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边的叫声》-及教学后记.docx
《《池塘边的叫声》-及教学后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池塘边的叫声》-及教学后记.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池塘边的叫声及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复习15个生字及其词语以及8个要求写的字。2 .学习写字的方法,能够自己.总结字的特点。3 .学写8个生字,注意字的结构特点,笔顺规律,占格位置,书写习惯。教学重点:学习写字的方法,能够自己.总结字的特点。教学难点:注意字的结构特点,笔顺规律,占格位置,书写习惯。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新的课文,课文的题目叫什么还记得吗?(生答:池 塘边的叫声)二、复习生字1 .池塘边的叫声是谁发出来的?(生答:青蚌)青蛙在干什么?(生答:给小鱼讲岸上 的故事)你们还想读读课文吗?想当青蛙的站到这边来,想当小鱼
2、的站到这边,旁白的坐下 面。2 .学生评价读书情况。A.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 课文中蕴含的道理。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告诉他们要注意保护环境, 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设置悬念播放.课件重温“美丽的村庄。引导质疑:小村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二、自主阅读,交流收获1、出示阅读
3、要求,学生自读课文。2、分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自主释疑。三、探究学习,理解课文(一)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1、理解“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2、拓展思维补充句子: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3、质疑问难。(-)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1、出示第三自然段,问:你读懂了什么?2、指导朗读: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心情吗?过渡:河坡上的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你赞成老师 的说法吗?(三)深入学习第五、六自然段。1、看.课件:洪水毁灭小村庄。2、学生朗读,质疑。3、重点理解: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
4、的斧头。(四).总结升华,领悟道理1、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2、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同学。四、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五、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板书设计10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斧头(树减少)破坏环境受到惩罚美丽什么都没有了语文教案一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 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教学准备: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教学过程:一、引题: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
5、(录音响起) 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 中师范读全诗)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2、检查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池塘边的叫声 池塘 叫声 教学 后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