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薪酬管理第一章教学设计.docx
《(本科)薪酬管理第一章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薪酬管理第一章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目标掌握薪酬的概念、职能和支付依据;掌握薪酬的构成模式和薪酬水平的影响因素; 掌握薪酬管理的概念、目标、内容和原那么; 理解薪酬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之间的关系; 了解薪酬管理的相关理论。教学学时教学 内容与 教学过 程设计第一章薪酬和薪酬管理概述第一节 薪酬的概念、职能与支付依据一、薪酬概念的演变历史(一)薪酬的演变历史工资固定工资浮开工资不变工资,可变工资图1-1奖金的演变逻辑基本工资薪水,基本工资1奖金薪酬compensation津贴I股权长期薪酬图1-3薪酬的不同分类total compensation一般译为总体薪酬,也有人译为全面薪酬、立体薪酬。其演变逻辑如 图1-4所示。
2、,基本工资)津贴薪酬.J奖金一总体薪酬compensationtotal compensation福利所占比例越来越大I股权JJ市场的供求关系。(三)工资基金理论1 .工资基金理论的代表人物工资基金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2 .工资基金理论的主要观点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工资基金理论说明了两个观点:第一,工资不是由生存资料决 定的,而是由资本决定的。第二,在工资基金确定后,工人的工资水平取决于工人人数的多 少。3 .工资基金理论的意义工资基金理论特别指出了工资与劳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劳动生产力可能是使工资突破 生存资料和工资基金限制的主要力量。(四)边
3、际生产力工资理论1 .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的代表人物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的代表人物约翰贝茨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 o2 .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的主要观点克拉克用劳动生产力递减解释工资的决定,他提出的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基本思想是, 如果工人的人数不断增加,起先产量会递增,等增加到一定数量后,那么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工 人,就使每个工人平均分摊的工具设备减少,从而使每一单位劳动力生产的产品要比原来减 少,因而追加新工人的劳动生产力依次递减,最后增加的那一单位工人的劳动生产力最低。工资的决定原理如图1-9所示,根据边际收入递减的规律,雇主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D 是向下方倾斜的;而在完全竞争
4、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曲线S具有充分弹性,所以是水平的。3 .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的意义该理论在工资理论的开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标志着工资理论研究新时代的到 来。(五)集体谈判工资理论1 .集体谈判工资理论的代表人物集体谈判工资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约翰贝茨克拉克和阿瑟塞西尔庇古(ArthurCecil Pigou) o2 .集体谈判工资理论的主要观点该理论认为,工资的决定取决于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中交涉的力量的抗衡结果。最先是 单个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谈判,后来由于工会力量的开展壮大,劳资双方的谈判也就趋向于集 体方式,即资本家组织与工会组织之间的集体交涉。集体谈判决定工资,外表上看似乎是谈 判结果
5、取决于双方力量的比照,实际上其背后仍然是经济因素在起作用,各方都要受到经济 因素的制约。3 .集体谈判工资理论的意义该理论为谈判工资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就如何确定短期货币薪酬而言,它是迄今做出 最好解释的一种理论,而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是迄今对长期薪酬水平的基本要素做出的最好 的一种解释,两者有一种内在的统一和相互补充关系。(六)效率工资理论1 .效率工资理论的代表人物效率工资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约瑟夫 E.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 o2 .效率工资理论的主要观点效率工资理论最主要的一个假设条件是,员工的有效劳动供给量与工资水平的高低成正 比。效率工资理论主要有以下两个观点:
6、(1)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是实际工资的函数。在资本要素不变的情况下, 企业的产出取决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要素和工人付出的努力。(2)较高的工资水平可以解决激励问题。工资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企业产出也 就越大。3 .效率工资理论的意义效率工资理论的应用有利于减少劳动力的流动和企业吸引优秀人才。同时,保持适度的 失业率也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刺激人们努力而勤奋地工作,有利于提高有效劳动供给量。(七)提供经济理论1 .提供经济理论的代表人物提供经济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丁 L.魏茨曼(Martin L.Weitzman)o2 .提供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提供经济理论是在西方经济进入膨胀阶段背景下
7、出现的新理论之一。马丁 L.魏茨曼认 为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弊端不在于生产而在于分配;特别是在雇员报酬制度方面,他 提出将工资制度改为提供制度,工资经济改为提供经济。3 .提供经济理论的意义提供支付与工资支付有根本不同的动态特点,它是一种劳动短缺型经济制度,且提供制 度比工资制度具有小得多的通货膨胀倾向,还有改善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积极效应。(八)人力资本理论1 .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西奥多 W.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2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人力资本理论不是工资决定理论,但它对工资的决定有影响。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 寓寄在劳动者身上的
8、一种生产能力。3 .人力资本理论的意义利用人力资本理论,可以合理解释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收入差异。这一理论也反映了员 工之间工资收入的变化趋势。(九)锦标赛理论1 .锦标赛理论的代表人物锦标赛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爱德华 P.拉泽尔(Edward P. Lazear)和哈维S.罗森(Harvey S. Rosen)。2 .锦标赛理论的主要观点锦标赛理论是博弈论方法在委托代理关系研究上的运用,其解释的是企业高层管理团队 成员之间的薪酬差距日益加大的现象。3 .锦标赛理论的意义该理论是通过比拟相对业绩来研究委托代理关系的一种薪酬激励理论,它可以减少各种 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降低监督本钱,并提高绩效产出。二、
9、管理学视角中的相关理论(-)差异计件工资制1 .差异计件工资制的代表人物差异计件工资制的代表人物是费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2 .差异计件工资制的主要观点差异计件工作制就是对同一种工作设有两个不同的工资率,对那些用时最短的时间完成 工作且质量高的工人,按较高的工资率计算工资;反之,那么按较低的工资率计算工资。泰勒 提出的差异计件工作制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设立专门的制定定额部门。(2)制定差异工资率。(3)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和工种。3 .差异计件工资制的意义差异计件工资制对工人士气的影响是显著的。工人们感觉受到公正的待遇,会更
10、加努力 和愉快地工作,有利于在工人之间建立互相帮助的关系,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真 正实现高工资和低劳动本钱。(二)战略薪酬理论1 .战略薪酬理论的代表人物战略薪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乔治 T.米尔科维奇(George T. Milkovich)。2 .战略薪酬理论的主要观点战略薪酬是指将薪酬上升到企业的战略层面来思考企业通过什么样的薪酬策略和薪酬体 系来支撑企业的竞争战略,并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米尔科维奇在其薪酬管理一书中 将战略薪酬概括为一个模型,如图1-10所示。企业的目标、战略、远景和价值观业务单元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社会、竞争对手、法律环境社会、竞争对手、法律环境战略性薪酬体系设计薪
11、酬体系员工的态度和行为竞争优势图1-10米尔科维奇的战略薪酬模型战略薪酬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1)企业薪酬体系的设计必须基于组织的战略来展开。(2)根据企业公司层战略和业务单元战略来安排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即思考人力资 源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的用,以及企业通过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系统来支撑企业的战略与目标。(3)薪酬战略属于人力资源战略的一个组成局部,在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设计中, 薪酬系统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4)通过进一步的薪酬系统设计来使薪酬战略得以落实,即将薪酬战略转化为具体的 薪酬制度、技术,以及薪酬管理流程。3 .战略薪酬理论的意义战略薪酬理论强调薪酬体系为企业开展提供带有前瞻性的战略支
12、撑。(三)变革性薪酬理论1 .变革性薪酬理论的代表人物变革性薪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 B.威尔逊(Thomas B.Wilson) o2 .变革性薪酬理论的主要观点现代企业组织面临着一个更为复杂和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传统的薪酬制度已很难适应 企业的开展,威尔逊在薪酬:以薪酬战略撬动企业变革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变革性薪酬理 论的观点。他主要从创造激励制度战略、对再创造性变革的奖励、应对持续变化的奖励制度 和打破变化的僵局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通过薪酬奖励制度对处在复杂和多变的环境中的企业 进行组织变革。3 .变革性薪酬理论的意义变革性薪酬理论全面展示了创新激励的方法,也揭示了人的行为的真正动力所在;也
13、为 处于变革环境下的企业如何应用薪酬制度来促进企业适应多变的内、外部的环境,并采取有 效的措施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三、心理学视角中的相关理论(-)公平理论1 .公平理论的代表人物公平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约翰斯达西亚当斯(John Stacey Adams)。2 .公平理论的主要观点该理论指出,当一位员工通过努力得到了成绩并取得了相应的报酬后,其不仅关心自己 所取得的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取得的报酬的相对量。因此,其要进行种种比拟来 确定自己所获得的报酬是否合理,比拟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其日后工作的积极性。具体来说,在公平理论中,会涉及与员工自身收入-付出比进行比拟的参照对象,这种参 照对象可以
14、划分为他人、制度和自我。(1)员工将自己的收入-付出比与他人进行比拟,这个他人既包括同一组织的他人,还 包括其他组织中从事相同或相似工作的他人。(2)员工以企业的制度为参照系,通过比拟,员工会产生公平感或不公平感。(3)员工将自己目前的收入-付出比与自己过去的收入-付出比进行比拟,员工会产生 公平感或不公平感。公平理论中比拟的结果与员工的评价如表1-7所示。表1-7公平理论中比拟的结果与员工的评价比拟的结果A员工的评价A所得/A付出B所得/B付出不公平(报酬过低)A所得/A付出=B所得/B付出公平A所得/A付出B所得/B付出不公平(报酬过高)3 .公平理论的意义公平理论中关于员工与他人、制度和
15、自我进行比拟的思路对薪酬体系设计具有十分重要 的影响。公平理论对薪酬设计产生影响的基本框架如图1-11所示。图1-11公平理论对薪酬设计产生影响的基本框架(-)双因素理论1 .双因素理论的代表人物双因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里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2 .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通过大量调查分析发现,员工不满意工作的原因大局部与其所处 的工作环境有关,而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通常是由工作本身产生的。赫茨伯格把影响人的 动机和行为的因素归结为两类,如图1-12所示。使员工非常不满意的因素使员工非常满意的因素I成就 认可=1工作自身=1责任感=1开展3成长企
16、业政策监督I与主管的关系匚工作条件1= I薪酬I制与同事的关系后三总 地位O 安全干IIII图1-1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3 .双因素理论的意义该理论打破了人们对激励的传统看法,也影响了人们对激励方法的选择。因为有些方法 只能使员工不会感到不满意,但也不表示员工感到满意。基于双因素理论,企业的激励对策可以从工作丰富化、工作扩大化、弹性工时这三方面 入手,如图1-13所不。工作丰富化参与工作的设计和计划,了解信息; A对工作本身产生兴趣,获得责任感、成就感工作扩大化单一的工作变成丰富的工作,承当多项职责和义务弹性工时自行安排时间,强调工作效率与效益图113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激励对策(三)需要层次理
17、论1 .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亚伯拉罕 H.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o2 .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了人类有五种具有激励作用的需要。他认为人存在两类不同的需 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 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共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 需要、安全需要、3 .需要层次理论的意义根据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薪酬通常只对那些处于低层次需要的员工具有激励作用。 但是,高层次需要的许多因素,如归属、地位、认可、关注等往往需要更全面的报酬作为支 撑,从这个角
18、度来看,薪酬对于那些处于高层次需要的员工仍然具有不可否认的激励作用。管理者在制定薪酬管理制度时应针对员工的需要采用适当的激励方法。基于需要层次理 论而提出的一些激励对策如表1-8所示。表1-8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激励对策需要层次激励方法管理方法策略生理需要工资、奖金、各种福利、健康的工作秘薪资管理、医疗保障、弹性工作时间安全需要职业、职位保障,意外事故的预防生产条件、用工制度、福利制度社交需要人际关系、团体接纳、组织的认同非正式组织、双向沟通、团队文化尊重需要名誉、地位,权利和责任.尊重与自尊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奖励制度自我实现需要挑战性的工作、能发挥特长的组织 环境参与决策、攻关小组、充分
19、授权(四)期望理论1 .期望理论的代表人物期望理论的代表人物维克托 H.弗鲁姆(Victor H.Vroom)。2 .期望理论的主要观点期望理论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弗鲁姆的期望公式和 期望模式。(1)期望公式。弗鲁姆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到达一定的目标。这 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时目标反过来对个人的动机又是一种激发的力量, 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和期望概率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M=VE(2)期望模式。怎样使激发的力量到达最高值,弗鲁姆提出了个人期望模式,如图1-15 所示。图1-15期望模式这个期望模式中有四个因素,需要兼顾
20、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个人努力与个人绩效的关系。其是指个体感觉到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而到达工作绩效 的可能。个人绩效与组织奖励的关系。其是指个体对到达一定的工作绩效后即可获得理想的奖 励结果的信任程度。 组织奖励与个人目标的关系。其是指个体所获得的奖赏对个体的重要程度。3.期望理论的意义基于期望理论,企业可以采用以下激励对策:(1)提高员工的期望水平,解决员工个人努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帮助员工建立可以 到达的目标。(2)提高效价水平,处理好奖励与满足员工个人需要的关系。(3)提高对工作绩效与所得报酬之间关联性的认识,处理好员工的工作绩效与奖励的 关系。(五)强化理论1 .强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强化理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 薪酬 管理 第一章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