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共23课)(2022).docx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共23课)(20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共23课)(2022).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水1 .水到哪里去了1 .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大多学生能说出水变成水蒸气不见了,也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蒸发 现象,也有局部学生提到煮饭时锅里冒的白气、洗澡时的白色水雾都是水蒸气。白气是不是水蒸 气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他们能根据水蒸气的特点来判断白气不是水蒸气,但不能解释白 气到底是什么。这也是为活动三做好铺垫。在这一块上我花费的时间稍微多点,让大多学生明白 白气就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雾状小水滴。2 .开学第一节课就上新课,没有让学生提前做活动三的实验。整个活动采用了让学生通过图 片看实验过程,教师追问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解释原因。这其实是对蒸发过程的再次理解,2个
2、实 验虽然课前没有亲身体验,但因为有活动一的铺垫,学生大多都能解释蒸发现象。不过课后可以 让学生回家做一做这2个实验。后面的班级老师也把之前做的实验结果展示学生观察。3 .小学数学经常用韦恩图来总结物体的相同和不同,在总结水和水蒸气的相同和不同时比较 容易。在教学时前面的班级我把透明和无色两者的区别忘讲了,第2节课才去补上。2 .水沸腾了1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三脚架都是第一次接触,实验中的组 装及使用比较难。为了减轻难度,我把认识酒精灯和温度计放在第一课时。认识温度计时,学生 大多能说到温度计的组成局部,在读数时,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学生都会读,当0摄氏度以下就 有
3、一定难度,容易读错,需要多练习。2 .学生对酒精灯有一定的了解,但没有用过。为了让他们心存敬畏,我在介绍了酒精的结构 及本卷须知时,播放了一些因为操作不当引起的爆炸新闻,让学生更加重视规范使用酒精灯的重 要性。最后每一个小组分发一个酒精灯,实践操作点燃酒精灯和熄灭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有的 小组还是心存害怕,不能用灯帽快速熄灭酒精灯,最后还是在别的小组帮助下顺利完成。这也告 诉我们分小组时男女学生最好搭配合理,各小组选操作员时可以建议他们选择胆大心细的学生。 教学时发现有的小组还是不能成功熄灭酒精灯,需要寻求帮助。3 .因为第一课时认识了温度计和酒精灯,新课标又要求三年级孩子在老师的指引下,基于
4、所 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所以在学生认识所有器材并了解作用后,试着让他们自己组装实 验器材并说明理由。活动前我有担忧他们不能很快的组装实验材料,但活动时,多数小组都能又 快又准的组装实验器材,这一点非常棒。但有一个小组在用多功能夹子夹住温度计时没有拿稳、, 温度计被摔坏的现象,有点遗憾。4 .教学第一个班级时,我想用多功能夹子一边夹住温度计,另一边夹住烧杯,但因为操作不 当没有夹住烧杯的边缘,只能让孩子们用手拿着夹子的另一边,这样学生就很累。第二个班级我 就把温度计固定在多功能夹子小的一边,大的一边固定在烧杯的边缘上,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 入水中,心想这样学生观察温度的变化就会很轻松。但
5、因为我选择的是50ml的小烧杯,多功能夹 是塑料的,结果加热一会温度计就倾斜,碰到烧杯壁,温度计、夹子都在烧杯上,容易造成重心 不稳,烧杯倾倒。第二个班上课时感觉状况百出。5 .实验完成后,要熄灭酒精灯。活动前我反复强调实验完成后不能立即去触碰实验器材,一 定要等器材完全冷却后在整理。可我们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实验完成后就下意识地去整理,差点被 烫伤,真是一言难尽!6 .第三个班教学时,我就用了铁架台,把温度计固定在铁架台上,还是用的50nli的小烧杯, 取用的40nli水。试验过程,学生虽然有点小害怕,但还是能在规定的十分钟内完成实验以及整理 好实验记录单。这节课比较顺利,根据记录单能发现不断给
6、水加热,水温会一直上升,水沸腾后 水温不再变化。实验过程中发现有的水温计水沸腾后的温度是104摄氏度,需要老师告诉他们在 标准大气压下,温度计正常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7 .虽然第三个班级比较顺畅,但后面比较水和水蒸气的体积还是完成的比较匆忙。3 .水结冰了1 .如果说蒸发实验是项危险活,那水结冰了就是麻烦事:毕竟冻冰容易,砸冰就是工程工程。 上课前老师提前将冰砸碎放进冷冻室,实验前再把冰拿出来,如果一天上的班级多,还要考虑冰 够不够用,所以冻冰的时候要周全考虑开始我用了塑料袋装冰再砸,发现塑料袋容易坏,后来借 鉴了陈老师的方法,用毛巾包裹冰再砸轻松多了,推荐它!2 .教学中,当提出
7、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水快速结冰时,多数孩子能说到用冰块;说到可以借助 食盐加快水结冰时,我追问了一句: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 难度,意外的是有一个孩子说出了理由,给我一个惊喜。3 .水结冰了活动方案很好设计,学生在活动中很容易感受到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会下降。 第一个班教学时有的小组水结冰大概用了 10多分钟,有点费时。后面的班级为了更快的结冰,我 选用了大的烧杯,准备更多的碎冰,冰越碎越好。活动中,提醒学生当水温下降比较缓慢时再加 盐,加快吸热的速度,试管换成更细的,恰好放一根温度计,结冰更快。4 .因为第一个班结冰的时间有点长,后面的班级我借鉴了其他老师的方法:提前
8、翻开教室的 空调,让教室里面的温度降下来,这样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4 .第一个班级我是用皮筋缠绕在试管上确定水位,活动中发现有的小组还是容易将最上面的 一圈和最下面一圈出现混淆,后面的班级我就用记号笔在试管上做好标记,学生接标记线的水就 可以,也少了缠皮筋的麻烦。5 .活动中会有学生会偷偷地尝盐和冰块,教学中需要老师提醒不要品尝。6 .在探究冰和水的相同和不同时,大多数孩子能说到形态的不同,这个活动比较轻松。7 .当我们把水装进试管做好标记,但水温计放进试管水位自然会上升,所以我认为应该在水 温计放进试管后再在水位线上做好标记。4 .冰融化了1 .冰融化了这一活动是最顺畅的:没有沸腾实验的危险
9、,更没有结冰实验那么长时间, 这节课对于学生而言比较轻松,时间也较宽裕。2 .在教学第一个班时,我用试管冻冰。因为想省点实验时间,就冻了试管三分之一的冰,烧 杯里面加的水比较多。活动中,学生没有观察到冰溶解的过程中烧杯外面会有很多小水雾,以及 冰融化过程中会有小气泡。后面的班级我就把冰冻到试管三分之二,用了大烧杯,加了 100ML水, 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观察冰溶解过程试管外面会有小水滴,试管中有小气泡等等。3 .教材中没有用到水温计,但在本节课我还是准备了。冰块的温度学生都知道0C或者以 下,但冰溶解后温度有什么变化?烧杯里的水温又有什么变化?学生可以用水温计发现变化。4 .为了方便学生比较
10、冰变成水后体积变小,我还是采用的用记号笔做标记,比较方便。群里 有老师说怎么给孩子说什么是体积,记得一年级讲空气时就有说到体积,占位置,我是从占位置 来解释的。5 .在谈到冰、水、水蒸气的相同和不同时,孩子们大多能说到无色、无味、透明;也能说到 冰和水可以互相转化,但有少局部孩子会认为水蒸气和冰不能互相转化,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6 .在大家能用箭头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后,我有进一步追问:他们在什么情况下会进行转化? 引导学生对前面几课复习巩固。其实蒸发、融化学生很好理解,但凝固、凝结就有难度,我只是 让学生了解,不做要求。5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 .活动一说说水能溶解哪些物质,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
11、经验,他们很容易就能说到被水溶解 的物质有哪些,比较轻松。后面的班级为了给活动二留出更多时间,活动一我都是简化进行。2 .教学时发现学生对“盐和小苏打谁的溶解能力更强”这样的提问有点懵,对为什么是溶解 能力不是很明白意思,当老师解释后就能很好的做出推测。我们班大多孩子认为小苏打的溶解能 力更强,理由是小苏打是粉末状,而食盐是颗粒状。3 .控制变量下的比照实验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在设计比较实验时他们大多能说到每次加入 的份量要相同、水量要相同;让我意外的是很多孩子能说到水温也要相同,一个小惊喜。让我更 意外的是他们还提到时间问题;从设计环节可以看出他们日渐成熟的科学思维。4 .每次实验总是强调不
12、能用嘴去尝,各种招都试过,但还是有个别学生要放进嘴里,很想知 道别的老师是怎么处理的二二二5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薪悉活而过程,理解平勺定量法,我采用了演示实验法,重点强调“完 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虽然强调了完全溶解,活动中还是发现有的小组在做小苏打的溶解 实验时,没有完全溶解就加入下一份。后面的班级都提示他们:静置10秒再观察是否完全溶解, 再决定是否要加入下一份。6 .刚开始我准备用烧杯和玻璃棒来做实验,但我们另一位老师反响,实验过程中学生操作不 规范导致烧杯破裂了。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现象,我就用了塑料杯,塑料搅拌棒,用烧杯确定水 量这样活动更平安。7 .前面的班级我用了 50nli水
13、,发现需要大量的时间实验,课堂40分钟很紧张;后面我只用 了 25nli水,用了量筒取水也很方便,减少了水量,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实验并整理数据。6 .加快溶解1 .在谈到有哪些方法可以加快盐溶解时,多数孩子都会说到温度、搅拌,也有局部孩子说到 溶解的快慢与水量有关,因为时间问题课上就没有去验证,只是结合第五课的内容提了一下水量 与物质的溶解多少有关。2 .比照实验在第五课就已经接触,在探究温度与溶解的快慢时,孩子们能很好的设计实验方 案。在是否搅拌的问题上大家有了分歧,有的同学认为可以同时搅拌,但也有同学觉得不用搅拌。 其实实验过程中只要保持条件一致,搅拌与否没有影响。为了让实验更加规范,再
14、次让学生讨论: 如果搅拌的话,怎么才能做到一致?在全班的努力下才得出搅拌的时间、速度、力度都要一样实 验才公平,搅拌太麻烦,一致决定不搅拌。3 .探究温度与溶解快慢时,第一个班我给孩子们2分钟的观察时间,活动中2分钟的实验结 果不是很明显,后面的班级我都给了6分钟的观察时间,这样孩子们就能很好的观察到盐在冷水 和热水中的变化。4 .活动中,学生提出了加的盐量一样,我们一致决定加1勺盐,但活动中,还是有小组去做 水能溶解多少盐的实验,后面的班级我都会强调一下加入的盐量。5 .本课的活动手册只关注了活动结果,没有让学生去关注盐在溶解过程的变化现象,表格改 一下会不会更好呢?6 .盐和水的颜色比较接
15、近,把盐放入水中不是很好观察,我在想如果把盐换成红糖可能会更 好观察,下次试试。7 .探究搅拌与溶解的快慢比较简单,孩子们很快就得出结论。7 .混合与别离1 .本课如果要让学生每一个环节都亲身体验的话,要2课时才能完成。教学第一个班时,从 盐沙混合一一溶解一一过滤都是学生亲身体验,本来计划是一课时上完,结果只完成到了过滤。 后面的班级为了节省时间,我也再次研读教材,认为溶解的实验不是重点,课上不做详细讲解, 前局部只详细讲解过滤局部,后面的蒸发提取食盐就能完成。2 .做溶解的活动时,如果不考虑后面的蒸发提取食盐活动,那么水量可以不做要求,但为了 一节课的连贯性,我给学生提供的盐和沙的量都是固定
16、的(1勺沙、2勺盐、20毫升水),这样能 保证盐水的浓度,后面的局部能快速提取盐。图片3 .过滤活动以前学生没有接触过,对他们有一定难度。活动中为了让他们体验到“一贴二低 三靠。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都让他们动手,小组合作完成。4 .教学第一个班时,为了让滤纸贴靠漏斗,也是想省事儿,就让他们用滴管直接在盐水和沙 的混合液中取水,活动中发现他们控制不好力度,吸上来的除了盐水,还有沙,会导致过滤不成 功。后面的班级我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滴管和一杯清水,让他们直接取清水沿着滤纸的边沿滴 上一圈,这样就能很好的让滤纸变湿,紧贴在漏斗上。图片5 .玻璃棒引流学生不是很好的操作,需要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给予指导;
17、滤纸尺寸偏大,活 动前老师可以剪下多余的局部,节省活动时间。6 .因为水沸腾了刚做过蒸发实验,本课的蒸发活动对于孩子们而言比较轻松,不过活动 前还是要提醒他们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平安。7 .为了能快速提取出实验,我在蒸发皿上做了标记,要求孩子们按照标记来加盐水,这样既 能快速完成实验,孩子们也能参与到完整的提取食盐的过程。8 .过滤、蒸发实验我用的都是铁架台,比较稳定。8 .它们发生了什么1 .本课教学活动比较简单,教材是先引导学生让橡皮泥和纸发生变化,最后再比较他们变化 的相同之处。因为本课比较容易,开课我就引导学生复习前面的内容,加深水三态变化的印象, 明白水、水蒸气、冰虽然形态不同,但因为没
18、有产生另一物质,就还是原来的物质,为活动三作 铺垫。2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动手让橡皮泥、纸发生变化,材料就缺乏够,我就让孩子们带上自己 的橡皮泥(超轻黏土)、纸到课堂,亲手让他们变成另外的物品。课上玩的非常开心,但为了让他 们有目的的玩,活动前先提要求,再动手。3 .教材上的活动记录表感觉有点歧义,它们的变化是想让学生填上制作的结果还是记录哪些 发生了变化没有交代清楚。表格可以更改一下,活动中我是让学生记录上哪些发生了变化。4 .让压瘪的乒乓球恢复原状,我没有让学生体验,只是让学生讨论了方法,如果时间充裕的 话可以提前准备好瘪的乒乓球,可以采用老师演示实验,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用热水让乒乓球
19、 恢复,并说说理由。这样的话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第二单元空气1 .感受空气1 .空气在一年级就已经有过了解,学生对空气并不陌生,老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学生的前概念, 通过气泡图展示出来,后面再更深入的去了解空气。2 .教材是先传递游戏,再找空气。在教学时,我发现让学生先去找空气,感受空气的不同特 点,后玩传递游戏,这样学生的体验会更清晰。3 .在感受空气的活动中教材用了塑料袋、口哨和气球,教学中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去找空 气,感受空气的特点,我把口哨换成了注射器,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去找到空气,发现空气的特 点。在活动前要提出任务:我用 找到空气,发现空气有 特点,后面根据学生的交流补充气泡图。4
20、.找空气环节学生很喜欢,所以在找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大声吵闹。活动前老师可以提醒学 生轻声实验,慢慢地养成静心实验的习惯。5 .因为前面已经了解了空气的各种特点,传递游戏比较轻松。教材准备了塑料杯、碗和塑封 袋,结合材料特点,我给准备了塑料袋、塑料杯和过滤网。巡视中发现多数小组都选择过滤网装 石头、塑料袋装空气、塑料杯装水,这与我预想的一样;也有少局部同学选择用塑料袋传递水、 塑料杯传递空气,因为塑料杯可以用手封口,这样空气就跑不出去,这种方式也不错。不过在分 享的时候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要这样传递,也能更进一步了解空气、水、石头的特点。6 .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已经对空气、水、石头有了更进一步的
21、了解,在比照它们之间的相 同点和不同点时,学生比较容易。2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1 .教材中是把纸团粘在杯底,以防纸团掉落。活动前我试了几次发现不好粘,活动时我就没 有把纸团粘在杯底,只要求学生把纸团按紧一点,巡视时发现还是有的小组活动中纸团会掉落, 只好从头开始。这样不仅麻烦,也费纸。建议活动前还是不要怕麻烦,把纸团固定好,活动会更 加顺畅。2 .因为水比较透明,塑料球是白色,我自己实验时发现观察水位线时有点困难。活动中我加 了色素,让水变成红色,这样观察白色的塑料球比较轻松,学生也能更好记录。3 .活动前可以强调杯子竖直倒扣下去,也要竖直取回。教学第一个班我只是提了一下杯子怎 么下去,就要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教科版 三年级 上册 教学 反思 23 20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