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沙溪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及点睛.docx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沙溪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及点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沙溪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及点睛.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前须知.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2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3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 .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
2、.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C.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有工夫就阅读书刊,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D.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1 .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C.随着局部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天津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2 .以下对语文知
3、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次文艺演出,你是参加?还是不参加?(分析:第一个问号应改成逗号)B. “句式齐整”“唐宗宋祖”“分外妖娇”“北国风光”(分析:这四个短语依次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C.习近平总书记全票中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这个选举结果是众望所归,充足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分析:应把“充足”改为“充分”)D.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它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在于豁达而豪放,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分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西湖之美”。)4.以下有关西游记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孙猴子在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
4、山下,后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唐僧为他取名悟空。B.西游记以丰富想象描绘奇异神魔世界,同时借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途中斩妖除魔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C.西游记第五十九回云:“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这段话中的“裙钗”指的是铁扇公主。显真实可贵。【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 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 查的是与红星照耀中国水浒传简爱等有关的文学常识。(1)“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
5、 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的是红星照耀中国。“描写了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失败的全 过程”的是水浒传。(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具体是考查对简爱有关要点内容的概括。此题的考查很深入,如果 没有对名著的认真阅读与总结,就无法正确全面地作答。答此题既要结合了简爱在桑菲尔德的经历,又能思辨地看 待“幸福”和“不幸福”两者的转化关系。二、阅读9、1.归去,指春夏交替。2 .表现出繁花争艳,一片万紫千红,到处芬芳扑鼻的盎然生机;“百般”形容草树使出浑身解数,“斗”拟人化表现 草树争妍斗艳的可爱情态,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意趣。(亦可从视觉和听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作答).例如一:同
6、意,因为作者用草树珍惜“不久归”的春天,绽放出“百般红紫”,来劝告人们珍惜美好的光阴、展露 自己的才华,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之意。例如二: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歌咏凡人不卑不亢的勇 气。【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诗句中重要词语的表现力。“草树知春不久归”:花草树木知道春天用不了多久就将归去。这里明 显指春夏交替。读懂诗句是解答的关键。1 .试题分析:赏析诗句。“百般红紫斗芳菲”:花草树木知道春天用不了多久就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一时 间争芳斗艳,万紫千红。“斗”:竞争,比赛。从修辞上看,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表现草树争妍斗艳的可爱情态。还 要
7、要答出诗人对景物的情感。2 .试题分析:此题的答案比拟开放。关键是能够有理有据地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讲明白。绝对不能离开诗句来断定答 案。立场要鲜明,根据要真实有效。如同意,这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这时,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它们像是知道 春天不久就要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各逞姿色,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机能。而那些全无才思的杨 花榆荚,在春风中纷纷飘落,只晓得如雪花那样,毫无目的地漫天飞舞。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 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10、1. 在 全,都。2 .大人/闻汝清苦.(留守的儿子)回家之后(把
8、范仲淹家境贫困的情况)告诉父亲,他的父亲就把一些好吃的送给了范仲淹。3 .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崩数十茎啖之。【解析】.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 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方 此题中的“于”是“介词,在;“悉”是“全,都”的意思。1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 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
9、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 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依据主谓间要停顿,语句“大人闻汝清苦”的正确句读是:大人/闻汝清苦。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 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 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归(回家)、馈(馈赠)、以(把)”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注意补写省略 内容。3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依据题目要求筛选出能表现范仲淹生活困难的句 子作答即可。语句,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
10、块,早晚取其二,断奇数十茎啖之”的意思是:每天做一锅 粥,经过一夜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拿两块,折断几十根腌菜的茎吃。这句话说明说明范仲淹的生活困 难。据此可作答。【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主 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 一般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参考译文: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学院学习(时),每天做一锅粥,经过一夜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拿两 块,折断几十根腌菜的茎吃。
11、留守的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他的父亲(范仲淹的事),(他父亲就 让儿子)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范仲淹放在一边,过了几天食物全腐烂了。留守的儿子惊讶地(对范仲淹)说:“我的父亲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食物,(你)为什么不吃呢? ”范仲淹说:“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厚意,是 因为我吃粥安定已久,现在突然享用丰富的饭菜,以后怎么能再吃得下这粥呢? ”11、1.不冷不热,称呼“他们”2 .侧面描写,用比喻,把目光比成“犀利的刀子,表现出她带孩子们受到摊主的斥骂、误解,感到难堪、伤心。(2)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孩子们受斥骂后的惊恐不安,也写出他们对食物的好奇,想吃到美食的渴望。3
12、 .一方面,指特教孩子们的成长变化。他们在校长和老师的带锁下走向社会,逐渐掌握了购物、点餐、乘公交等生活 常识,丰富了知识、变得快乐。另一方面,指年轻老师在心理和教学上的成长,她克服了难堪、担忧和挫折带来的伤 心,坚持带孩子们走向社会,变得坚强、成熟,带孩子们上观摩课,赢得全国特教专家的赞许。4 . (1)教育理念新(真正关心学生)。她亲自带着老师们把特教孩子们带到不同的生活场景中,教这群特殊的孩子融入 生活。(2)执着、坚定。为孩子的事,多难她都愿意做。带特教孩子到生活场景中,有很多困难,不被人理解,受排斥, 但她坚持这样做,并用白己的方式改变别人的看法。【解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
13、内容,仿照例如写出即可。结合“他们又来了。小吃城的摊主渐渐换了称呼。虽 然,态度不冷不热,但是,他们没有再叱骂孩子们,同时,把小吃卖给了他们。”得出:不冷不热,称呼“他们”; 结合“时光如流水,冲洗着一些坚硬的东西。你们来了。当一位摊主第一次招呼孩子们时,年轻的老师眼角湿润 了。”得出:态度热情,称呼“你们”。1 .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方法,描写方法,遣词造句等角度入手。(1)结合“那目光,就像犀利的刀子,划过她的面 庞,刺在地心坎上。,运用了比喻修辞,“目光”比成“犀利的刀子”,生动形象的从侧面写出了摊主对孩子们的 偏见,表现出她带孩子们受到摊主的斥骂、误解,感到难堪、伤心。(2)要求学生掌
14、握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然后结 合具体语境分析。“像受惊的小鸟”是神态描写,“发觉,慢慢地围到,东张西望,小手蠢蠢欲动,拿摊上的肉串。是动作描写,通过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孩子们受斥骂后的惊恐不安,也写出他们对食物的好奇,想吃到美食的 渴望。2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成长”的含义即可。注意从两方面。一方面特教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 特教老师和校长的心路历程的成长。注意结合内容阐述。3 .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 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结合“她亲自带着老师
15、们把特教孩子们 带到不同的生活场景中,教这群特殊的孩子融入生活。”得出:教育理念新;结合”为孩子的事,多难她都愿意做。 带特教孩子到生活场景中,有很多困难,不被人理解,受排斥,但她坚持这样做,并用白己的方式改变别人的看法。” 得出:执着、坚定。12、 1. C.笺最早始于唐代薛涛(介绍笺的起源);宋、元、明、清,笺依然是文人书信往来、诗词唱和的重要载体;二十世 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制笺业的最辉煌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绘制笺谱的大家。2 .作者提到作家著书是为了与笺上作书作比拟(比照),突出说明了笺上书这种特殊的文学更真实,也更具个性的特 点。【解析】.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选项。ABD三项
16、正确。D项内容与“而笺上作书是给特定的对象阅读,是春见山 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的文字,很少有饰的成分。”不相符。3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一段,结合一段的中心句分别概括即可。第二段”笺,最早始于唐代女校书薛涛,她侨 寓成都百花潭,亲手制作深红小彩笺,用以录写诗篇,当时世人称薛涛笺,非常知名,求者甚众。”概括为:笺最早 始于唐代薛涛(介绍笺的起源);结合第三段中心句“宋、元、明、清,笺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书牍用具,是文人书信往 来、诗词唱和的重要载体。;结合第四段内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制笺业的最辉煌时期,在那个时期出 现了一大批绘制笺谱的大家,他们的笺谱被刻制成木版,一直沿用至今。
17、像齐白石的花鸟人物,陈师曾的花卉蔬菜, 张大千的灵芝兰草等,都是上乘之作,至今无人可以同他们比肩。”概括得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制笺业 的最辉煌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绘制笺谱的大家。4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第段,结合其内容分析。结合“史料记载: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最早就是以笺的形式,到 达阅读者手中的。在笺上作书,与作家著书全然不同,作家著书吸引的眼球越多越好,而笺上作书是给特定的对象阅 读,是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的文字,很少有饰的成分。笺上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相对 而言,它比公开的著作更真实,也更具个性。”分析得出:通过作家著书与笺上作书比拟,突出说明了笺上书,是一 种特
18、殊的文学,相对而言,它比公开的著作更真实,也更具个性的特点。13、 1. D.例如:吴昌硕坚持不懈,虽饱经磨难,依然敢于挑战命运;他不守古法,勇于创新,在艺术上一身胆气;淡泊谦逊, 即使后来成名成家,依然记得自己的追求与使命。2 . (1)例如:文中的“立”是挺立之意,既刻画出了画中寒枝劲挺之态,更表达了吴昌硕“自强”之气。(或者既是 吴昌硕笔下的劲挺之态的寒枝,更是他的“自强”之气)(2)例如:第段中画线句用“不仅是是也是”这一关联词将吴昌硕笔下寒枝“瘦”、“枯”、“高” 的特点连缀在一起,既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寒枝的外形特点,更强调了寒枝的“高”。这里的“高”不只高在外在形态, 更喻指画家内心
19、的高洁,不动声色地流露出对画家的赞美。3 .例如:我认为“牡丹旁的寒枝”改为“牡丹与寒枝”不好。文中虽然提到吴昌硕的牡丹独树一帜,但本文大篇幅着 墨的是他笔下牡丹旁的寒枝,要表现的是他像牡丹花边的寒枝般从苦寒苍茫里劲挺而出的不摧不折的气质。如果改成 “牡丹与寒枝”与文意不符。4 .例如1:吴昌硕所写对联勾勒了吴昌硕一生的际遇和对人生的深切体悟。他来自民间,尝尽人世冷暖,但他认为这 些世事风波、困苦磨砺成就了他,他作品里的劲挺自强之气,不是闲逸富贵给他的,而是苦难与执著给他的。例如2:吴昌硕所写对联勾勒了吴昌硕一生的际遇和对人生的深切体悟。他来自民间,尝尽人世冷暖,但他认为这些 世事风波、困苦磨
20、砺成就了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他依然保持清醒的认知,不忘尘土至情,始终记得自己的追求与使 命。【解析】. D项理解有误,结合文中作者的观点”吴昌硕挑战命运,在艺术上也一身胆气”“他作品里的劲挺自强之气,不是 闲逸富贵给他的,而是苦难与执著给他的”“吴昌硕身处动乱年代,却彰显了中国文化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一 个人,大约只有尝尽人世冷暖,尘土至情,才会懂得,在娓紫嫣红时节,依然不忘在心里立上几根寒枝。”是他的苦 难经历成就了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他依然保持清醒的认知,始终记得自己的追求与使命。并不是“尝尽人世冷暖能 成才”。1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结合文中第段“矢志于以书画立足,已是
21、二十余年后。他用西洋红画花卉, 他笔下的花朵鲜丽饱满。他像牡丹花边的寒枝,从苦寒苍茫里劲挺而出,带着一身的寒气,可是,是倔强的、骄 傲的、巍然的。“理解,吴昌硕坚持不懈,虽饱经磨难,依然骄傲;第段内容“吴昌硕挑战命运,在艺术上也一身 胆气。”“他把自己播到了书画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凛然上前,直面古人。他敢将大红大绿用于花卉,画家蒲华曾告 诫他:要多用水墨,少用颜色。可是吴昌硕偏不。他用色不守古法,变水墨为五彩,变重墨为重彩。”他不守古 法,勇于创新,在艺术上一身胆气;第段”吴昌硕,虽然后来成名成家了,名利汹涌而来了,他依然记得早年那些 忧患与颠沛,他记得自己来自民间,记得自己的身份。他也记得自己
22、的追求与使命”他淡泊谦逊,成为名家后,依然 记得自己的追求与使命。据此概括即可。2 . (1)此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 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外表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 结合下文语境”吴昌硕,虽然后来成名成家了,名利汹涌而来了,他依然记得早年那些忧患与颠沛,他记得自己来自 民间,记得自己的身份。他也记得自己的追求与使命。”理解,这里的“立”指挺立、傲然而立,写出了吴昌硕画中 寒枝劲挺的姿态,突出了吴昌硕的“自强”之气。(2)此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的赏析。第段中画线句吴昌
23、硕笔下的寒枝不仅是瘦的,是枯的,也是高的”用“不仅 是是也是”这一关联词将吴昌硕笔下寒枝“瘦”、“枯”、“高”的特点连缀在一起,概括了寒枝的外 形特点,强调的是寒枝的“高”。这里的“高”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指“寒枝”的形态,深层含义喻吴昌硕内心的 高洁。3 .此题考查标题的赏析。解答此题可先分析标题的含义,然后从其所蕴含的情感来分析绝妙之处。结合全文内容来看, 本文大篇幅着墨的吴昌硕笔下牡丹旁的寒枝,目的在于表现他淡泊谦逊,即使后来成名成家,依然记得自己的追求与 使命。他像牡丹花边的寒枝,从苦寒苍茫里劲挺而出,带着一身的寒气,可是,是倔强的、骄傲的、自强的、巍然的。“不摧不折,独对风日,挺向苍
24、穹。”如果改成“牡丹与寒枝”与文意不符,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据此理解作答。4 .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结合第段内容“他作品里 的劲挺自强之气,不是闲逸富贵给他的,而是苦难与执著给他的。就像他笔下的牡丹,最动人的不只是牡丹的色,还 有花朵之后那些片叶不着的寒枝。一个人,大约只有尝尽人世冷暖,尘土至情,才会懂得,在婢紫嫣红时节,依然不 忘在心里立上几根寒枝。”和第段”吴昌硕,虽然后来成名成家了,名利汹涌而来了,他依然记得早年那些忧患与 颠沛,他记得自己来自民间,记得自己的身份。他也记得自己的追求与使命。理解作答即可。三、语言表述14、四种造字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湖南省 岳阳市 汨罗市 中考 联考 语文试题 解析 点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