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成都七中高2023届高三第六次模拟检测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随着敦煌文书面世与各国文化强盗的嚣张劫掠,敦煌逐渐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在 许多仁人志士的呼吁下,国民政府开始对已被西方窃贼破坏得满目疮痍的莫高窟
2、采取保护措施:责令敦煌县守 护其高窟。这从而结束了莫高窟主要由僧侣守护的历史。散藏于莫高窟众多石窟中的敦煌文书的出土发现是中国文化学术史上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与安阳殷墟甲 骨、居延汉晋简策相较,敦煌文书同样具有极高的文物珍藏和学术研究价值。从形式上看,敦煌文书中既有大量手抄本,也有少量刻本。手抄本有多种装帧形式,如卷子装、册页装、 梵夹装等。刻本虽不足百件,却为有关印刷术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特别是现藏英国伦敦的唐咸通九年(868 年)所刻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纪年的木刻本书籍。关于敦煌文书的数量,由于目前世界上 各收藏机构和收藏者的公布与研究情况参差不齐,学者们虽作过多种统计,仍
3、无法确知准确数目。根据已公布 的大宗馆藏和有关收藏情况,我们推测估算有五六万件。从抄写或印制时间看,敦煌文书的写刻年代,上至六 朝,下迄宋初,历时达700年之久。目前已知标有纪年的最早的敦煌写经,是后凉王相高在麟嘉五年(393年) 抄写的维摩诘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现已确知年代最晚的敦煌文书抄于1002年,为俄罗斯科学院所收藏 的曹宗寿造帙疏。敦煌文书的抄写文字多种多样,其中数量最多的为汉文,其次为藏文。同时,用梵文、 回鹘文、龟兹文等古民族文字抄写的也不少。因而可以说敦煌文书是一座丰富的古代民族文字图书宝库。从内容上看,敦煌文书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这些经籍约略可分为宗教文书和社会文书两类。
4、宗教文书中 包括有佛教、道教等经籍。其中佛教文书数量最巨,占到敦煌文书整体的90%左右。这对佛教典籍辑佚工作和 佛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文书的数量虽远不及宗教文书,但其研究价值却更高。敦煌出土的社会文书内 容涵盖很广,关涉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众多领域,从各方面反映出我国中古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 风貌,可以弥补现存史料不足给研究者带来的抉憾。据此开展的研究工作已纠正了以往史书中一些不确切的记 述,解决了许多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并改写了中华文明史的某些篇章。例如,以往史书中关于敦煌的记载很简略。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吐蕃尽占河西,切断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致使中原史官对河西史事鲜有知闻,
5、史书中的片言只语也多据传闻转录。但敦煌文书再现后,研究者们惊尊地 发现藏经洞中保存了大量中唐至北宋初期的社会文书。这为这一时段的敦煌地区史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可信的 资料。至于社会生活与民众习俗方面,敦煌文书为我们提供的研究资料更丰富,难以计数的契约、诉状、祭文、 愿文、信札书牍与社司转帖等多侧面多角度地记述了敦煌普通民众的生活状貌,为后世描绘出了一幅跨越数百 年的生动历史画卷。(摘自杨宝玉敦煌学的诞生与发展,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3. (1)因此臣子勤勉工作是为君王,并不是为了求得君王赏赐;君王施恩德来管理臣下,并不是要求臣下报 答。(2)您想要得到
6、爵位吗?请等待明口。您想要得到俸禄吗?请让我现在就命令粮官。(-)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B【“交代了 愁的原因”错,“看春不当春”是愁的结果。】15 .“不当春”写京中的自己无心赏春,“尽兴”则在想象洛阳友人群游尽兴,一实一虚,形成鲜明对比; 用虚笔反衬自己的孤寂,突出对友人怀念的深沉和思归之切。(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其出入也远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2)封狼居胥仓皇北顾(“赢得仓皇北顾”亦可)(3)示例一:征 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示例二: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示例三:夜闻归雁生乡思病人新年感物华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
7、题,10分).不可或缺完好无损替代18.BLA选项是被动句,这里不具有使用被动句的意义,故排除;C、D两个选项,“这种”代指的是上文提到 的牛角瓜,应该放到“天然纤维植物”之前,故排除C、D; C选项将状语前置,强调了提取的来源,不恰当。】 19.人们将研究的方向对准了外表平平无奇的云南特色木本种质资源一一牛角瓜。(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水滴落在莲叶上带走叶面上的脏东西被芽鳞包裹着20 .原句将自洁功能说成莲叶的“本领”,拟人化,生动活泼;运用俗语“牛头不对马嘴”,口语化,语气 强烈。原句与整个文段的表述风格更和谐,有利于吸引读者,改句表述则较为普通。四、写作(60分)
8、.略A.遭到多国文化强盗劫掠的敦煌莫高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前主要由僧侣守护。B.敦煌文书是藏于莫高窟众多石窟中主要记录或反映当时宗教、社会生活的经籍。C.敦煌木刻本书籍金刚经刻于我国唐代,是世界印刷史上一件重要的文物。D.敦煌文书中的社会文书内容丰富,是研究古今敦煌民众生活场景的重要史料。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概述了莫高窟曾经遭遇破坏的情况,为下文部分事例的叙述作了铺垫。B.全文论述层次清晰,以并列结构由表及里地论述敦煌文书的多种特点与价值。C.文中以“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维摩诘经”之例,说明了敦煌文书写经年代很早。D.作者采用对比分析的手法,论述了佛教文
9、书与社会文书的数量之别与价值之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土的敦煌文书为古民族文字、宗教发展、民俗研究等学术领域提供了宝贵文献资料,需要妥善保护与认真 研究。B.敦煌文书具有悠久的历史,这是我们将其与甲骨文、汉晋简册这些重大考古发现比较研究的主要原因。C.目前,我国很多敦煌文书都散落于世界各国,这给相关的学术研究与文物收集整理工作带来了困难。D.由敦煌文书的内容可推知,古敦煌曾经是个文明交汇的地区,见证了中原文明与西域文明不断交流的历史。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太史令司马迁向汉武帝上书,建议修订一部新的历法
10、,叫作太初历。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令他 组织学者制订太初历。司马迁组织的修历队伍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参加者之间观点上出现了分歧,来自四 川的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闽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张:天是个圆球,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这种主张,后来被人们 称为浑天说。浑天说与司马迁等信奉的盖天说本质上完全不同,盖天说主张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而浑 天说主张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双方主张的宇宙结构不同,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也不同,这就 导致了在修历过程中的争论。双方争论得非常激烈,以至于到了不能在一起工作的程度。对此,汉武帝采用的 解决办法是让他们分别制订自己心仪的历法,然后拿出来接受检验,谁的历法更
11、符合实际,就用谁的历法。最 后的结果是浑天说者邓平等人制订的历法与实际大象符合得最好,于是就采纳了邓平的历法。在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究竟是浑天说正确,还是盖天说合理,天文学界的争论一直不绝如缕,总的 趋势是信奉浑天说的人越来越多,浑大说逐渐成为天文学界对宇宙结构认识的主流。(选自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材料二:5月15日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停泊就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就道。随后,环绕器 与着陆巡视器开始两器分离,维而环绕器升就返回停泊4九道,着陆巡视器运行到距离火星表面125千米高度的 进入点,开始进入火星大气。天问一号在进入火星大气层以后首先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紧接着
12、天间一号打开降落伞,进行伞 系减速,主要有降落伞展开、抛大底、抛伞抛背罩几个步骤。当速度降至100米/秒时,天问一号通过反推发 动机进行再减速,由大气减速阶段进入动力减速阶段。在距离火星地表100米时天间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 精准避障后,着陆巡视器在缓冲装置的保护下,落到火星表面。5月29日,我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 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近地就道精准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天和核心舱迎来第一位“访客”。按空间站在机 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我国共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发射及4次载 人飞船发射。从1970年
13、4月24日,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开始,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 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就徐徐展开了。时至今日,中国航天事业在几代航天人的顽强拼搏下,在运载火箭、 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正像英国广播公司(BBC)所说,“中 国最近在太空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能力。”(选自南方日报中国青年网等)材料三:飞天梦是我们民族的千年梦想,正是这种特别的梦想、特别的精神,才可能有特别的业绩。在载人航天工 程建设实践过程中,中国航天人所展现出来的精神特质,是一首史无前例的赞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铭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茫
14、茫戈壁、浩瀚海洋,自然环境恶劣的驻训场; 白手起家、晚他国30多年起步,持续数十年的昼夜攻关;承受8倍于自身体重的重力、在与外界隔绝的狭小 空间,独自一人72小时不休息的抗疲劳抗寂寞训练然而,中国航天人没有被吓倒,他们咬紧牙关,一次 次向艰难险阻发起进攻,一次次向生理和心理极限发起挑战。中国载人航天之路是一条建立在完全独立自主基 础上的创新道路。为了确保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后发优势,我们在飞船设计、火箭改进、枕道控制、空间应用、 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中,一开始就瞄准世界一流,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 突破,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载人航天是用生命去探险、用躯体去铺路的
15、神圣事业。从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来看,航天员从选择这份使 命那一刻开始,就始终与巨大风险、考验为伴。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540多名航天员,其中27人在执行 任务或训练时罹难。正是由于在航天人心中祖国的分量最重、人民的利益最大,他们才能始终以报效祖国、成 就航天事业为最高荣誉,中国的载人航天之路,才能铸就辉煌、创造奇迹。(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12月).对天问一号降落火星过程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降轨一一两器分离一一返轨一一进入火星大气层一一减速一一落火B.降轨一一进入火星大气一一动力减速一一悬停一一精准避障一一落火C.降轨一一两器分离一一减速一一悬停一一精准避障一一落火D.降轨一进
16、入火星大气一一减速一一悬停一一精准避障一一落火4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浑天说和盖天说在本质上完全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双方对宇宙结构的认知、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和测改方法存 在差异。B.邓平等人制订的历法与实际天象符合得最好,这可以证明在当时浑天说对宇宙结构的认识比盖天说更为合理。 C.从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到天问一号、天舟二号成功巡天,种种成就展现了中国在太空探索上步步提升的能 力。D.中国载人航天白手起家,却能取得辉煌的飞天业绩,是与航天人心中坚定祖国和人民利益至上的信念息息相 关的。5 .这三则材料都提到了中国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侧重点有何不同? (6分)(
17、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文本一:父亲的白条侯德云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国民党新六军攻占老镇皮子窝不久,我的父亲就迎来了他生命中最严重的一次惊慌失 措。东北民主联军的郭连长,是红嘴堡乡亲们的老熟人。这天,郭连长又带着几个战士来到我家,从我父亲家 里借走了几百斤玉米。郭连长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一些字,然后把它交给我的父亲。郭连长说:“侯振田同志,革命胜利以后,我们借的粮食会还给你的。”郭连长还说:“你要好好保存这张纸条。革命胜利以后,凭着这张纸条,我们一定会还你粮食的。”我的父亲用手指头捏着那张纸条,翻来覆去看个没完。他整整一夜没有合眼。他在心里一次次问自
18、己,这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很久以后我父亲才知道,那张纸条的名字叫“白条”。此后郭连长经常到我父亲家里来。他已经不是郭连长了,他变成了武工队的郭队长。他是到敌占区去打游 击的。我父亲的家,处于敌占区和根据地交界的地方,郭队长和他的武工队经常路过这里。每次见到郭队长,我的父亲都要问上一句:“革命胜利了么? ”郭队长每次都说:“革命一定会胜利的。”我父亲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人,郭队长和武工队到家里来,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都要请他们吃饭。也没啥 好吃的,好大饼子熬白菜,外加一碟小咸鱼儿。这样隔三差五吃下去。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少了,临近开春,除 了一点点玉米种子,就再也没有正经粮食了,全靠萝卜白菜打发日子。
19、我的父亲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那时候,整个根据地军民的日子都很困难。由于困难,郭队长和他的武工 队才有了到敌占区大规模借粮的举动。我的父亲曾经跟随郭队长到敌占区借过一次粮食。那天晚上,他看见郭队长写下了几十张白条,把它们分 发到地主富农手里,对他们说:“借不借粮,是对共产党、对东北民主联军的态度问题,你们要好好想一想”跟随郭队长到敌占区借粮的故事在我父亲嘴里津津乐道了几十年。然而他更加津津乐道的,却是另外一个 故事。那也是一个借粮的故事,不过故事的主角不是郭队长,而是我的父亲侯振田同志。一九四七年六月,辽南我军向国民党军队发动了强大的夏季攻势,很快就解放了皮子窝。我的父亲好不容 易找到了郭队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市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第六 模拟 检测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