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7.1短歌行7.2归园田居其一课后集训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7.1短歌行7.2归园田居其一课后集训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7.1短歌行7.2归园田居其一课后集训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后集训第三单元7【基础测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 0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 找到“桃花源”。人们把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 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 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 地进行改革,却引来了上级监察和考核官员政绩的官吏来找麻烦。陶渊明大怒:“我安能为五斗米折腰? ”连夜罢官而去。从 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读书、思考、种地。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年后的57岁
2、时写成 的桃花源记。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地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 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设计了一种最好的心态,让人们得到解脱。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空中楼阁B.海市蜃楼C.海市蜃楼D.空中楼阁A.空中楼阁B.海市蜃楼C.海市蜃楼D.空中楼阁顺藤摸瓜按图索骥按图索骥顺藤摸瓜大张旗鼓 大刀阔斧 大张旗鼓 大刀阔斧脍炙人口 脍炙人口 喜闻乐见 喜闻乐见【答案】B解析 1空中楼阁:指海市蜃
3、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海市蜃楼:蜃景的通称;比喻虚幻的事物。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 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 索追究根底。根据后文的“找到桃花源选用“按图索骥”,排除A、Do大张旗鼓:形 容声势和规模很大。大刀阔斧:形容办事果断而有魄力。形容改革,选用“大刀阔斧”,排 除C。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 们都称赞。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二8 .人们从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4、中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C.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不同的人对理想家园的理解认知。D.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答案】D【解析】画线句主客颠倒,主语应是“不同的桃花源”,客体应是“人 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A、B两项主客体颠倒,C项第二个“不同的”语序不当。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种山水布景、一个社会模式、 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B.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个从来没有的社会模式、山水布 景、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C.中外文学史上没有
5、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种从来没有的山水布景、社会模 式、人生哲学,在后人心中深深地植根。D.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 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答案】D【解析】与前文“政治家”“游记作家”“哲学家”对应,所填语句语序应 是“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排除A、C; “从来没有”应修饰“诗 人”,不是否定“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哲学”,排除B。4 .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不超过70个字。已出版的作品,需在保持表达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如自16世纪末论语 被译为拉丁文始,现已有数十种语言的译本,但有影响
6、的很少。而林语堂的译本为何深受喜 爱? 一是他按照西方人容易理解的思维层次,把论语内容分门别类重组输出,一目了然; 二是注意采纳西方汉学家观点,摆脱生硬的先入为主。更关键的是,贯穿始终的比较方法, 使得西方读者容易产生共鸣。其他创下文化交流佳绩的大师,如卫礼贤、辜鸿铭等,莫不如 此。如果说老子与惠特曼一样怀有宽博的慈爱,庄子则像梭罗一样具有个人主义者的坚强朴 质。可以说,正是因为贴近,才容易被接受、被扩散。据此,“走出去”图书的组稿工作需 要编辑对中外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与把控能力。【答案】“走出去”图书的组稿编辑应对中外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与把控能力,对已出版 的作品,需在保持表达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必
7、要的调整,并能够使用比较方法。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思想家,沈德潜说诗“贵在理趣”。 ,他的诗不是从抽象的哲理出发, 将生活中的感受升华为哲理,又将这哲理连同生活的露水和芬芳一起述诸诗的形象和语言。 ,又有诗人的情趣,隽永厚朴,耐人寻味。【答案】陶诗便是最富有理趣的 而是从生活出发 所以他的诗既有哲人的智慧【阅读提升】一、诗歌阅读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情诗魏曹植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游鱼潜深水,翔鸟薄天飞。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游者叹黍离,处者歌
8、式微。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注】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 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意为家人期盼役 夫早归。(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引发诗人的联想。B.七、八句借物象变化,既写出时间流逝,也表现了游子离乡与归家时不同的心情。C.九、十句所运用的典故,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游者”和“处者”思亲盼归的情感。D.这首诗造语自然精妙,音节流美铿锵,意象生动传神,触目所感,情与景会。(2)这首诗与曹操的短歌行都体现了建安文学“悲歌慷慨”的特点,它们表达的
9、情 感有哪些不同?【答案】(1)B【解析】“表现了游子离乡与归家时不同的心情”理解错误,“始出严霜 结,今来白露晞”表现的是游子有家难归的心情。(2)情诗:抒发了游子行役不得归的思乡怀亲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身处乱离中 的人们的深切同情。表现了诗人有志不得伸,渴望施展才华(或诗人渴望自由,一展抱负)。短歌行:表达了时不我待的忧思。对天下贤才能土的渴慕。抒发了曹操欲结 束战乱、一统天下的壮志豪情。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移居(其二)东晋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注
10、】将:岂。纪:经营。(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B. “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C. “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D. “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 趣是怎样表现的。【答案】(1)D【解析】A.全诗并未生动地描写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情景,而是以描写 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主,最后四句以议论作结。B. “有酒斟酌之”一句中“斟酌”应为“倒酒、 喝酒”之意,并非“边饮酒边斟酌诗句”。C. “披衣起彷徨”分析有误,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新教材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7.1 短歌行 7.2 园田 其一 课后 集训 部编版 必修 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64680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