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浙江版科学中考复习题--专题三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docx
《2023浙江版科学中考复习题--专题三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浙江版科学中考复习题--专题三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浙江版科学中考专题三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五年中考考点1光合作用1.(2021丽水,3,4分)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如图)。以下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A)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化石燃料的燃烧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D.生物的呼吸作用解析化石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和生物的呼吸作用均属于二氧化碳的排放B、C、D不符合题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A符合题意。2.(2022金华,21,4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已成为大家共识。人们食用的马铃薯(如图)通常长在地下,里 面积累了大量的淀粉,是我国的五种主食之一。完成以下相关问
2、题:马铃薯中的淀粉主要是由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的。由此可知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方向是 自上而下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马铃薯中的淀粉需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淀粉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岫。解析Q)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往植物的根部,那么方向就是自上而下。(2)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 器官是小肠。3.(2021金华,35,8分)大棚种植农作物过程中,在作物生长旺盛期和成熟期浓民会给作物补充二氧化碳来提 高产量。研究说明,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增产效果比拟优异。【资料】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会释放CO2,供植物吸收利用;吊袋内CO2气肥释放量会随着光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温度过低时
3、CO2气肥释放量较少;使用时,将气肥悬挂在农作物枝叶上方位置比放在农作物底部位置效果好;施用气肥不可离农作物太近。请你用所学知识及以上资料信息,解释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增产效果比拟优异的原因。C,80. (工V1co. 叫工凡()凡()HJ8O小球藻Q)该实验是为了研究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来源于二氧化碳还是水o(2)该实验必须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制备含有较多小球藻的液体时,需在盛有小球藻的液体中加入空g鼠(选填无机盐或无机盐和 有机物),并置于适宜环境下培养。解析(1)由题图可知,在H20中通入8。2,产生。2;在中通入C02,产生1802。根据两次产生的氧 气,确定氧气中氧元素的来
4、源不是二氧化碳,而是水。(2)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在光照条件下进行。(3)植物的 正常生长需要无机盐,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不需要外界提供。5.(2022杭州二模)(10分)为研究温度对某种大棚蔬菜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设置了 6组 不同温度下在密闭环境中进行的实验。先持续光照12小时后,测得光照下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C02)的减 少量;然后黑暗处理12小时后,测得黑暗时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增加量,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据此联系所学 知识回答以下问题。组别温度设置510 15 20 25 30 光照12小时后CO2减少量(mg)122130394542黑暗12小时后CO2增加
5、量(mg)6912182730Q)除题述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可以用来反映光合作用强度外,还可以用与气段放区来反映光合作用的强 度。(2)由表可知,在5-30 C温度范围内,该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旺 盛。由表中24小时内数据记录可知,温度为,pC时,最适于该作物的生长。(4)根据题述数据记录,提出一项增加大棚作物产量的措施:适当增加昼夜温差。解析Q)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氧气的释放量也可以用来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2) 植物体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530 C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二氧 化碳的释放量越多,因此,温度
6、越高,呼吸作用越强。(3)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 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目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 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 化碳,因此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越大,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越多据表格中信息可 知,20 C时差值最大,所以最适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20 0 (4)从表中信息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 呼吸作用越强;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植物体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为了使作物增 产应该促进光合作用和制
7、呼吸作用,可以采取的措施为增大昼夜温差。综合提升-、选择题(每题2分共4分)1.(2022山西阳泉、长治)某生物实验小组在植物同一枝条上选定相似的两个叶片,一片正、背两面涂凡土林 堵塞气孔,另一片不做处理,同时置于烤灯下进行照射,定时测量其叶面温度。屡次实验后得到的平均值如表:无处理组 叶面温度涂凡土林组 叶面温度照射前27.2 27.0 照射10分钟时38.2 41.7 照射20分钟时35.2 42.9 该实验说明蒸腾作用(C)A.能提高叶面温度B.与叶面温度变化无关C.能降低叶面温度D .与气孔开闭无关解析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涂凡士林组气孔被堵塞,叶片不能正常进行蒸腾作用。由表格数
8、据 可知,在烤灯照射后,无处理”组叶面温度明显比涂凡士林组叶面温度低,说明蒸腾作用能降低叶面温 度。应选C。2.(2022湖南衡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在创立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在 市内交通道路两旁移栽了大量树木。以下表达不正确 的是(B) A.移栽时根部带一个土坨,有利于保护根毛B.移栽时剪去局部枝叶是为了减弱呼吸作用C.阴天移栽有利于降低蒸腾作用D.移栽后给树木挂吊瓶可补充水和无机盐解析 移栽植物时,最好保存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保护幼根和根毛才是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 率,A正确。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局
9、部枝叶,可以降低 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B错误。一般选择在阴天或黄昏时移栽,因为此时 光照不强,蒸腾作用较弱,可减少水分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C正确。给移栽的植物挂吊瓶,补充的液 体中含有水分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能促进植物体的成活和生长,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6分)3.(2022舟山一模)(5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设计了如图实验 装置。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甲乙如果利用甲装置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还需准备一套和甲装置相同的丙装置,并将丙装 置中的植物进行 去叶 处理。设置丙装置的目的是和甲装置进行对照。
10、(2)将乙装置放在_暄处一段时间,提供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了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气 体。解析 Q)准备一套和甲装置相同的丙装置,并将丙装置中的植物进行去叶处理,设置对照实验。(2)将乙装置 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将产生的气体通 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4.(2021台州)(5分)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质量来表示。某同学按 以下步骤测量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选取n张对称性良好的樟树叶片,将每张叶片标记为如图的A、B两局部;
11、将叶片的A局部作遮光处理,B局部不作处理;光照t小时后,在所选的每张叶片A、B的对应部位各截取面积为S的小方片,分别烘干,称得A局部小方 片总质量为mA,B局部小方片总质量为mB;计算出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Q)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步骤中选取的樟树叶片在数量上有什么要求?樟树叶片数量尽可能多。(2)另一同学认为,上述方法在测量时没有考虑光合作用产物会运出叶片,这样会使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 为了减少偏差,在步骤之前对叶片最好的处理方法是一旦A.摘下叶片以切断叶柄B.环剥叶柄以切断筛管C.破坏叶柄木质部以切断导管(3)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为研券。(用字母表示)-nst 解析 Q)樟树叶片数
12、量尽可能多,可防止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加可信。(2)植物通过筛管运输有机物, 故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环剥叶柄以切断筛管。(3)叶片的A局部作遮光处理,不进行光合作用,叶片的B局部不 作处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故mB-mA表示n张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光合作用速率可以 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量表示,故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为处奢。nSt5.(2022杭州一模)(7分)如图为一项实验装置,用以测定种子萌发时密闭容器中气体容积的变化。每隔一段 时间,即调节X管与Y管内的液面至同一水平面,并通过Y管上刻度尺量出气体容积。容积变化与时间之间 的关系如下图。22 46 8 1
13、0 12 14 16容积变化(随意单位时间(小时)在6小时内气体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种子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 收。(2)在种子始终保持活力的情况下,气体容积在10小时以后维持稳定,原因是此时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3)假设外界温度升高,那么读取的气体体积变化将上L(填偏大 不变或偏小)。(4)有人认为该实验缺乏以证明气体量的变化就是由萌发的种子引起的,请你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改进的具体 方法是 增加对照实验才巴萌发的种子改为等量的已死亡(或煮熟)的种子,其他处理方法不变。解析(1) X管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起始状态容器内
14、含有氧气,萌发的种子可以进行有 氧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释放发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容器内气体体积减小。(2)容器内的氧气被消耗尽,种子为获得能量而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但释放二氧化碳, 而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这样容器内气体体积不发生变化。(3)假设外界温度升高,那么读 取的气体体积变化将偏小。(4)设计实验时需要遵循对照原那么,只有一组实验缺乏以说明容器内气体体 积变化是由萌发的种子引起的,其还可能由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引起,为使实验更有说服力,应该设计对 照实验;设计对照实验时,需要考虑单一变量原那么,本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萌发种子的有无,因此增加对
15、照实验,将萌发的种子改完等量已死亡(或煮熟)的种子。6.(2022台州一模)(9分)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的 实验。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透明塑料袋甲装置乙装置脱去绿色 丙操作用碘液染色用碘液染色氧气净吸收速率(1)本实验的变量是 二氧化碳的有无“实验时首先要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采用的措施是 (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再将两装置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条件下。(2)丙操作的目的是 减少颜色干扰,假设无本步骤,会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3)本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是甲装置中的叶片遇碘液不变蓝,乙装置中的叶片遇碘液变蓝。(4)戊图为该植物一天中氧气的净吸收速率
16、,BC变化表示光合作用 减弱(填增强或减弱),发生该 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气孔关闭,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点早于A点(填早 于A点在A点或晚于A点),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E点。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甲装置内没有二氧化碳,甲与乙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 实验。实验前应将甲、乙两个装置暗处理(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 掉或运走叶片内贮存的有机物,然后再将两装置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条件下。(2)丙操作的目的是使叶片在 酒精中隔水加热后,绿色的局部变成黄白色,这样可以防止绿色干扰观察。(3)光照几小时后,从甲装置和乙装 置中各取一片
17、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乙装置中的叶片,而甲装置中的叶片滴加碘液不变蓝色。 (4)BC变化表示光合作用减弱,发生该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气孔关闭,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A点时,光合作用 放出氧气速率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速率相等,所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点早于A点,E点之后呼吸作用 吸收氧气速率大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速率,所以E点积累有机物最多。答案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大棚内给作物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能适当增加大棚内二氧 化碳浓度,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导致大棚作物的产量增多。吊袋内CO2气肥释放量随 光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加快,产生的有机物增
18、多。绿色植物的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 官,所以使用时,将气肥悬挂在农作物枝叶上方位置可使作物增产。(合理即可) 解析见答案。4.(2021绍兴25,12分)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敏对植物产生氧气的条件和场所进行了研究。无空气的黑暗环境A/光丙丁实验一:取两个相同的密闭玻璃罩,甲中放入点燃的蜡烛,乙中放入与甲相同的点燃蜡烛和植物,并置于充足的 光照下(如图甲、乙)。观察并记录现象得出结论:植物可以产生氧气。实验二:在图甲、乙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实验得出: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才能产生氧气。实验三:用水绵进行了如下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一侧,通过光
19、 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图丙);将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那么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如图丁)。根据实验回答:Q)小敏根据 图乙中蜡烛燃烧时间比图甲中蜡烛燃烧时间长 现象得出实验一的结论。(2)要得出实验二的结论,请设计进一步实验”的必要步骤:增加一组实验,与图乙实验器材相同,将蜡烛点 燃和植物一起放入玻璃罩,遮光处理,观察蜡烛燃烧情况并记录。实验三中使用好氧细菌的目的是 指示氧气产生的位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产生 氧气的场所。解析 Q)实验一的结论是植物可以产生氧气,那么图乙中蜡烛燃烧时间比图甲中蜡烛燃烧时间长。(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浙江 科学 中考 复习题 专题 绿色植物 新陈代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