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7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后习题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后习题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7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后习题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过关检验 一、选择题1.1917年3月12日,布尔什维克党发布告全体俄国公民书,号召人民推翻沙皇统治,建 立民主共和国,没收皇室和地主土地,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这说明二月革命() A.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政权B.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性质C.已转向社会主义革命D.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答案:|B画3布尔什维克党的斗争目标集中反映了二月革命中俄国工农群众反对封建专制压迫、争 取政治经济权利的要求,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性质,应选B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 第一次伟大尝试,排除A项;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转向社会主义革命”说
2、法错 误,排除C项;二月革命并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排除D项。2“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 历史的引领者。”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它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C.它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1).它的胜利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答案:|b画3题干材料强调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国际社会 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故B项正确;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被载入 史册,故A项错误;推翻沙皇统治,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是二月革命,故C项错误;1848
3、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D项错误。3.俄国苏维埃政权于1917年11月公布工人监督条例,对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不久, 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这些做法()A.开创了经济国有化的先例B.继承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D.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答案力减而根据题干材料“对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不久,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 可知这些做法具有公有制的性质,即在当时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 不能说明开创了经济国有化的先例,排除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1918年实行的,排除B 项;C项是指巴黎公社,排除。4.“我们计划(说我们计
4、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方法在一个 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那么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 纠正错误,苏俄(联)实施的经济政策()A.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进攻,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促进经济恢复和开展C.使苏联经济快速开展,迅速实现了工业化D.使苏俄(联)逐步走出经济大危机的阴影答案:|b鲤用材料“按共产主义原那么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国内战争结束后出现经济和政治危机,因此,1921年苏俄政府实行了新 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国民经济得到稳定和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项
5、正确;粉 碎国内外敌对势力进攻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A项错误;苏联实现工业化是在斯大林 执政时期,C项错误;苏俄(联)没有出现经济大危机,D项错误。5.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了余粮收集制。就市场角度而言,其积极 意义在于()A.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B.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消除了农民对政府的不满D.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开展答案:|A解析:|实行粮食税,便于农民在交完粮食税后,将剩余粮食投入市场,为农产品的商品化提供 了条件,故A项正确。6 .有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 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对此理解正确的
6、选项是()A.苏联强调优先开展重工业B.苏联经济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C.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低D.苏联为开展工业,对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答案:|D画3在苏联模式下,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众多问题: 片面开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轻工业的开展,对农民和农村索取太多,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应选D项。7 .在苏联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 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说明苏联模式() 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C.优先开展重工业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答案:|b瓯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苏联实行指
7、令性的计划管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故A项错误,B 项正确。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表达,排除。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1917年)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箱(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 得格勒。德国最高指挥部推测,这些革命者将破坏亲协约国的临时政府,他们的推测证明是正 确的。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尤其引起争论的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 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材料二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向这一政策挑战,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 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后习题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元 两次 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 国际 秩序 演变 15 胜利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66152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