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理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管理科学导论课程代码:MSC101学 分:1学 时:2学时/课,共16学时。二、任课教师、助教、教室等情况(三)上课时间:周一下午8-9节(四)纪律:1、无特殊情况,不允许无故缺课。2、作业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三、阅读材料参考2016级管理科学专业名著阅读工程专业经典书目。四、课程内容概要(一)课程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迈向 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理当义不容辞,以 创新理念,科学态度和管理技术,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导论课程教 学大纲,担当社会责任,贡献知识力量。本
2、课程将人的全面开展作为人才培养的 核心价值,强调不仅要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更 要有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本课程教学的设计上始终表达以人为本、强调 全面开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对于专业学习要求:了解管理科学专 业的相关培养要求;熟悉管理科学专业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了解管理科学专业应 掌握的其他基本技能;通过师生交流、同学合作,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锻炼友爱、包容、相互尊重的个人品质。(二)教学内容我国目前实行科学开展管理,管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体, 拥有着解决问题的进步性,本课程从管理科学的概念界定和内涵出发,对管理科 学的开展历史、定
3、位、前沿方向等进行介绍与讨论,并基于新时代背景的要求和 挑战,揭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内在逻辑和未来开展趋势,让学生对管理科学本 科专业的学习内容维度和研究路径方法等有初步了解。课时总计:16学时,其中14 (课程教授),2 (总结)(三)课程要求课堂进行随机抽查回答与提前指定汇报结合方式。(四)教学安排课程讲授内容、课程思政元素授课 方式作业(教 材)/测验辅助学 习材料1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开展历程本节首先研究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开展史,分别从 国内外角度出发,探讨该学科的开展历程并总结其规 律。然后对该学科的相关专业进行具体划分,对其特色 进行分析,最后对管理科学与T.程在新时期的开展提出
4、 一些展望。贯穿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以蒸汽机的改进与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预示着 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文化总是可以为科学和技术的进 步创造条件,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和管理思 想的开展。100多年前的泰勒正是科学管理的代表性人 物,他将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进行分解并系统地研究 工作效率。在泰勒的影响下,吉尔布雷斯夫妇创立了 “工 业工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电子技术得到空前开展,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以及信息论、系统论等学科的应用使 得管理理念进一步现代化。二战结束后的经济恢复期, 工业工程与数量分析、运筹学等学科不断融合。20世纪中期,我国开始建立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80年代初期,开始对工
5、业工程有所认识并不断开展。 到今天该学科涵盖了工业工程、管理科学等18个分支 学科,包含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该学科 在中国的开展可以归因于管理学在中国的开展以及改 革开放后社会生产水平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改进。该学 科开展的基础是管理理念的引入与更新,中国的管理思 想可以追溯到儒家学说一以和为贵,与西方的人本管理 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可以说管理思想的开展并没有伴随 着管理活动的更新与创造,直到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我国才开始了真正的管理活动。改革开放是个重要的转 折点,对西方管理及技术理论的重视开始引导国人加强 该学科的构建。技术的创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开展与繁荣,同样也带来 了很多问题
6、。学科开展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学会用辨证 的方法去剖析,认识到其中的缺乏与挑战。在当今大环 境下,该学科应与国家社会开展目标紧密结合,跟踪国 际研究的前沿,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同时加强人才队伍 的培养以此发挥学术团体的积极作用。进入21世纪,管理也逐渐进入到人本管理的阶段,该 学科的覆盖面不断犷大,延伸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金 融工程等众多研究领域。尤其在今天的大数据时代,该 学科为大交通、大数据等热点问题引入了很好的应用方 法。新时期下更需要我们转变思维模式,加大创新力度, 唯有实现真正的创新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 学与工程体系。讲授及 讨论课外阅 读关要 相师 按教求2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前
7、沿(上)本节主要依据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十三五开展战略 与优先资助领域研究报告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人员讲授及 讨论课外阅 读按相关 教师要 求发表的大数据背景下管理与决策创新等文献为基础, 向学生介绍本学科前沿领域。贯穿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开展之间的矛盾,为此明确了完善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是改革开展的总目标;明确了全面推进和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以法治国的总目标。而实现这些伟大目标都必须坚持 以人为本,以管理科学为本,以健康中国为本,
8、才能 真正实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十九大的治国理政宣言,也是对我国管理科学事业的 开展提出了一个赋予重大时代使命的课题。这就是, 必须从管理科学理论和科学管理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 新时代坚持和开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怎 样坚持和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怎样进一步推进、开展、完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管理目标、任务、布局、战略和策略 方向,以及从国家治理,科学管理的角度进一步研析中 国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以及产业、文化、环境、科技等多方面多角度的 开展动力、策略和战略布局。并且根据新的时代国家管 理的需要,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 民生、民族、宗
9、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 军队、“一国两制”、祖国统一、外交、党建等各方面作出管理理论的分析和 政策建议,以利于系统科学地践行推进“五位一体总体 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交叉学科和软实力的 增强,助力党和国家把握方向、谋定大局、改革政策、 促进运作。3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前沿(下)第3、4讲主要介绍管理科学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 应用。通过机器语言翻译、拼音输入法的基础原理,阐 述简单数学思想在生活实际中的巨大作用,启发学生对 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贯穿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开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 科技创新。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上
10、,总书记提出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他深刻地指出,科技 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开展全 局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们比以往任何 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要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H标,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 创新驱动开展战略,坚定不移走强国之路。”创新的事 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激励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利用 科学化的管理思想提高企业生产率,创作更多的社会财 富,以所学P1报社会,回报国家。讲授及 讨论课外阅 读按相关 教师要 求4讲授及 讨论课外阅 读按相关 教师要 求5第5、6讲主要介绍管理科学对现实生活中生产、运输、 服务、医疗、可持续性开展
11、、应急等行业中供给和需求讲授及 讨论课外阅 读按相关平衡的影响。让学生对管理科学的实际应用有初步的认 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管理科学理论学习的兴趣。贯穿课程中的思政兀素有:2016年1月27日,中共中 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 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 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2017年10月18日,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山,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开展经济的着力点放 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 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十八大以来,我党基于对经 济开展新阶段趋势性特征的深刻认识,作出了我国经
12、济 开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论断,强调适度扩大总需求,推 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 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开展阶段,正处在转 变开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攻关 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 开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 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教师要 求6讲授及 讨论课外阅按相关 教师要 求7管理科学培养方案各课程的逻辑关系和学习要领。第7讲主要介绍管理科学培养方法的设置原那么、 思路和培养目标。重点介绍各模块学习的逻辑关系和内 在联系。贯穿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强调课堂的交互式 学习着重从以
13、下几个目标强调。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职业操守、 自我担当意识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专业素养:具有宽厚扎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掌握 必备的专业分析技术和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理 论和开展动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应用与实践:能够灵活运用现代管理、优化和数据分析 等理论、技术与方法,分析实际管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 案。创新精神:具有创造性思维、较强的动手能力、从事专 业理论研究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目标5国际视野: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英语沟 通能力,成为能够适应新技术涌现下企业管理和组织管 理不断变革的复合型人才。讲授及 讨论课外阅按相关 教师要 求8总结报告分两局部进行。第一局部,个人报告。个人报 告主要是介绍个人在课程学习中的心得体会,着重考 察: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以 及缘事析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第二局部,小组报告。 对现实中管理问题的初步分析。着重考察学生是否能够 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开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拟、报告与 展示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以及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五、考核方式考试形式考察内容考察方式分值课程报告课内外知识论文80出勤率到课情况10课堂讨论文献阅读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