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1届高考专题复习核心考点:对比(教材示例与考题对接)知识复习及训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语文:2021届高考专题复习核心考点:对比(教材示例与考题对接)知识复习及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021届高考专题复习核心考点:对比(教材示例与考题对接)知识复习及训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核心考点:比照(教材例如与考题对接)(试题版)考点:1 .比照的类型(1)人物比照(身份,品质,贫富,态度)(2)时空比照:今昔比照;“宇宙永恒” “人生短暂”的比照(比照性反衬);(4)美丑比照;(5)场景比照;(6)颜色比照;(7)情感比照;(8)结果比照;(9)多角度比照;2 .比照的角度(1)类别(不同类,同类);(2)三比(纵比、横比、自比);(3)着(zhuo )眼点;(4)效果(主题:思想,情感)。一、教材例如(一)人物比照【问题】(必修三)P41五人墓碑记一五义士精神比照与作用【原文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 志之徒,
2、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缺乏道者,亦己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嗷瞰,何也?【译文】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大凡富贵人家 的子弟,意气豪放、志得意满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了;死后埋没不 值得称道的人,唯独这五个人声名光荣显耀,为什么呢?【答案】(1)与五人之死和富贵之子、慷慨得志者的死做或比,表现五人“激于义而死”的荣耀;【原文2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 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 敢复有株治;
3、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缴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译文】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但这 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当 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抗击,使阉党不敢 再株连治罪;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直到当今的皇上即位,(魏 忠贤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答案】(2)以五人蹈死不顾和缙绅的失节附逆作乱坟,表现出身底层的五人为正义而死的气节;【原文3】由
4、是观之,那么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 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 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那么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 社稷也。【译文】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才得以逃脱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也 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
5、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 的死来,轻重的差异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婴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 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这首诗的比照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6分)答:(三)(唐)白居易秦中吟歌舞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 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 夜半不能休。岂知阕乡狱,中有冻死囚!【注释】秦中:指当时的都城长安。岁
6、云暮:出自魏书中的“岁聿云暮”句,指一年将尽的时候。朱紫:朱紫绶(Shou)的简称,代指高官。秋官、廷尉:都是主管刑狱官员的别称。阕(w6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阕乡县禁囚状,讲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阕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翻译】长安已是一年将尽的隆冬时节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落满了整个京城,在雪中退朝的都是朱衣紫绶的公 侯显贵。这些人们有赏雪吟咏的雅兴,因为他们富足而没有饥寒之忧。他们所追求的只是奢华的宅邸(di), 他们所做的也只是消遣游乐。朱轮马车又拉着客人来到了红烛彻夜不息的歌舞楼,做东的是刑部高官、而 坐在首席的就是刑部主管,他们从中午就开始行乐,到半夜时还不罢休。可谁会想到阕乡的大狱
7、里还有被 冻死的囚犯。2 .赏析这首诗比照的艺术特色。(5分)(四)刘禹锡蜀先主庙蜀先主庙刘禹锡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注】五铢钱,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刘秀又恢复。“凄 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典出汉晋春秋:“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他,而 禅喜笑自假设”。3 .全诗先写蜀之盛,后写蜀之衰,在鲜明的比照中总结了什么历史教训?(五)韩愈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
8、造次,我独赏专精。10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何惭刺客传,不著报疑名。【注释】学:仿效。诸进土:指应进土试的举子们。精卫:鸟名。古神话中说,炎帝有个小女儿名叫女娃, 溺死于东海,化为精卫鸟,常衔西山之石以填东海。偿冤:报仇。寸诚:寸心,决心。心望:希望。渺渺:渺茫,亳无可能。功难见:难以实现其事业。见:看见。区区:小小的。命已轻:性命轻微。母次:荒唐可笑。【今义:匆忙、仓促、鲁莽、善辩、须臾、 轻率、随便等不同】专精:精诚专一。计:考虑。领休日:没有终止的日期。领客传:司马迁史记中有刺客传,记述侠客冒死行刺为人报仇之事。邮著:没有记载。维(ch6u):同“仇”。4 .本读前六句是怎样运用比照
9、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分)(六)张玮蓑衣蓑衣张玮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留在田境上。杂生在玉 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她 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 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小格往一边看了看,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
10、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 禁不住又瞥了一眼。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 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她使劲 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达子蹲下来,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小格干脆仰起了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 是她一个人做的。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这时候微微皱着一一她好像 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
11、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 “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 ”他咕哝着。 “下吧! ”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地说道。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 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 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毛,有些执拗地说:“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 跳子笑了笑,走开了。停了一会儿,天真的下雨了。田野的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小格踌躇了一会儿,也跑回家了。她回到田里来时,披了一件蓑衣。这件蓑衣很旧了,可是还能遮雨。别人都穿了塑料雨衣,戴了斗笠。 那雨衣有蓝的,红的,还有淡黄的,迷茫的雨雾里望去,多么好看呵。邻地的达子穿得更高级
12、一点:军用 雨衣。敏、格有些不好意思了。她蹲在田域上做活,一低头就能看见蓑衣襟上粗粗的草绳儿结。她在心里恨起自己来:怎么就穿了它来! 可是她心里明明知道:家里没有雨衣,只有一把塑料雨伞11达子向这边望着,好长时间也没动一下。他看到千万条雨丝洒向她的蓑衣,蓑衣的毛儿拄着,在雨丝中轻轻弹动着。有时候小格站起来,那球成 一团的蓑衣立刻放展开来,似一件草做的漂亮的披风。蓑衣毛儿又多又规整,都朝一个方向斜着她在 田填上走着,像个穿着斗篷的将军,挺拔而洒脱。他禁不住喊了一声:“小格一”d、格重新蹲下去,像是逮一个蚂蚱,身子向前一伏一伏的。达子好像看到了她那被蓑衣遮住一边的脸庞 变得通红通红,就像石榴花的颜
13、色。卷庆暗下来,雨也变得小多了。田野里的人们开始收工了。赖卜格将草叶捆到一起,提起来往回走去。田头小路上的人很多,各种雨衣摩擦着,发出声音。人们高声 地谈笑着,议论庄稼,也议论人。小格默默地往前走去,一次也没有回头。可是有几个老头子谈论起她的蓑衣了: “蓑衣这东西好!我过去夜里看秋、雨天排涝,都穿蓑衣!” “蓑 衣比塑料雨衣可好,它又能遮雨又能当草荐子铺,穿到身上人也暖和。” “哎哎,一时一兴,自从兴了塑 料雨衣这洋玩意儿,蓑衣你贵贱也买不着了”“蓑衣好!蓑衣好!”第二天早晨,小格很早就来到了自己的田里。2这片土地变得漂亮了,耕过、耙过,就像蓬乱的头发被耐心地梳理过一样一一达子的头发倒变得蓬
14、乱了,正在他的地上忙着。小格知道这是达子的小拖拉机耕的。她问:”达子,你一夜都守在这地里吗?”“啊达子! ”小格想:这土地要让我一个人用锹翻,不知要多少天呢!她心里感激达子,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她很想说:雇拖拉机的钱两家一起拿吧!但她就是说不出口。她怕达子笑话她小气,达子有钱呢一一雇拖 拉机这点钱,在他看来可算不了一回事。她在靠近他的地边上做着活儿。达子忙了一会儿,伸着懒腰走过来。她注意地瞥了瞥他的鞋子:老鹰上沾了稀泥。他说:“趁着土湿, 今天就把种播上吧嘿嘿!明天地里就没活儿了,真棒! ”小格问:“没活了再做什么? ”“驾上我的轻骑!”小格不作声了。 “你做什么? ”励“我”小格轻轻咳了
15、一声,“不做什么。” 你编蓑衣吧!”小格恼恨地看了他一眼。达子的脸有些红,微皱着眉头说:“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真的!你没听老人们说到处买不到蓑衣吗? 你编吧,会赚钱的,芦青河湾那儿一片一片蓑衣草” 哼,鬼主意”小格将身子转向一边。达子失望地看了她一眼,接着嘴角挂上了一丝笑容:“你不懂一一信息明白了吗?明年我准备 好好研究一下信息”小格笑了。夜晚,月亮很早就升起来了。小格在里屋坐了一会儿,听到院子里有露水滴落的声音,就走了出来。大地朦朦胧胧,一片白色。她觉得心上不知怎么热乎乎的,很想往远处走一走走着走着,她的脚步 急了起来;再后来她听到河水的声音了。她来到芦青河湾了。月光下,河湾的浅水处一片油绿
16、。那柔软细长的草叶儿像人工整出的一般齐、一般好,茂盛极了。 “啊!蓑衣草多么好的蓑衣草啊!”她在心里说。1984年11月(选自张炜中短篇小说年编采树鳏,有删改)7.画线12】处运用了比喻和比照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答:12中高考核心考点研究:比照(教材例如与考题对接)(试题版)答案一、教材例如(五)比照的角度:郁达夫江南的冬景.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拟一一横比【解读】(1)着眼点:人的生活(2)比拟的效果: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1 .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拟一一自比【解读】(I)着眼点:(2)比拟的效果:写出冬日“明朗的情调” ,.江南的冬景与北方的夏夜比拟横比【解读】(1)着眼点:M(2)比
17、拟的效果:写出冬日“明朗的情调” o.闽粤等地的冬天与江南冬天的比拟一一横比【解读】(1)着眼点:花草植被(2)比拟的效果:对“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突出江南冬日的“含蓄生气”(温润生机)。2 .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拟横比【解读】(1)着眼点:人的习惯(2)比拟的效果:前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应。3 .江南往年与今年冬日的比拟一纵比【解读】(1)着眼点:气温(2)比拟的效果:突出今年冬日“晴和”,适合悠闲散步。4 .比拟的特点(1)横比、纵比、自比(2)着眼点“人的生活” “情调”“花草植被”“人的习惯”“气温”(3)他并不贬低其他的参照物的美,来提升自己笔下的情境之美。(4)比
18、拟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二、初级试题(-)朱钟洋守候一株水仙1.例如:“我”与母亲对待水仙的态度、言行形成比照。“我”对水仙前后不同的认识、理解形成对 比。春天时节打篇的水仙与窗台上其它郁郁葱葱的盆花形成比照。水仙春天时节打焉与最终绽放出 美丽之花形成比照。水仙最终开出美丽之花与“我”所料结果形成比照。“我”的养护和母亲呵护 所致水仙不同命运形成比照。(4分。答出两条,每条2分,言之有理即可。)(二)荀子劝学(节选)2.B ( “冰寒于水”、“糅木为轮”、“金就砺那么利”等从正面说明学习的重要性)(三)韩愈师说3. C【解析】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
19、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 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 “君子”等形成比照,强调学习的重 要性。“充分表达尊重底层百姓的思想“无中生有。13三、中等难度试题对接(一)人物比照:范仲淹江上渔者1.比照,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妒鱼的美味,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通过两幅画面的比照,反映了渔民劳作 的艰辛,表达了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二)时间比照:晏殊浣溪沙2比照(三)颜色比照:苏轼东栏梨花.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比照,景色立刻就鲜活了;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春意之 浓,春愁之深,跃然纸上。(比照,动态描写)(4分)(四)景
20、与人比照(乐景写哀情,乐景衬哀情):(元)周文质双调折桂令过多景楼.本曲开篇便极力展现春天的美景,但当低下头来细想时才发现这一切都和自己形成了比照,乐景写哀 情,更触发了他的思念之情、离愁之苦。前面的“渡口” “江口”已透出别情,渡口、江口古来就是送 别的场所(王献之就是在秦淮河渡口一别爱妾桃叶,白居易也有“潺言江头夜送客”的诗句。)(一点2 分)【解析】(1)传统意象:渡口、江头。(2)景与人比照,保存;人与我比照,去掉。(3)白描:春水、天、云、树禽、缺月、桃红梨白;角度:从低到高。【译文】滔滔春水向东流去,衬得天空分外广阔,飘着的朵朵白云也是如此悠闲,在树梢上停栖着鸟儿远山 仿佛美人的眉
21、黛一般,起伏有致,水面上一片平静,像积雪渐渐融化,正是月缺时分,形似沉钩。这渡口,有桃蕊红妆点缀,有白色梨花渲染。我的离愁在哪里?送别人凭高而望尽天涯,而我却如此 漂泊,单独借宿孤舟中。(五)场景比照:元稹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同样的场景,不同的时间,前后比照中表现作者对过往美好的回忆,对今朝窘态的感叹。3 .三月三日写此诗寄给乐天,以示答谢。4 .帘外花开依旧,景色宜人,可自己独卧病榻,心情失落,身边也无朋友相伴,这样的美好时光白白的浪费 了。(六)虚实比照:(唐)陈陶陇西行. “河边骨”是实写,“梦里人”是虚写,强烈的比照,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借助 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
22、。5 . (1)边塞诗(2)高适(岑参)【解析】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 地方。这首陇西行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所以从题材上属于边塞诗。 唐代边塞诗人主要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王昌龄、崔颖等。6 .借代 英勇无畏,视死如归。【译文】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 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丈夫。四、高难度试题对接(一)(宋)刘克庄北来人二首1.这两首诗所用的比照有:旧京女饥寒交迫的生活与权贵人家歌舞享乐的生活的比照;故都的荒芜、凄凉之 景与权贵人家的欢乐之情的
23、比照。通过这些比照,表达了对遗民凄惨生活的同情,批判了权贵不思收复失 地、不顾百姓死活,只顾自己花天酒地地享乐的行径。【推理】14(1)内容一旧京女饥寒交迫的生活与权贵人家歌舞享乐的生活的比照;故都的荒芜、凄凉之景与权贵人 家的欢乐之情的比照。(2)作用(主题)一通过这些比照,表达了对遗民凄惨生活的同情,批判了权贵不思收复失地、不顾百 姓死活,只顾自己花天酒地地享乐的行径。【补充】批注阅读、翻译与赏析1.批注阅读试说率郁(指汴梁,北宋以汴梁为东都)事,港(平添)人自发(暗指愁绪)多。寝园残百节(皇帝陵 墓道中的陈列物),废殿泣铜驼。【北宋皇帝的陵园和宫殿都已遭破坏】胡运点(卜卦)难久,边情(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2021 高考 专题 复习 核心 考点 对比 教材 示例 考题 对接 知识 训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