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应用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氢能应用行动计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氢能应用行动计划一、基本原则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相结合,完善氢能产业创新体系,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快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推动重点企业和高校院 所加强研发,降低氢能应用成本。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注重引进 龙头企业和高端人才,提升开放水平和格局。坚持示范引领、稳步推进。因地制宜选择氢能示范应用区域,优 先选择氢源供给充足、产业基础好、市场潜力较大的区域,加快完善 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氢能示范项目的引领作用,稳步推进氢能多 领域多场景示范应用,逐步实现氢能产业规模化、商业化发展。坚持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立
2、健全涵 盖氢能全产业链的安全标准和规范体系,增强氢能利用全过程安全风 险管控能力,保障氢能产业安全发展。坚持低碳化制氢方向,严格控 制化石能源制氢,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二、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和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 以构建氢能产供储销体系为主线,以氢能示范应用为突破口,以氢能 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完善氢能管理体系为动力,以氢能安全发展为底线,发挥湖南综合优势,提高产业装备水平,贯通氢能产业链条,打 造湖南氢能品牌,提升产业发展效益,为湖南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高 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力量。三、着力示范引领,推动氢能多元领域应用在氢能产业发展培育期,充分发挥示范应用的引
3、领作用,积极开 展氢能示范城市建设,争取氢能交通、可再生能源制氢等领域国家级 氢能应用示范项目落地湖南,着力研究合理的氢能产业发展商业化模 式,积极探索拓展氢能多元化发展空间。(一)重点推动氢能在交通领域示范应用充分发挥氢燃料电池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等优势,优先推动氢燃 料电池汽车在固定路线、长途运输、高载重等特殊场景的应用示范, 与纯电动汽车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模式,加速交通领域碳减排进程。 立足各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等因素,合理布局氢燃料 电池交通工具示范应用项目,重点在港口、物流、环卫、工业园区、 公共交通、旅游景区等场景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适时开展 氢燃料电池在船舶、轨
4、道交通等领域的示范应用。积极探索氢能在交 通领域的商业化路径,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出台氢燃料电池汽车购置和 运营补贴政策,不断提升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市场应用规模。(二)有序开展氢能在储能发电领域示范应用充分发挥氢储能技术调节周期长、储能容量大、受地形影响小的 优势,结合省内水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特性,适时开展氢能在 可再生能源消纳、跨长周期电力调峰等场景的示范应用。积极探索可 再生能源发电与氢储能相结合的一体化应用模式,逐步实现氢储能与 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现有电力系统储能体系的有机融合,为构建 以新能源占比逐渐提升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重要储能调节支撑。充分 利用氢燃料电池发电和热电联供技术效率
5、高、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 等优势,针对绿色建筑、产业园区、港口等场景用能用热需求,结合 氢能技术发展趋势,在省内适时开展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 示范项目建设,逐步实现氢燃料电池供热发电技术的商业化、产业化 转型。(三)积极探索氢能在工业领域示范应用积极探索氢能在工业原料和热源替代领域的技术创新,随着可再 生能源制氢成本的不断下降,积极探索绿氢在钢铁、冶金、水泥等高 耗能行业作为高品质原料和热源方面的应用,逐渐扩大清洁低碳氢能 对化石能源的工业应用替代规模,减少由使用化石能源引起的二氧化 碳排放,促进高耗能行业绿色转型发展。(四)氢能示范应用1、交通领域氢能示范应用优先实现氢燃料汽车在公务
6、车、公交车、环卫车、景区观光车等 公用领域的示范应用。重点开展区域交通示范应用。公共交通方面, 在长沙、岳阳、株洲等氢能发展先行城市开展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 应用;在物流方面,依托长沙、岳阳、怀化等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 城市建设,开展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示范应用;在工业园区方面,率先 实现钢铁冶金等重工业厂区高载重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在港口 方面,支持岳阳城陵矶港开展氢动力轨道吊车及氢燃料电池叉车、牵 引车示范应用;适时在洞庭湖、湘江区域开展氢燃料电池船舶示范应 用,探索开展氢动湘江示范工程;依托京广、长张、沪昆高速公路开 展氢能城际交通示范应用,创新开展氢燃料电池有轨电车示范应用; 依托湘江
7、新区技术基础,探索车联网、智能驾驶、大数据等技术在氢 燃料汽车上的综合应用,构建氢燃料电池汽车综合管理平台,提升示 范车辆的安全系数、调度水平和运营效率,抢占氢燃料汽车综合管理 技术高地。2、储能发电氢能示范应用优先在长沙、岳阳、株洲等氢气需求量较大的先行城市,探索开 展谷电时段可再生能源制氢+氢储能+加氢示范工程。适时推动在湘南、 湘西等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好的地区,探索开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 氢+氢储能示范工程,研究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氢储能相结合的一体化应用模式。鼓励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区域附近建设氢能发电站,推 动氢气的就近使用,降低氢气运输带来的成本问题,远期将湘南、湘 西打造成可再生能
8、源制氢+发电基地。鼓励新建和改造的通信基站、数 据中心等工程中,优先采购氢燃料电池作为应急备用电源,并逐步向 金融、医院、学校等领域渗透。在有条件的增量配电改革和综合能源 服务试点地区,通过多能互补和智慧微网技术,开展氢燃料电池热电 联供示范应用。3、工业领域氢能示范应用综合考虑氢能替代技术发展、氢气使用成本、冶金水泥等行业市 场环境等因素,适时开展氢还原代替碳还原的技术示范。探索开展可 再生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氢能冶金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适时开展 以氢代煤的水泥熟料煨烧技术示范项目,推动冶金、水泥行业低碳转 型。四、着力氢源保供,统筹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统筹规划全省氢能基
9、础设施布局,构建 安全、稳定、高效的氢气供应网络,为氢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保 障。(一)提升氢源保障能力充分利用省内价廉量足的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资源,构建低 碳、经济、安全、稳定的多元氢能供应保障体系。在岳阳、娄底、衡 阳等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地区,促进氢源由灰氢向蓝氢的结构性转变, 提升氢气品质。提高工业副产氢回收利用率,鼓励工业副产氢就近使 用,降低氢气运输成本。推动湘西、湘南等可再生能源资源相对丰富 地区的绿电制氢项目合理布局,实现省内绿氢制造新突破。适时制定 电解水制氢电价优惠政策,提升电解水制氢转换效率,降低绿氢制取 成本。优化氢气危化品管理限制,逐步将氢气纳入能源管理范畴,优
10、化氢气供需配置。探索可在生能源制氢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应用模 式,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化应用。(二)完善氢气储运体系综合考虑地区氢气需求和供应能力,合理规划储氢基地规模和布 局,统筹推进高压气态、液态、甲醇以及液氨储存等多元氢气储存体 系建设,提升氢气供应保障能力。构建以高压气态运输、液态运输、 固态运输和管道运输方式多元氢气运输体系,完善多元氢气运输网络 建设,提升氢气运输能力。优先发展氢能高压气态运输,提升运输效 率、降低运输成本,以安全可控为前提,合理规划高压气态运输线路。 探索液态槽车、船舶运输氢气的应用。鼓励加氢站直供输氢管道建设,开展高压气态氢气管道运输示范应用。探索氢源地到加氢
11、站直供氢气 的可行商业模式,降低氢气加注成本。(三)统筹布局加氢站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坚持以需定供原则,统筹布局加 氢站,有序推动全省加氢网络建设,保障氢能示范应用的用氢需求。 研究省级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规范加氢站建设项目审批流程, 落实加氢站设计、建设标准规范,提升安全运营水平。研究加氢站建 设、氢气加注补贴政策,提升企业参与加氢站建设的积极性。积极推 动氢能产业园、钢铁厂区、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地等应用场景丰富地 区加氢站建设,促进氢气就近应用,提升加氢站利用率水平。充分发 挥省内高速公路纵横联通的区位优势,在有条件的服务区配套建设公 共加氢站,努力打造中部地区加氢基地。优先推动成本低、建设速度 快的撬装式加氢站建设。在确保安全规范的基础上,鼓励现有满足条 件的加油站改扩建成油氢综合站,节约土地资源。探索油电气氢综合 站、制储加氢一体化站等综合型、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五、氢能应用氢燃料电池领域,重点围绕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和关键零部件、 电堆、系统集成等领域制定相关标准,支持燃料电池系统运行安全性、 可靠性要求及检测方法制定相关标准;交通领域,重点围绕氢燃料电池工程机械、公交车、船舶等运营规范制定相关标准;其他方面,支持燃料电池发电和热电联供系统等领域制定相关标准。资料整理来源:湖南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