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景德镇市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西省景德镇市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信息匹配听故事画鸟的猎人,回答以下问题。1 .()按原文填空。于是打猎的人检查了那个徒弟的枪,枪是,徒弟也是,就告诉他各种鸟的性格和有关瞄准与射击的一些知识,并且嘱咐他必须 O.(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1 .文中想学打猎的人先后()次找过打猎的人。A. 2B. 3C. 4.听完全文,我觉得这是个()的学猎者。A.虚心好学 B.坚持不懈 C.愚蠢可笑.按照多音字的读音把以下词语工整地写在相应的横线上。闭塞 要塞 边塞 阻塞sai: se: 二、书写.读拼音,写字、词,请注意书写规范、美观。e haodou xie
2、 qTyu荣FR荣FR三、选择题2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他为人民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B.春光明媚的时节,登上山顶眺望远方,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C.城市的夜晚到处是灯红酒绿,让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有了休闲之处。 D.母亲只好绝处逢生,默默承受一切痛苦,不停地去庙里烧香拜佛,希望改变命运。 .此题考查学生对破折号作用的掌握。破折号的作用:表示解释说明;表示话题的突然转变;表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表示声音的延长。此题“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这句话中破折号解释说明了他的脸的样子是瘦。由此可 知,此题说法正确。9 .此题考查学生对多义词词义的掌握。新鲜:1.没
3、有变质,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没有枯萎的。2.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3.出 现不久,还不普遍;少见的;稀罕。“这些水果很新鲜。”这句话中的“新鲜”指水果没有变质;“这真是一件新鲜事。”这句话中的 “新鲜”指少见的;稀罕。由此可知,这两个句子中的“新鲜”一词的意思不一样。故此题说法 错误。10 . 海内存知己 天涯假设比邻 随风潜入夜 清明时节雨纷纷【详解】1.此题考查诗句填空,要求我们注重识记与积累。题中要求写“古代诗歌中表现友情的句子。这类诗句比拟多,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 关无故人。诗句出自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原诗是: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 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此题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2.此题考查诗句填空,要求我们注重识记与积累。根据给出的内容可知,第一个横线上应填写“随风潜入夜”,诗句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 原诗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第二个横线上应填写“清明时节雨纷纷”,诗句出自唐代杜牧的清 明,原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但愿世上人无病、/兴人兴事业兴鸟欲高飞先振翅鸟欲高飞先振翅寿比南山不老松福旺财旺家国旺何愁架上药生尘福如东海长流水二一人求上进先读书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相关知识
5、的掌握与运用。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对联特点是:答案第4页,共8页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联形式工整的前提。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即上联的一个字对应下联的一个字,上联的一个词对应下联的一个 词,上联的一个短语对应下联的一个短语。同时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应具有相同的词性。即名 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等。语义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含义要相互关联,上下联内容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仄起平落,平仄相合。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用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用平声。除此以外,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字要尽可能平仄相反,使得对联读起来抑扬
6、顿挫,优美动听。根据上述知识可知,“但愿世上人无病”的下一句应该是“何愁架上药生尘 这副对联可以用 在中药铺。“福如东海长流水”的下一句应该是“寿比南山不老松”,这是一句祝寿的对联。“鸟 欲高飞先振翅”的下一句应该是“人求上进先读书”意思是:鸟要想翱翔于蓝天,就得无数次 的先振翅;人要想走得更高,就得识文断字,了解和认识世界。这副对联可以用在书房。“福 旺财旺家国旺”的下一句应该是“家兴人兴事业兴”这是一副表示美好祝福的对联,可以有贴 在家门口。根据题干中“邻居老爷爷的生日就要到了可知,此题应该填写祝寿的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时间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 现在14.比喻15.
7、一本写满悲楚的书一杯涩涩的苦茶16.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对故乡、大陆的依依不舍和 思念17.作者的“乡愁”中不仅包含着个人的悲喜,也包含对祖国的爱和对民族的思念,给 人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共鸣。【分析】13.此题考查对诗歌写作顺序的把握。阅读这首诗歌,根据诗歌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些表示时间的洗浴可知, 这首诗歌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写作的。13 .此题考查对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这句话把“乡愁”比作“邮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4 .此题考查仿写句子,要在掌握仿写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仿写。仿写句子的方法是:仔细揣摩例句,寻找和例句在内容上与结构上的相同
8、点。依据例句的特点,仿抄相同点改写不同点。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修辞要恰当、符合要求。答案第5页,共8页 例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乡愁” 比作“邮票船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时也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乡愁是 一杯苦涩的清茶,乡愁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等。此题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句子表达通顺合 理即可。15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情感的理解。根据诗歌中“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 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分析可知,这首诗中诗人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具体的实 物,把抽象
9、的乡愁具体化了,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大陆的依依不舍和思念的情感。16 .此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在余光中的乡愁中表达了诗人对祖国 的思念。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写出自己对“乡愁”的理解即可。如:乡愁是 人们身在异乡寂寞时,会有的一种莫名的原始的对家乡的思念。17 . 一篮鸡蛋19. 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以50元钱和一篮子鸡蛋交学费,以渴望能继续读 书的故事。20.“他”无可奈何而又痛苦的心理。21.猛然间,她问:“是不是钱不 够? ” 22.为母爱而感动,为能继续读书而高兴。23.老师很惊讶为什么这个学生会拿 鸡蛋到办公室和想明白后对这个孩子的同情。他可能会说:“你家里
10、的情况老师都知道,鸡蛋你先拿回去,老师向学校申请能不能减免你 的学杂费。有困难大家一起解决,好不好?”【分析】18.此题考查的是文段内容加上合适的标题,仔细分析原文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我霜 雪但是交不起学费,母亲用一篮鸡蛋请求老师所展开,所以“一篮鸡蛋”是整段文字的线索, 也可以是文章的标题。18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结合原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把握时 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概括。本段文字的主人公是一个家庭贫困 的学生,主要的事件是用50元钱和一篮鸡蛋去交学费,因为家庭贫困但是想要继续读书的 故事。19 .此题考查的是对动词和语句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原文
11、的语境进行分析。从“黑板上赫然 写着:学杂费97.5元。他盯着这个数字,口袋里的手攥着的那张皱巴巴的50元钱已被手里 的汗浸湿了。”可以得出“口厂是因为看着学费的钱数知道自己家是凑不够的。“攥”字是自己 手里的这50块钱是家里能拿出的所有的钱了。从这两个动词可以看出“他”无可奈何而又痛 苦的心理。答案第6页,共8页20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根据第三自然段的 主要内容,最能表达母亲理解儿子良苦用心的是“猛然间,她问:“是不是钱不够?“,突出 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21 .此题考查的是对原文语境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母亲说:“娃,你 等着!
12、 “他惊愕地望着母亲的背影,心中再次升起上学的渴望。一会儿,母亲提着一个盖着 红布的篮子走了出来,放在他面前:“娃,拿到学校去,去跟老师说些好话,你成绩不是最 好的吗?“,可以得出“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这句话中“呜呜地哭”表达了为母爱而 感动,为能继续读书而高兴。22 .此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结合原文的语境和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根据原文的主要内容 进行分析。文章结尾用“愕然无语”写出了老师很惊讶为什么这个学生会拿鸡蛋到办公室和想 明白后对这个孩子的同情。老师说的话,可以是围绕对孩子的抚慰和帮他解决问题来展开, 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23 .例文:有母亲的唠叨真好在人生的旅
13、途上,母亲也许会不停的唠叨,但请不要反感,因为这都是爱,母亲的唠叨 有多少,爱就有多少。“上课认真点,不要开小差,早餐一定要吃饱妈妈又开始唠叨了。“知道了!我急忙冲了出去,终于听不见妈妈的唠叨了。空气是多么新鲜,草儿是多么 可爱,鸟儿是多么活泼,唯有妈妈的唠叨是多么烦人。放学了,回家了,和同学们高高兴兴地走着、跳着从远方突然传来一声:“不要玩 了,快回家吧! “我极不情愿地从同伴们当中出来,跑到妈妈身边。望了望同学们,他们却 在那儿笑嘻嘻地议论着。回到家,妈妈还在那儿唠叨:“今天上学怎么样,学到了什么知识,讲给妈妈听听? ” 我一声不吭,眼睛直咪着。妈妈生气了,说道:“我知道你,不喜欢妈妈唠叨
14、。.那你 还天天唠叨。”我连忙接着说,“可是,你如果不听妈妈的唠叨,会有今天吗?妈妈这都是为 你好呀!我悄然大悟,对呀,自己的父母为了儿女,不顾任何事物,也不顾任何人的说道。 妈妈就是这样,邻居都已经知道妈妈是鼎鼎大名的唠叨婆,但妈妈却义无反顾地“唠叨”着, 我不禁小声说道:“谢谢你,妈妈! ”“哈哈哈”妈妈笑了起来,笑得是多么灿烂,仿佛是无比幸福。妈妈的唠叨伴我走过 四季,风雨阻挡,大雪覆盖都伴随着我,让我在这大风、大雨中依旧远航答案第7页,共8页后记: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在人生的旅途上,你有可能遭遇到无数的挫折与坎坷, 这时母亲也许会在你身旁唠叨,让在大风、大浪中迷失方向的你依旧远航
15、,母亲的唠叨有多 少,爱就有多少,让这“唠叨”伴随着你,直到你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详解】此题考查了习作,即半命题作文。首先要补充题目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要 易写作。一、审题立意: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此题要求以“,真好”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 容易写的内容。如“有你,真好,“有妈妈的陪伴,真好”等等。二、选材分析:在写作文之前,要根据习作要求选好所写的内容,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回 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自己生活中的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感觉是什么?选择一个内容再 写下来。要叙事清楚,写出真情实感,注意不要出现真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景德镇市 2020 年部编版小升初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