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通用16篇).docx





《一年级语文下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通用1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下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通用16篇).doc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语文下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通用16 篇)2022-12-15一年级语文下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通用16篇)一年级语文下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n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4、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 (蹄)子的不同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 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三、教学准备:冬天大雪场景图片、录音机,生字卡片、小红花、 彩色笔。四、教学时间:2课时
2、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会读并记住生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小动物 的兴趣;正确朗读课文。二、教学过程:(一)交流信息,谈论冬天:导语:冬天到了,漫天飘起了雪花,湖面很快就变成了大玻璃。 那些红色的、黄色的叶子都冻在玻璃里了,多美的一幅画呀!谁来和老师一起说说冬天?(引导学生从看到过的场景、儿歌、歌舞等多个方面、多种形式 来谈论冬天。让学生有极大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用语言、歌声、 舞蹈来抒发对冬天的喜爱之情。)2、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房子上、树上、地上全都白了。早晨 天晴了,一群群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他们玩得多高兴呀! 这时候,又来了几个新朋友,也想跟他们一起玩,他们在干什么?引 性
3、二因此,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张结点都应放在这个“主观能动性” o改变学生仅仅作为“教学过程被动体”的状况,让学生在作为 受教育的客体的同时,又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增强主人意识,使教 学变成师生共同的“创作”,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准则之一,即“学 生的主体性原则。”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位于第一册教材的第七单元,也就 是将近学期结束时讲授。它在这册教材中起着总结和提高的作用。学 生通过一学期的拼音、字、词及部分课文的学习、理解能力和朗读能 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又出于这篇课文极富儿童情趣,形象生动可爱 且都是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特别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望,这些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这一教
4、学理论可以在这篇课文中 实施,并且得到充分地体现,取得较好的效果。于是,这篇课文的教 学设计,我以这一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每一个层次都注意到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前准备四张小卡片,卡片上画着竹叶、枫叶、梅花和月牙。另 外再准备一幅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挂图。教学时第一步是导入新课。 师问:“小朋友,你们见过下雪吗?下雪的时候,你见到了哪些景色? ” 这里让学生充分表达大脑中所储存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雪 景。既培养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同时又诱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 追问:“下雪时,你们高兴吗?为什么? ”这一问题的出现,课堂气 氛一下子将被激活起来,学生的思绪立刻被拉到雪地里滚雪球、
5、堆雪 人、打雪仗那热闹非凡的世界里。接着指导朗读课文第一句。师说: “小朋友甜甜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打开门一看,外面下了好大的 雪,这时你一定会高兴地叫起来喊爸爸妈妈来看,你会怎么喊呀? ” 待学生模拟喊话后,出示课文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让学生齐读。 然后过渡到讲解课文第三句,也就是最主要的一部分。首先出示挂图 说:“不仅仅我们小朋友喜欢下雪,你看,雪地里来了 一群小动物, 它们也喜欢下雪,它们是谁呀?你会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吗? ”出示 句式:雪地里有和。和来到雪地里。学生观察图用给定的句式说 话。说完之后,教师范读课文第三句,让学生思考这些小动物到雪地 里来干什么。接着出示课文第三句让
6、学生自由读这一旬。师提问:“小 动物们画了什么呀? “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小鸡画竹叶,小狗画 梅花,小鸭画枫叶。”在板书时复习巩固生字词。教师写“画”字时 让学生说笔画笔顺,板书“竹叶”时,复习“叶”这个字的结构和读 音。还有“小马画月牙”没有板书,这个留给学生在黑板上完成,让 学生自己把板书补完。然后指导朗读这一句。这一句是个排比句,读 排比句要指导学生读得抑扬顿挫,但“抑扬顿挫”对于一年级的孩子 来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所以我准备通过手腕的抬、压进行暗示, 以帮助学生提高感情朗读的水平。指导了朗读,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 四张画有竹叶、枫叶、梅花、月牙的卡片。让学生把这些图片贴在相 应的板
7、书下,当学生把图片贴准确了,则重难点已解决了一半了。接 着很自然地过渡到了课文第四句的讲解,教师可以问:“小朋友,平 时我们画画是用什么工具的呀? “学生会回答:“颜料和笔”,这时又 可以巩固复习“笔”这个生字的字形。接着再问:“可是小动物们有 没有用这些作画的工具呢? “同时出示课文第四句不用颜料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问学生:“从这句话中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来作画 的? ”然后指导朗读。教师可以充满感情地说:“小动物们可真有本 领,它们靠自己的小脚就能作画,多神气呀!读这一句应该用怎样的 语气来读呀? ”通过这样的提示和感染,学生一定能够用骄傲的语气 充满激情地读好这句话。接着教师语气一
8、转故作神秘地说:“老师有 一个想法,我想请小鸡、小鸭、小马和小狗都来画竹叶,你们说行吗? 为什么呀?”让学生讨论讨论。学生会说:“小动物的脚印有不同的 特点。”那就顺水推舟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指着黑板上的图说:”的脚印 像。”学生讲完后,教师作一个小结:”老师明白了,小动物们的脚印 不一样,所以它们用小脚画出来的画就不可能一样啦!”至此,本课 的难点已经解决。由于教师采取了 “难点易讲”的方法,学生理解起 来当然也就容易多了,而且会深刻一些。因为我在设计教学过程 的 时候,为了能够突出重难点的讲解,采取了 “变序”的教学法。先拎 出了课文的重点部分直接切入,所以故意遗漏了课文的第二句“雪地 里来了
9、一群小画家”,这也是一个点题之句。接下来就讲解这一句。 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讲什么是画家;再讲什么是小画家;最后问:“它 们是在哪里作画的呀? ”让学生知道为什么称小动物们为“雪地里的小画家“。讲到这儿,课文第一部分的教学已经完成。由于低年级孩 子的注意力缺乏持久性,所以在这儿可以安排一个课中操。在学生蹦蹦跳跳做完课中操后,引出课文的第二部分。教师说: “小动物们把画画好后在欣赏自己的作品呢!它们说着笑着,忽然发 现少了一个好朋友,这个好朋友是谁呀? ”出示句子“青蛙为什么没 参加? ”然后指导问句的朗读。接着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图说说青 蛙在干什么。学生会回答“青蛙在睡觉二这时师故意问:“它是
10、不是 在偷懒,睡懒觉故意不来呀? ”这个问题让部分知识面较广的学生来 回答,让他们来介绍有关“冬眠”的知识。既体现了主体性原则,同 时对其他不了解这一知识的孩子又是一个促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待学生答出后,教师板书“青蛙冬眠工接着出示课文最后一句,指 导朗读。“青蛙睡得真香呀!小朋友我们一起轻轻读课文最后一句, 可别把青蛙吵醒啦!”在读“它在洞里睡着啦!”可让学生做一个睡觉 的动作,激发他们把内心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学生一定会朗读得 极富情趣,非常可爱。讲到这里可以进行课堂延伸,让学生了解一下 其它冬眠的动物。最后总结课文。说到这里,不难发现,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的教学特色 不仅仅是以
11、学生主体性原则为教学思想,同时还是以朗读中理解主线 进行讲解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和默读是最重要 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须具备的阅读能 力。”而低年级语文教学则以朗读为主。朗读的最高境界即为感情朗 读。感情朗读是以理解课文为基础进行的,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同时 受到感染和熏陶;同时感情朗读又反作用于课文的理解,当学生能够 把本来毫无生气的文字符号通过朗读折射出一定的情感光芒,则说明 已把握了文章的情感基调。感情朗读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应当从低 年级孩子抓起。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没有达到 一定的水平,故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就比较差,所以指导他们有
12、感情地 朗读困难较大。而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中的指导朗读则显得 比较自然有些特色。我采用了一些符合低年级儿童心理特征的方法进 行指导。一、生活经验的迁移。就是把学生已有的一些生活经验迁移 到我们所要指导的文本上来。我在指导课文第一句的朗读时就采用了 这样的方法。课文的第一句运用了反复的手法“下雪啦,下雪啦!”。 读这个句子应该前一个短句语音稍低,后一个则高一些,方能表现激 动喜悦之情。句子未出示时,我就先问:“小朋友,当你甜甜地睡了 一夜,第二天清晨打开门一看,发现昨夜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是不 是开心得想立刻喊爸爸妈妈来看呀?能喊给大家听听吗? ”学生在模 拟喊话时,正是前一个“下雪啦”音稍
13、低,而后一个则提高了音量。 这时,再出示文中句子让学生朗读,不提一字学生自己就已经把生活 的经验迁移至此,一定会读得很出色。二、体态语言的暗示。在课堂 教学中,体态语言可以辅助有声语言更准确更生动地表情达意,而学 生在接受信息时更为明晰、清楚。作为一种教学语言,体态语言在课 堂教学中的主要作用之一即为暗示作用。这主要是通过眼神和幅度不 大的手势来表达的。对低年级学生感情朗读的指导较为适用。我在教 这篇课文的第三句(排比句)采用了这样的方法。此外,我还采用了“教师情感的传递”这一方法,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指导朗读 课文最后一句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征,让他们边读边表演简 单的舞蹈动作,激
14、发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以达到感情朗读的效果。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复习巩固字词也突破了传统的方式。不是 把复习生字词和讲解课文内容割裂出来,而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 程中,随机地自然地指导他们复习巩固。此外,这一课的板书设计 也 有特点。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既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作”,同 时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学生,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具体的 板书如下: 2004一年级语文下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篇5佚名教材分析:这是一篇韵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小 画家们在雪地上留下不同的作品”,而青蛙和他们不同,正在睡觉 呢。课文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15、教学要求:1、认识n个生字,会写几、用、鱼3个字。认识2个偏旁” 虫、目”。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难点: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教具准备:1 生字词卡片2、竹叶、枫叶、梅花图片3、投影片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及青 蛙冬眠的特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冬天到了,小朋友们喜欢下雪天吗?雪后,小朋友们在雪地 里玩些什么?2
16、、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出示课题:22、雪地里的小 画家。齐读课题3、讨论: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下雪后,地面上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走在上面会留下一串串的脚印)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小画家?(年龄小,但画画本领很大的人。)4、雪地里的小画家指的是谁呢?它们画的画什么样呢?我们来 谈一谈课文。二、初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连贯。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1、读第一句看图,想象下雪时什么样?下雪了,小朋友们高兴吗?小动物们要在雪地里画画,看到下 雪,心情怎样?(非常高兴)再读第一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来。2、读第二句说说谁来到雪地里?一群是什么意思
17、?过渡:一群小画家都有谁呀?他们画了些什么呢?(自己读一读 第三句,小组讨论答案)3、读第三句提问:一群小画家都有谁?他们画了些什么?出示小动物在雪地上跑来跑去的投影片,再观察插图,看看小 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里画的是不是与图片上的画很相像?谁再把第三句读一读?要读清楚谁画的是什么?小动物们画了什么?(教师引读,男女生对读)反复练习记住?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一画枫叶小马一画月牙4、我们平时用什么画画?这群小画家是怎么画画的呀?谁来读 第四句话?(1)指读第四句。小画家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样理解的?演示活动投影片小结:原来这是幅美丽的图画,就是小动
18、物们走在雪地上,爪子 或蹄子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呀!你们夸夸他们吧!齐读第四句话。5、师生分谈五、六句话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生:他在洞里睡着啦提问:青蛙为什么不到雪地里和小动物们一起画画呢?(他在 洞里睡着了)青蛙为什么躲在洞里睡觉呢?(学生讨论交流-青蛙是冬眠的动物)最后两句话一问一答,你能读出问答的语气吗?指名读(指导)6、练读全文(配乐朗读,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四、指导背诵1、填空背课文2、独立背诵,同桌互背3、指名背,集体背五、小结六、想象思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冬眠的?)读了这篇文,我们知道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趾形状不 一样,还知道了青蛙冬天在洞里冬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9、1、复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识字、写字教学重点:指导写字教学过程:一、复习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读词语、生字卡竹叶小马月牙不用马牙用笔加二、识字、写字1、分小组学写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数笔画2、指导写字几:第一笔是竖撇,写在竖中线的左边,第二笔乙起笔与 起笔相连,两笔的底部要摆平。用:外连接的门不能写得太大,也不能写得太小,最后一笔竖 要压在竖中线上。鱼:中间的田不能写得太大,田的第二笔要横压在横中 线上,第四笔压在竖中线上,最后为长横。三、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连连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题2、集体背诵第三句话3、自己连线,老师集体纠正四、思考1、你们还了解哪些动物是
20、冬眠的?2、还有哪些动物也会来到雪地画画?五、讲评小结(教后记) 2004一年级语文下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标:1、认识“啦”、“梅”等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 3 个字,认识偏旁“虫”、“目”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形 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4、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家乡宁波啊,很少下雪,我知道大家 肯定和屠老师一样,非常想在雪地里玩儿。那么这节课呢,老师就和 大家一起去看一个雪白雪白的世界。你们看,我们到了!(出示课件:动画下雪的
21、情景,一边配上音乐)2、提出问题:说说你想在这样的下雪天做什么?3、过渡:我们的小朋友一点儿也不怕冷,很想在这样的雪地里 痛痛快快地玩儿,那么,在我们的森林王国里啊,也有几个小动物在 雪地里玩耍。老师告诉你们,他们可不是简单的小动物呢,他们是一 群雪地里的小画家。4、板书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5、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教学生字1、提出要求,自读课文师:请你借助拼音大声地把这篇课文读一遍,要求读通顺,读正 确2、朗读反馈师:我们来开列小火车吧,一人一句3、再读课文师:现在请你再读一遍,会读的读完后请你站起来4、教学生字课件出示:la m e i y d ng j i w a下雪啦梅花不用几步青蛙w
22、 e i can ji a d d ng shu i zh a o为什么参加洞里睡着三、教学课文(1)总体感知1、点名读课文,其余同学用笔圈出课文中出现哪些小画家2、反馈答案(2)教学一、二两句1、出示课件:四个小动物同时出场,同时画面上出现课文一、 二两句2、师:你们看,这群小画家可爱吗?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引导他们多说,体会那种高兴的心情)3、朗读指导(读出愉快的心情)(3)教学三、四两句1、过渡:这四个小画家在雪地里玩得那么开心,来,我们一起 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画画的吧?它们都画了些什么呢?2、课件出示:四个动物分别动画出场的过程,点击动物时,会 相应出现脚印
23、所像的事物,让学生自己观察,画面上方还出现课文三、 四两句3、齐读三、四两句4、师:你从这两句话中读懂了什么?随便说。5、师:那么你最喜欢哪个小画家呢?为什么?6、读读你喜欢的小画家的句子7、师:小画家们那么可爱,大家都很喜欢它们。我相信大家如 果看了它们画的画以后,会更喜欢它们的。老师把它们的画拍了照片, 你们看,喜欢吗?8、课件出示由脚印组成的一幅图画,学生欣赏9、朗读指导师:怎么样,小画家们能干吧?那么请你用赞美的语气来读一读 这两句话(4)、教学五、六两句1、过渡:那么多的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可是,我们的青蛙兄 弟呢?它到哪里去了啊?2、课件出示:青蛙冬眠的图片,同时出现课文五、六两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雪地里的小画家 一年级 语文 下册 雪地 画家 教学 设计 通用 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