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 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中高一 (上) 期中物理试卷 (必修)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中高一 (上) 期中物理试卷 (必修)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7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分,共计 81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在以下几个奥运会比赛项目中,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A. 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竿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B. 跆举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动作时C. 确定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位置时D. 乒乓球比赛中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答案】C【解析】【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
2、中,能够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详解】A 项: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竿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支撑杆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不能看成质点,故 A 错误;B 项:研究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运动员不能看成质点,故 B 错误;C 项:确定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位置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运动员能看成质点,故 C 正确;D 项:乒乓球比赛中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乒乓球的各点运动情况不同,不能看成质点,故 D 错误故应选 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的条件,关键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2. 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
3、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文中的“青山相对出”选择的参考系是()A. 太阳B. 青山C. 河岸D. 孤帆【答案】D【解析】【详解】A. 在判断“青山”运动情况时,都是以“地面上的物体”为参考系,当以太阳为参考系时,青山相对太阳的位置是不变的,青山是静止的,故 A 项错误;B. 以“青山”为参考系时,青山是静止的,故 B 项错误;C. 以“河岸”为参照物,“青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青山”是静止的,故 C 错误;D. 以“孤帆”为参考系,“青山”和“孤帆”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青山”是运动的,故 D 项正确;3. 江苏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于 2019 年 11 月 2
4、日上午 8: 00 在海安高级中学开幕, 整个比赛共历时两整天 以上记录的“时间”数据分别指的是()A. 时刻和时间间隔B. 时间间隔和时刻C. 都是时刻D. 都是时间间隔【答案】A【解析】【详解】2019 年 11 月 2 日上午 8:00 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是时刻;比赛共历时两天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是时间间隔A. 时刻和时间间隔故 A 项正确;B. 时间间隔和时刻故 B 项错误;C. 都是时刻故 C 项错误;D. 都是时间间隔故 D 项错误4.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 13m/s,13m/s 指的是平均速度B. 某同学百米赛跑的成绩是 13s,1
5、3s 指的是时刻C. 200m 跑比赛中,200m 指的是运动员的位移大小D. 小明跳远成绩为 4.87m,4.87m 指的是位移大小【答案】D【解析】【详解】A.百米赛跑,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 13m/s,为某一位置的速度,故 13m/s 指的是瞬时速度,故 A 项错误;B.某同学百米赛跑的成绩是 13s,为一段时间,指的是时间间隔,故 B 项错误;C.位移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200m 为运动员运动轨迹的长度,为路程,故 C 项错误;D、小明跳远成绩为 4.87m,4.87m 指的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故为位移大小,故 D 项正确5. 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x-t 图像如图所示,由
6、图像可知() A. 质点沿 x 轴负方向做匀速运动B. 质点沿 x 轴正方向做匀速运动C. t0 时,质点的速度是 5m/sD. t0 时,质点的速度是-5m/s【答案】A【解析】【详解】AB根据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则知质点沿 x 轴负方向做匀速运动,故 A 正确,B 错误。CD质点的速度不变,为05m/s1m/s5xvt 故 CD 错误。故选 A。【点睛】位移图像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其斜率等于速度,要注意与v-t 图像的区别,不能搞混。6. 下列图象中,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A.A
7、 图表示位移大小随时间均匀增大,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项错误;B.B 图表示位移大小随时间均匀增大,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B 项错误;C.C 图表示速度大小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 C 项正确;D.D 图表示速度大小不随时间变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D 项错误 7. 汽车以 10m/s 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 15m 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 0.5s汽车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20m/sB.26m/sC.25m/sD.24m/s【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速度时间图像可以
8、知道,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110 0.55xvtm,所以汽车在减速阶段的位移215 510 xm根据2202vax 可解得:25/am s故 C 对;ABD 错;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点睛】驾驶员在发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根据图像可以求出匀速过程的位移,再利用2202vax 求出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8. A、B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A. t4s 时,A、B 两物体的速度相同B. 前 4s 内 A、B 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 A、B 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D. A 物体的加速度比 B 物体的加速度大【答案】A【解析】【详解】A. 由速度
9、时间图像可知, t=4s 时两物体的图象相交,说明两物体速度相同,故 A 项正确;B. 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大小,由图可知,4s 内 B 物体的位移大于 A 物体的位移,故 B 项错误;C. 由速度时间图像可知两物体速度均为正,沿正方向运动,速度方向相同,故 C 项错误;D.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由图可知,A 物体的斜率小于 B 物体的斜率,说明 A 物体的加速度比 B 物体的加速度小,故 D 项错误;9. 物体以 12m/s 初速度在水平冰面上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它的加速度大小是 0.8m/s2,经 20s 物体发生的位移是()A. 80mB. 90mC. 10
10、0mD. 110m【答案】B【解析】试 题 分 析 : 物 体 速 度 减 为 零 的 时 间0001215200.8vtsssa, 则 20s 内 的 位 移0012159022vxtmm故选 B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物体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 20s 内的位移;注意物体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10. 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 通过监控仪器扫描, 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20t-2t2(x 的单位是 m,t 的单位是 s)则该汽车在路
11、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A. 25mB. 50mC. 100mD. 200m【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公式2012xv tat可得22012022v tattt,对比系数可得2020/4/vm sam s ,故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约为2200020m50m22 ( 4)vxa 故 B 正确,ACD 错误 11. 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时()A.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 1:2:3:nB.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时间之比是 1:3:5:nC. 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 1:2:3:D. 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
12、之比是 1:4:9:【答案】A【解析】【详解】A.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22vax得,2vax,知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为 1:2:3:n,故 A 项错误;B.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关系vat可知,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时间之比等于速度之比为: 1:2:3:n,故 B 项错误;C.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2n1),则通过的车厢节数之比为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 1:3:5:(2n1),故 C 项错误,D 错误;12.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 v0开始做匀减速运动,通过位移 x 时的速度为 v那么在位移为2x处,物体的速度为()A.02v
13、vB.2202vvC.02vvD.2202vv【答案】B【解析】【详解】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 a,在位移为2x处,物体的速度为v,由速度位移关系得:2202vvax22022xvva联立两式得:220+2vvv A.02vv故 A 项错误;B.2202vv故 B 项正确;C.02vv故 C 项错误;D.2202vv故 D 项错误13. 甲、 乙两辆相同的汽车分别在普通路面和结冰地面上, 刹车滑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下图中 x 表示位移、v 表示速度,能正确描述该过程的图象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普通路面比结冰地面的摩擦因数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甲
14、车的加速度大小大于乙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甲图线的斜率大于乙图线的斜率,故 A 正确,B 错误;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 x-t 图象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而汽车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 x-t 图象应是曲线,故 CD 错误所以 A 正确,BCD 错误14.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体现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 他将落体实验转化为斜面实验 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小球的()A. 速度B. 位移C. 时间D. 加速度【答案】C【解析】【详解】伽利略最初假设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是随着时间均匀增大,但是他所在的那个时代
15、还无法直接测定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不能直接得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到结论: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为零,而且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那么它通过的位移与所用的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这样,只要测出物体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检验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但是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很快,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这样的计时工具还不能测量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较短的时间伽利略采用了一个巧妙的方法,用来“冲淡”重力他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所以时间容易测量A. 速度故 A 项错误;B. 位移故 B 项错误;C. 时间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南通市 海安 高中 2019 2020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中 物理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