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治理理念及领导方式的系统集成改革 附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docx
《大学治理理念及领导方式的系统集成改革 附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治理理念及领导方式的系统集成改革 附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治理理念及领导方式的系统集成改革摘要大学治理理念及领导方式与治理效能具有螺旋式的结构化演进关系,治理理 念及领导方式的非逻辑化将直接阻遏大学治理效能的正常实现。治理理念具有的 “气”与“理”的系统集成综合属性,以及领导方式具有的主体之于“物理-事 理-人理”的系统集成行为表现,决定了大学治理理念及领导方式改革的系统集 成的逻辑和必然。其系统集成的改革策略包括:构建大学治理理念和领导方式系 统集成改革的统分整合模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系统集成治理新格局;促 使大学治理主体要素和领导方式的系统集成改革。通过系统集成改革,促使大学 组织将治理理念和领导方式转化为有效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目
2、标。这既是 大学治理的初心与使命,也是大学领导的良知与责任。关键词大学改革;治理理念;领导方式;系统集成“大学治理”既是一个具有历史使命的理论话题,又是一个富有时代意蕴的 实践话题。在高等教育学界,有关“大学治理理念”研究的学者可谓灿若繁星, 有关“大学领导方式”研究的成果更是汗牛充栋,诸多涉及大学治理理念的经典 思想及其对大学领导方式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意义深远。但是,由于大学组织结构 的复杂性,大学治理理念及领导方式与治理效能所具有的螺旋式结构化演进关系 体现得还很不充分。为促使大学治理理念和领导方式创新,实现大学治理效能提 升,本研究立足于系统集成理论,提出若干策略性建议。一、大学治理理念的
3、内涵及面临的问题众所周知,大学治理是大学发展历史演进中组织“管理”理念的一次质性升 华。大学组织从管理理念的终结到治理理念的确立,所彰显的意义不仅是思想桎 梏和领导方式的观念解放,更重要的是标志着大学依法治理的组织规则和制度规 范的完善,也标志着大学治理场域人民意志的充分体现。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从 管理走向治理不但是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型,也是高等教育政策的根本转 变”。“治理”与“管理”虽然均源自西方的组织行为理论,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组 织的目标。但是,从治理实践视角审视,“治理”更加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民 本思想”与“和合文化”的社会特质,更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的人民意 志和民主内涵的制
4、度特色。因为,“管理”侧重强调的是组织中的领导者通过发 挥“权力”的作用,促使他人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而“治理” 则更多强调他人参与组织目标实现的自主和自觉意识,更加强化组织目标实现过 程中的民主参与和组织的整体力量,其中蕴含了 “共建共治共享”三位一体的治 理理念。而“共建共治共享”治理,则“是一种集成的治理模式,其中管理、学 术单位和代表性智力机构(管理员、教师员工和学生)在开放沟通、透明和真正 协作的相互增强的关系中并肩存在:亦即说,“治理”是建立在领导与人民相互 信任的协调网络基础之上的,强调的是组织领导与人民群众之间以和合为基础的 合作、互动与共享。这种合作、互动与共享
5、的大学治理,蕴含的核心理念便是“人 民性”。“治理”的这些内涵和特征,并非当下学界的新注。1995年全球治理委员 会所发表的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中已有所体现:“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 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 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 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亦如 罗茨(R.Rhodes)所认为的,治理意味着“统治的含义有了变化,意味着一种新 的统治过程,意味着有序统治的条件已经不同于以前,或是以新的方法来统治社 会:显而易见,大学治理虽然不能没有管理,但是管理已
6、非实现组织目标的唯 一举措。较之管理,治理将构建更加新颖的领导与群众的合作共享关系,将更多 体现人民主体的权力意志,在组织行为上将具有更浓、更多、更重的民本思想与 人民情怀。大学治理理念是人们对大学治理活动所持有的基本看法和对大学治理规律 的理性认识,或者说是人们对大学治理的基本问题所做出的一种富有逻辑的价值 判断。大学治理理念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大学治理固有的义理和秩序,这 是大学治理理念的本体部分,也是“大学治理”在人脑中留下的最概括、最稳定 的形象,具有客体上的价值存在意义。它包括大学治理的本质、大学治理的依据、 大学治理的特征等。二是治理主体对大学治理的认识和觉悟,具有主体方面的价
7、 值判断意义,包括实现大学治理必须依赖的人民性理念,以及大学治理的德治、 法治、善治、心治等理念。某种意义上看,大学治理理念是各个具体理念的系统 集成,每一个具体理念都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独有的功能。大学治理主体认识部分 的理念,也可以视为大学治理的“理”性载体,其“理”性之根在于“人民性”。 因为,无论德治、法治、善治和心治,无不需要植根于人民之中,缺失大学治理 “人民性”的理念,大学治理效能将难以彰显其应有的本质性现实意义。由此可 知,大学治理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彰显着影响治理效能和领导方式的本体论 和认识论的价值意义。为便于对大学治理理念进行理解,本研究借用新儒学“理”“气”关系即“理 本
8、气末,理主气从,理气交融,气化流行”的观点对大学治理理念予以结构化的 说明。假使我们把大学治理理念的本体性内涵视为大学治理理念之“理。把大 学治理理念中具有主体性认识意蕴的涵义视为治理理念之“气:那么,大学治 理理念是“理”与“气”的系统集成整合体。其中,“理”是治理理念的本源, 当然,“理”虽是本源,但未必是能被观测到的有形存在,其形体呈现依赖于“气 化”程度。“气化”而来的原始“理料”,不仅有形有体,且“气”的聚散程度和 “气化”方式决定着“理”的存在意义。这种“理”与“气”的系统集成整合体, 彰显出的是大学治理过程中“人类的理性与非理性、理智与情感交融的产物与统 一体”,或者谓之“在高等
9、教育哲学思想史上”具有本体论认识意义的“大学理 性”。大学领导正是通过“理”与“气”的系统集成的“大学理性”方式,转化 为大学组织自身的基本目标,包括优化大学治理环境,提升大学治理效能,创新 大学治理方式等。在此可借助形象图解的方式作进一步的简要说明,如图1所示。位居图中核心的部分,是大学治理固有的义理和秩序,它是大学治理理念具 有本源意义的部分。所谓义理,即大学治理固有的运行道理;所谓秩序,即大学 治理固有的运行规则。借用新儒学的概念,简单地称之为“理二大学治理的本 质、大学治理的依据、大学治理的特征等都属于“理”的范畴。图形的外围,表 明的是通过大学治理理念的“理”与“气”的系统集成,所实
10、现的大学治理的基 本目标,或者说是大学治理理念发挥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包括优化大学治理环 境,提升大学治理效能,创新大学治理方式等。介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地带,即 包围大学治理理念之“理”的,是作为大学治理主体的人对大学治理“方式”做 出的价值判断,可以简单地称之为“气二它包括大学治理的德治理念、法治理 念、善治理念、心治理念以及人民性理念、办学定位理念、发展理念等。大学治 理的“理”和大学治理的“气”,时常处于混沌交织状态。当大学治理之“气” 和合于大学治理之“理”时,大学治理理念就能趋于成熟,大学治理的目标就会 更加容易达成;反之,则大学治理理念就容易出现偏差,大学治理的目标就会难 以有效实
11、现。只有找到治理之“气”与治理之“理”的和合规律,即系统集成规 律,才能确立成熟的大学治理理念。所谓系统集成,即通过整合治理手段,将各 个治理系统的分离要素综合集成到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整体系统之中,从而实 现复杂系统整体增效的方法论。“系统集成”从初始的科学技术专用术语,到新 时代大学治理的重要哲学工具,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本质特征,并在大学 治理场域发挥着具体指导作用。当然,由于大学治理理念中的“理”“气”关系是处于流动状态的,所以, 不同治理主体所形成的大学治理理念也不尽相同。即使同一治理主体,因哲学观、 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不同,也不存在某种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大学治理理念。但是, 由于
12、大学所具有的“相似性”治理规律,必然会形成一些最基本的一致性的大学 治理理念,如人民性理念、科学定位和发展理念,以及德治、法治、善治、心治 和制度创新理念等,对这些理念的系统集成,正是大学领导方式变革和治理效能 提升的根本之道。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摘 要: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是我国大学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在推进大学 治理现代改革中,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基础性作用。大学治理体系决定 着大学治理的制度与结构,大学治理能力则反映着大学治理体系所具有的功能。 我国大学治理体系面临着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不平衡、开放性和透明性不足,参 与水平偏低和责任性缺失的困境。我国大学治理能力存在着组织协调能力弱
13、化, 文化濡化能力偏低、监管能力和反馈能力不足的问题。推进我国大学治理现代化, 需要从治理目标、治理结构、治理手段和治理功能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关键词:大学治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学文化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自身的转型与升级,传统的大学治 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迫切需要进行深刻的改革。面对这种情况,如何进一 步推动大学治理现代化是我国大学未来发展道路中的核心任务。1党的十八届 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理念和任务,这对于我 国大学治理的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推动大学治理的现代化将成为未来改革的方 向。一、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基于结构与功能的
14、解析大学治理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这既包括了大学治理所需 要的制度、规章和结构,同时还包括了在治理结构和框架下治理主体与客体之间 的互动和协作。在大学治理的过程中,治理体系是核心的要素。所谓治理体系, 指的是大学治理的过程中所依据的基本制度框架,和在上述框架下所形成的治理 参与者之间所形成的稳定的规范和程序。从新制度主义的角度看,治理体系在治 理过程中具有两方面的基础性功能:一方面,治理体系为治理活动参与者的行为 提供了稳定的和可预期的行为模式,大大降低了治理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按照新 制度主义经济学的观点,现实社会中的人类组织行为都是具有交易成本的。在这 种情况下,制度从本质上说
15、是为降低人类行为的交易成本而出现。2随着人类 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化,相关的制度规范也随着大大增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日 趋复杂化的社会生活需要各种各样的制度规范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人类的合作 行为。基于上述理论层面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大学治理体系从根本上看是大 学治理活动得以实现的基础。另一方面,治理体系明确治理的目标和方向,培育 治理活动中的文化氛围,促进治理绩效的提升。3如前所述,治理活动是一项 涉及多方面的复杂性活动,而治理体系的重要功能就是更好地将多方面的参与者 进行有效协调和激励,使之统一到治理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上面。同时,治理体系 有助于治理文化氛围的形成,使得治理活动能够在更好的软
16、环境中进行,因此治 理体系将最终提升治理绩效。考虑到大学治理活动的复杂性特征,大学治理体系 对于大学治理的水平无疑具有巨大的决定性意义。治理能力是治理体系的功能性体现,它反映了治理体系所具备的实现治理目 标的水平和品质。大学治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治理体系自身的完善。换言之,大 学治理能力是衡量和评价大学治理体系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志。大学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之间存在着决定性关系。提升大学治理能力的最根本途径就是进行大学治 理体系的改革,促进大学治理体系的完善。对于当今的大学而言,强有力的治理 能力包含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组织动员能力、监督管理能力、培育认同能力、 反馈评价能力。大学是一个复杂性的组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治理理念及领导方式的系统集成改革 附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大学 治理 理念 领导 方式 系统集成 改革 体系 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