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 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 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教学设计.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衢道中教学设计深圳市福田区皇岗小学刘学金一、简介背景,了解诗题1、曾几是宋朝著名的大诗人,他不仅是宋朝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 代表人物之一,是大诗人陆游的老师。曾几在浙江三衢山游玩时,被旅途的景色 所吸引,就写下了三衢道中这首诗。2、读题目,读准“衢”的字音,并了解其义。衢,本义是四通八达的道路。元和郡志一书中说:“州有三衢山,故取 其名。”意思就是衢州有库三衢山,故称“三衢”。三衢山是浙江省衢州市的母 亲山。二、初读全诗,感知诗境1、初读诗句,认识“减”字。2、播放吟唱音频,感知诗境。3、再读全诗,感受诗人的喜悦之情。三、借助注释,了解诗意1、第一句:梅子黄时日日晴。对照以下诗句,感
2、知诗人的心情: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一一赵师秀约客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一一白居易浪淘沙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一贺铸青玉案2、第二句:小溪泛尽却山行。通过“泛尽”“却”字,感知诗人高涨的游兴。读前两句: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3、三四句:“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鹏四五声”。山路依然和来时的路一样绿树荫浓,爽静宜人,再加上那几声黄鹏的啼鸣, 幽韵悦耳,诗人的心情更加舒畅愉悦。“添得”二字喑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这才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鹏助兴,由此 可见此诗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4、想象画面,带着和诗人同样的愉悦之情再读。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梅、溪、泛、减”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都是左窄右宽。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诗人游览了三衢山,感受了中华大地山之 美、水之秀。我们还发现诗中描写的不仅仅是我们祖国的山水,而是通过这山水 的描写,表达出诗人乐山乐水的情怀。五、作业:练习背熟三衢道中,并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这首诗中描写的画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 小学语文 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三年级 下册 古诗 衢道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