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新圩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广东省潮州市新圩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潮州市新圩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东省潮州市新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李白诗歌的语言弹性,以及修辞、句式和篇章组织的生命感,都与渗透其间的诗性直 觉和用典密不可分。直觉与用典,是诗学领域的两种文化现象。一般说来,直觉是始生性 文化现象,用典是再生性文化现象。比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 楼的直觉。但据传他梦见族弟谢惠连,似有神助而拾得此句,因而李白送舍弟云: “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这就成了用典,成了对谢氏直觉的再生性处理。 钟噪诗品总论说:“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 高台
2、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诅出经史?观 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里的用事即用典,直寻即直觉。但钟氏的话带有片 面性,好诗是不废直觉,在不少场合也不忌用典的。关键在于如何用。直觉的文化密度较 疏,用典的文化密度较密,诗中的文化疏密度应该得宜。更重要的是,直觉须具精神深 度,直逼事物本原;用典须能点化,化出文化真趣。李白为诗,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神韵,因此直觉在他的诗中占有 重要位置。他以山水为友,总能以一种不隔、不俗的心情体验山光水色,常常凭着瞬间的 直觉,把带着自然露珠的新鲜意象采入诗中。他这样写对雨:“水纹愁不起,风线重 难牵。”他这样写晓晴
3、:“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水纹不起,你何必发愁?风 线难牵,你岂能感到它重?这些不可言喻的感觉,都是把风线水纹牵系着自己感觉神经所 致。雨后初晴,清池积雨而满,绿树淋湿而低垂,但是迎着晓光已是鱼跃莺吟的生命欢 快,诗人已经以直觉切入自然界的生命节奏之中了。他这样写郊外:“花暖青牛卧,松高 白鹤眠。”(寻雍尊师隐居)他这样写县府衙门:“山鸟下厅事,檐花落酒中。” (赠崔秋浦)在郊外,他体验到青牛趋暖、白鹤栖高的情趣,直觉到大自然饶有意味 的沉默。在县府衙门,他体验到无为而治的县令公事清闲和诗酒兴浓,竟然与花鸟同乐 了。由于他以直觉拾取清新的意象,有些诗行几乎语语珠矶,带有自然的光润性。直觉的
4、魅力,在于它抛开某些文化杂质的拖累,还原出诗的天然本性和天真情调。面 对这种天然纯真,人们当会感到这才是真正的“思无邪”。也就是说,直觉的本质在于 真,它卸去了某些文化化妆。如越女词其三:“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 来表达的。C.作者在文中将孝情一泻到底,没有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孝情在不同的层次中, 不同的前提下出现。D.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铿锵有力,感情热切,具有说服力;运用了 “乌鸟”“结草” 等故事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16 .李密在陈情表的最后两段的重点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请 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4分).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5、语。(10分)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4分)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3分)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3分)参考答案:13. AB14. C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自陈宦历,称颂君恩,标 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正面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唯一原 因;用自己的年龄与祖母的年龄对比,表达“尽节日长,尽孝日短”,进一步让皇帝消 除疑虑。15. 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正是因为这种感情让我实在是不忍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希望陛下能怜恤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
6、我一点小小的心愿。13 .试题分析:矜:怜惜,哀怜。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 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 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已学过的课文、现 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注意古代汉语中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四种情 况。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4 .试题分析:于:向/比;以:用/因为。本题是对高中文言虚词的考查,综观近几年的 高考试题,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 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
7、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 用法的异同。根据2007年新课标考纲的相关表述,常见的虚词共有以下18个:而、何、 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其中“因、以、 于、贝h之、乃、且、而”尤受高考命题人青睐,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本题 的解答策略一般有以下几个:一、词性界定法,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 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二、数学代入法,即把题中的某一个字的释义代入到 另一句中去验证,看是否能表达清楚,符合文意。三、语法切入法,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 是解答文言实词题常用的方法,其实该法对解答文言虚词题也同样适用。四、语境推
8、断 法,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 文来进行判断。五、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 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综上所述,在解答虚词辨析 题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 一日之寒,还是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5 .试题分析:“没有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错误,陈情表是用理性对感情进行节 制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6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概括文章内容。回答
9、时可从文中语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 命危浅,朝不虑夕”、“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 长,报刘之日短也”可总结得出答案要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注意文中具有总领意义的 语句。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7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重要实词和虚词)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 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6.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懿子问孝。
10、子日:“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日:“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日: 无违。”樊迟日:“何谓也? ”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 以礼。”子夏问孝,子日:“色难(1)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2) .曾是以为孝乎?”孟武伯问孝(3),子日:“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言胃能叠。至於犬焉,皆能有叠。不敬,何以别 乎? ”选自论语?为政第二)注:(1)色:脸色,此处指好脸色;难,不容易。(2)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 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馔,吃喝。(3)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志 zhi ) o武是他的谥号。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
11、的一项是()(3分)A.孝敬父母就要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孝敬父母最难做到的是始终心甘情愿,和颜 悦色。B.孔子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认为孝不是空泛的,父母在世时,与父母 相处要依礼而行;父母过世后,丧礼也应合义合礼。C.父母常常为子女的疾病担忧,作为子女,更要担忧父母的疾病,尽量减少父母 为自己担忧,这也是行孝道。D.孔子认为子女尽孝,就是有事情要替父母去做,有好酒食药让父母先吃,只要 他们衣食无忧,就算是孝道了。2、孔子认为,孝为人之本,论语中借孔子的弟子有子告诉人们,“其为人也 孝弟,而好犯上者,未之有也”。请你结合这句话和上面的选段,谈谈你对孔子注 重“孝”的理解。(3分)参考答案:
12、ID(子女要尽孝不仅要按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内心真正的孝敬父母)2 (注:考生一定要结合材料回答,符合材料精神即可,答案仅供参考)孔子所提 倡的孝道,就是依礼而行,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 深处真正的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孝”同时是一种社会道德准则,是社会文明 形成的标志,一个人如能实践孝悌之德,心性必然纯和温厚,育人相处自然合情合 理,不至于冒犯的举动和暴戾的倾向;当然也不会有违法犯纪的行为了。“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孝子的言行不违背礼节,可以使父母放 心,父母担忧的只是孝子患病。还有一种解释,说“其”指父母,这句话的意思 是说,孝子要特别为父母的
13、疾病担忧。两种说法都通,译文取后一种。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正在举行的南非足球世界杯的赛场上,朝鲜队虽以1: 2不敌巴西队的攻势,但 精神可嘉;同样在这届世界杯赛上,斗志昂扬的朝鲜队竟以0: 7负于葡萄牙队, 令世人瞠目结舌,也由此引发了网友的热烈争论。请你以“泉城网友”的身份就此发 表评论。(6分)参考答案:解析:应体现出两种观点:一是强调气势精神的作用;二是强调战术实力的水平答案:示例一:足球比赛犹如战场,首先需要气势,朝鲜队对阵巴西,虽败犹 荣,靠的是精神。示例二:0: 7的大比分,说明一个问题:“精神”固然重要, 但不能代替经验与实践。7 .下定义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给“
14、拍客”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字。(4分)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眼界开阔,留意生活中的点点 滴滴,从中择取社会“热点”,用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下图像或视 频,用来表达对百姓生活和人文历史的理解与思考,然后以发送彩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 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他们被称作“拍客”。成为“拍客”,不需要高超的摄影技术, 妇孺皆可,老少皆宜。参考答案:拍客是互联网时代利用数码设备拍摄图像或视频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的人。(或者:拍 客是互联网时代择取社会热点用数码设备拍摄图像或视频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的人。)(定义格式2分,“互联网”拍摄”“上传”等各1分)略
15、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这个世界充满和平。人类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 的感受,自从几个世纪以来,无数次的战争夺去了千万人的宝贵生命,摧残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幸福家园。生活在和 平环 境里的人们,()。今天的世界,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永不再战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这个世界充满希望。今天的世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 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互鉴空前深入。特别是信息 科技进步以指数级速度增长,新科技、新发明令人,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 产生活,大大丰富了人类改造世界的方式,人类战胜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和信念无 比坚定。A.记忆犹新善刀而
16、藏锐不可当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 目不暇接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B.记忆犹新铸剑为犁 势不可挡C.刻骨铭心善刀而藏锐不可当D.刻骨铭心铸剑为犁势不可挡 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自几个世纪以来,无数次的战争夺去了千万人的宝贵生命,摧残他们赖以生存的幸福 家园。B.自几个世纪以来,无数次的战争夺去了千万人的宝贵生命,摧毁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幸 福家园。C.自从几个世纪以来,战争无数次的夺去了千万人的宝贵生命,摧残了他们赖以生的幸 福家园。D.自从几个世纪以来,战争无数次的夺去了千万人的宝贵生命,摧毁了他们赖以生存的 幸福家园。19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B.从来都像现在这样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C.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珍视和平的来之不易D.从来都像现在这样珍视和平的来之不易参考答案:17. D 18. B 19. C【1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 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 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比喻记忆深刻。刻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 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却。结合“人类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感受”分析,选用“刻骨铭 心”。善刀而藏:将
18、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铸剑为犁:销熔武器 以制造务农器具。意思是要和平不要战争。结合“永不再战”分析,选用“铸剑为犁”。 势不可挡:来势迅猛,不可抵挡。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结合“经 济全球化的进程”分析可知,选用“势不可挡”。应接不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目 前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 来。结合“新科技、新发明令人”分析可知,选用“目不暇接”。故选D。【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 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
19、中列出四种修改情 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 陷阱,难度不大。语句存在问题:结构混乱,“自从以来”句式杂糅,排除C项、D 项;搭配不当,“摧残”与“家园”搭配不当,排除A项、C项。故选B。【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 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 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 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c项,“没有”更强调“现在这样”,语 气更强烈,排除B项、D项;
20、“和平的来之不易”更突出“珍视”的程度,排除A项。故 选Co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黑板上的粉笔字迹或许终将褪去,但对听闻过这段留言的人来说,那透过文字震撼人心 的力量永远不会消散,对知识的信仰将历久弥坚。当下,多边主义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保护主义言论甚嚣尘上,其行动也日渐增多,有 些人指责全球化带来的副作用造成了国际金融危机。数百名巴西民众聚集在马拉卡纳球场,高呼口号,批评政府慷慨解囊举办世界杯、奥运 会等体育比赛,却不关心如何改善贫民的生活。刘汉民老人苦心孤诣创研象形字书体20多年,他已成功创作出十二生肖、福禄寿禧等 100余幅作品,得到了国内外书法界的认可。
21、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有关部委及各地正在抓紧开展建立征管协作机制、确定具体适 用税额等前期准备工作,环保税开征,一触即发。海南侨乡僧州中和镇群众开展庆元宵舞龙舞狮巡游活动,龙飞凤舞闹元宵,一系列民俗 表演,把中和故城的龙年新春闹得异常欢腾。A.B.C.D.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成语的运用。题中,“历久弥坚”,经过长久的时间后,意志 更加坚定。经历时间越长久,越显得坚定不移。这里使用正确;“甚嚣尘上”,人声喧 嚷,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流传,议论纷纷。现多 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此处符合语境;“慷慨解囊”,解开钱袋拿出钱来。形容极其大 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
22、人。此处不符合语境;“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 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使用正确;“一触即发”,原 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 即会爆发。此处与语境不符。“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 势有力,灵活舒展。用错对象。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 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 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23、;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 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 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 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六、写作(60分,共1题)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我到一座花园去参观,看到园中的花正盛开,树都苍翠,忍不住赞叹地说:“这些花 和树是多么的美呀。”花园主人笑起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丑的树,也没有丑的花。不要说是这花 园,即使是路边的花树也都是很美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丑的树,也没有丑的花。”细细思量,这话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潮州市 中学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末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