰校正系数; sin 测量试料溶液中干扰物的实测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 10 精密度 10.1 按 GB/T 6379.2 规定的方
24、法,得到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即方法精密度数据统计结果见表 4 和附录 C相关部分。 10.2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 在表 4 给出的水平范围内, 其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 5%,重复性限(r)按表 4 所列方程式计算。 10.3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 在表 4 给出的水平范围内, 其绝对差值不超过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 5%,再现性限(R)按表 4 所列方程式计算。 表4 精密度统计结果 成分 含量水平m/( g/g) 重复性限 r 再现性限 R 锂 4.5525.1 r=0.071m
25、 R=0.21m0.97 铍 0.111.28 r=0.011+0.098m R=0.22m0.98 钪 2.4617.7 r=0.17+0.054m R=0.27m0.80 钴 47.71941 r=0.073m0.94 R=0.11m 铜* 0.0362.31 r=0.003+0.060m R=0.14m0.94 锌 78.6143 r=3.50+0.049m R=1.69m0.62 镓 1.7315.5 r=0.10m0.81 R=0.59+0.16m 铷 2.6946.5 r=0.11m0.84 R=0.25m0.81 钼 1.7710.4 r=0.18+0.048m R=0.43+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镍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 3 部分:锂、铍、钪、钴、铜、锌、镓、铷、钼、银、镉、铟、锑、铯、钨、铊、铅、铋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6285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