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件2东莞市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引为明确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基本要求,以及监测点、标识 牌、视频监控系统设置及档案建设要求,特制定本工作指引。具 体如下:一、规范化建设内容及原那么入河排污口的规范化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及档案建设。(一)硬件建设的内容及要求硬件建设主要包括监测点设置、标识牌设置和视频监控系统 设置。硬件建设由入河排污责任主体负责。硬件建设的原那么和 要求如下:1 .应遵循便于采集样品、计量监控、设施安装及维护、日 常现场监督检查、公众参与监督管理的原那么;2 .入河排污口宜设置在设计洪水淹没线之上,不应影响河 道、堤防、涵闸等水利设施行洪,不应破坏周围环境或造成二次 污染;3
2、 .应将监测点设置在厂区(园区)以外、污水入河前,如 遇特殊情况需设管道的,应留出观测窗口;4 .应按要求在入河处或监测点处明显位置设置标识牌,公 示入河排污口的基本信息和监督管理单位信息等;5 .应按要求在监测点处安装流量计量装置、记录仪及监控 清晰、标识完整、手续完备、书写和装订材料符合档案保护的要 求。(4)归档的电子文件(含电子数据)应采用符合相关要求 的文件格式,满足长期保存的格式要求;电子文件的归档按照 GB/T 18894、DA/T38 的规定执行。(5)归档的电子文件应当和纸质文件保持一致,并与相关 联的纸质档案建立检索关系。具有重要价值的电子文件应当同时 转换为纸质文件归档。
3、2.档案内容(1)单个入河排污口档案a)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单个入河排污口档 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入河排污口登记表(如有);2)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文件;3)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决定文件;4)入河排污口监督检查资料;5)入河排污口监测资料;6)其他有关文件和资料。b)除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以外的入河排污 口,其单个入河排污口档案应至少包括各入河排污口责任主体提 供的基本信息表。(2)入河排污口资料档案10-入河排污口资料档案应包括:a)入河排污口登记档案;b)入河排污口申请档案,包括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提出申 请时提交的各种文件和审批单位出具的行政许可文件等;c)入河排污
4、口调查信息档案,包括排查整治及日常监管中 提供的入河排污口照片和各类入河排污口示意图等;d)入河排污口监测资料档案。(3)档案信息化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单位应依托排污口信息平台开展档案管理, 管理排污口排查整治、设置审核、日常监督管理等信息,建立动 态管理台账。(4)档案更新入河排污口管理单位应按照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排查整 治、监督检查工作进展动态更新档案内容。开展监测的入河排污 口,入河排污口责任主体还应在每年2月1日前,向入河排污口 管理单位报送上年度入河排污口使用情况和监测情况。(5)日常监管a)入河排污口管理单位组织对入河排污口开展监督管理后, 应填写入河排污口现场检查表,将水质监测结
5、果、排污口损毁情 况等现场情形纳入单个入河排污口档案。入河排污口现场检查表 样式参见附录B。b)入河排污口资料档案应根据排查整治后的责任主体清单、 确需保存的入河排污口清单动态更新。已注销的入河排污口,应 保存其编码,相关档案资料归入历史档案。C)入河排污口管理单位应定期对入河排污口责任主体台账 记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台账的记录内容、记录频次、存储 及保存方式等是否规范,对存在问题的提出整改意见并催促整 改。-12-附录AA.1入河排污口基本信息表入河排污口名称入河排污口编码是否有设置市核或登记手续口是口否设置审核或登 记文书文号入河排污口位置所在行政区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州、盟)
6、县(区、旗)乡(镇)村排入水体名称:所在流域控制单元及水质目标:所在水功能区及水质目标:经度(准确到):纬度(准确到”):建成时间入河方式明渠 口管道泵站 口涵闸口箱涵其他:排放方式口连续口间歇排污口截面信息口圆形截面:d=_m, S=_m2口方形截面:LxB=_mx_m, S=m2口其它形状截面:S=_m2填表说明:“所在行政区域“:应准确到所在的村或街道。“排入水体名称“:填写入河排污口直接排入的河流(含运河、沟、渠等)、湖泊、水库名称, 优先使用河湖名录中的名称。“所在流域控制单元及水质目标“所在水功能区及水质目标”:填写控制单元及水功能区的名 称及水质目标,如:江枫桥断面,n【类。“建
7、成时间”:填写实际建成时间,时间精确到“月“排放方式”“入河方式”:在后面提示栏中划“小,”入河方式”勾选“其他”的,须填写具体的入 河方式。“排污口截面信息”:排污口为圆形截面的,填写直径d和截面面积S;排污口为方形截面的, 填写边长L和B以及截面面积S;排污口为其它形状截面的,填写截面面积S。表A.2污染物手工监测信息采集表入河排污口名称入河摔污口编码采样时间罡测指标监测结果(mg/L)采样方法监测分析方法四注填表说明:“采样时间”精确到“分”。“技测指标”应包含入河排污口主妻污爱物指标及所在流域控制单元断面水质超标的污染物指标.“采样方法”参照排污单位所执行的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及HJ9I
8、.K HJ92、HJ493. HJ494、HJ 495的规定执行,根据监测指标的特点确定采样方法为 混合采样方法或瞬时采样的方法,单次监测采样频次按排污单位所执行的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和HJ.T91的规定执行。“监测分析方法”填写排污单位所执行的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方法。-14-表A.3污染物自动监测信息采集表入河排污口名称入河排污口编码笈测时间监测指标监测结果(mg/L备注注:表格数据可由自动监测仪表导出。表A.4水量监测信息采集表入河排污口名称入河排污口编码入河排污口使面面积(m流速(m/s)流量(n?/s)备注注:流量测量方法参理HJ 91、HVT92执行。16-附录B入河排污口现场
9、检查表入河排污口名称:入河排污口编码:地点:时间:现场情况:备注:现场检查内容包括水质监测结果、排污口损毁情况等。检查单位:检查记录人:检查参加人:注:入河排污口现场检查表纳入单个入河排污口档案。-17-装置,并将相关监控信息接入各流域或行政区域入河排污口信息 平台;6.应对监测点、标识牌、计量和监控设备开展日常维护, 确保正常运行。(二)档案建设的内容及要求1 .建立单个入河排污口台账,由入河排污口责任主体维护 并动态更新;2 .建立流域或区域所有入河排污口设置和使用档案,由入 河排污口管理单位审核、上报、公示、统计,并根据管辖范围内 排查整治和设置审核工作定期更新。(三)规范化建设的原那么
10、1 .原那么上,所有入河排污口应建立入河排污口档案,明确 唯一的入河排污口名称、编码;2 .原那么上,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农业排 口以及其他排口中的港口码头排污口、大中型灌区排应设置标 识牌;3 .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农业排应设置 监测点,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入河排污口开展自行监测,建立入 河排污口台账;4 .规模以上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应设置视 频监控系统。5 .鼓励有条件的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工业排污-2 口设置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主要污染物入河指标。二、监测点设置(一)监测点的形式与要求根据入河排污口的入河方式和污水流量的大小,选择适宜的 监
11、测点开口形式。入河排污口的入河方式主要包括明渠、暗渠、 明管、暗管、涵闸以及泵站等。入河排污口监测点设置应满足 SL219的相关要求。(二)监测点的防护监测点应设置平安防护措施,防止监测点被损坏和人畜落入 监测点(处)。对明渠式监测点,应按平安防护要求在四周设置 防护栏杆和平安警示标志;对竖井式监测点,应设置防护井盖; 防护措施应有防破坏的警示标志。三、标识牌设置(一)基本要求标识牌分为详化标识牌和简化标识牌,可结合入河排污口实 际使用相应规格标识牌。1 .标识牌应至少载明入河排污口名称、编码及类型,或含 有前述内容的二维码信息。2 .详化标识牌分为立柱式、平面固定式和墩式,简化标识 牌为平面
12、固定式。(二)标志牌内容1 .标志牌由文字、图形符号、衬底色和边框构成,参考样式如下:式如下:XX入河排污口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监制 XX年XX月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监制 XX年XX月编号: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排入的水功能区名称:水质保护目标:设置单位:审批单位: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监督 :0769-12345标志牌参考样式2 .文字与图形符号的位置一般横排,左右可以调换。3 .入河排污口标志牌文字内容应包括以下资料信息:a.入河排污口名称;b.入河排污口编号;入河排污口统一使用省级编码规那么重新编号,具体为: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功能区级别+排污口类型+河湖编码序号 +水功能区编码序号+行政区划代码(六位)
13、+排污口序号(四位)。其中: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功能区级别分为四级,分别为国家 级(G)、省级(P)、市级(S)和县级(X);排污口类型分 为三类,分别为企业(E)、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D)和其他(M);c.入河排污口地理位置及经纬度坐标(与登记内容一致,4 经纬度精确到分);d.排入的水功能区名称及水质保护目标;排入水功能区按照直接排入水功能区名称填写,并与审批登 记内容一致。未进行水功能区划的河段,以河段名称及桩号标示。水质保护目标以该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为准。e.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提出设置申请单位);f.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单位及监督 (标示设置审批单位 或监督管理单位的联系 );4 .文字字
14、体均为黑体字,应书写规范、正确、工整。(三)标志牌制作1 .标志牌的形状宜采用矩形,长度建议1189mm,宽度建议 891mmo2 .标志牌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颜色采用白色,衬底色采用 绿色。3 .标志牌应采用铁板、铝合金板等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4 .标志牌立柱可选用H型钢、槽钢、钢管、木材、合成材 料及钢筋混凝土管等制作,也可选用钢桁架。标志牌立柱的断面尺寸、连接方式、基础大小等,应根据设 置地点的风力、牌面大小及支撑方式,并应考虑标志立柱与基础 的连接方式综合确定。(四)标志牌设立1 .入河排污口标志牌应就近在排污口附近醒目处,设置在 河道岸边、堤肩等处,易于被公众和执法人员发现和识别。2
15、.根据现场设置条件,标志牌设立可采取双柱式、单柱式、 门架式、附着式等。3 .标志立柱一般应采用浇筑混凝土基础。各种标志立柱的 埋设深度应根据牌面承受外力的大小及地基的承载力综合确定。(五)标志牌使用与维护1 .当入河排污口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相关标志的 设置。2 .标志应及时维护,防止被树木等遮挡。3 .标志牌应定期检查,如发现有变形、破损、褪色等不符 合要求的问题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四、电子显示屏设置(一)电子显示屏应设置在入河排污口附近合适位置,长度 建议1.5m,宽度建议1.0m,并宜竖直设立。(二)电子显示屏应有保障稳定供电及平安运行的措施。(三)电子显示屏应能实时显示主要污染
16、物的入河指标。五、视频监控系统设置(一)基座与立杆1 .视频监控系统立杆的基座宜采用混凝土材质,基座的浇 筑应满足后期线缆敷设需要。基座应埋设在基坑内,基坑的开挖6 深度应满足立杆抗风、抗震等稳定性要求。2 .视频监控系统立杆宜采用热镀锌钢管,高度应满足前端 视频监控器使用及检修需要。立杆表层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底 部与基座稳固连接,设置防雷及接地系统。(二)前端视频监控器前端视频监控器应包含高清数字摄像头、网络视频录像机 等。高清数字摄像头水平分辨率不应低于1080P,网络视频录像 机硬盘应满足当前站点90天的视频存储容量要求。(三)设备箱设备箱空间尺寸应满足所有箱体内设备的安装布线要求。箱
17、 体宜采用不锈钢材质,设置百叶窗散热,并满足防水、防虫、防 盗等要求。(四)路由器路由器应支持多种数据采集和视频监控设备,满足4G及以 上通信要求,支持全网通信制式。(五)供电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供电优先采用太阳能供电,条件适宜可采用有 线供电。可配备远程电源控制设备,实现远程设备重启,提高设 备的可维护性。六、档案建设(一)入河排污口台账1 . 一般原那么入河排污口责任主体应建立入河排污口台账记录制度,明确 负责台账记录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具体职责,记录入河排污口 及排污单位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信息,并对入河排污口台账的真 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负责。对于单个入河排污口有多个责任主 体的,各责任主体
18、应记录排污单位出厂界处污染物排放相关信 息,分清责任。2 .记录内容(1)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台账应至少包括 入河排污口基本信息表、污染物手工监测信息采集表、污染物自 动监测信息采集表、水量监测信息采集表,相关信息应在入河处 采集。入河排污口台账相关表格样式参见附录A。(2)除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以外的入河排 污口,其台账内容可适当缩减,至少记录入河排污口名称、编码、 位置、排放去向、排污口分类等信息。(3)入河排污口责任主体申领了排污许可证的,入河排污 口台账相关信息应与排污许可证中入河排污口相关信息保持一 致。3 .记录频次(1)基本信息未发生变化的,按年记录,1次
19、/年;基本信 息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时记录。(2)监测信息记录参照HJ 819的规定执行。4 .记录存储及保存8(1)纸质台账应存放于保护袋、卷夹或保护盒等保存介质 中,由专人签字、定点保存;应采取防光、防热、防潮、防细菌 及防污染的措施,如有破损应及时修复,并留存备查。(2)电子化台账应存放于电子储存介质中,并进行数据备 份。可在入河排污口信息平台填报并保存,由专人定期维护管理。(3)入河排污口台账应按照电子化存储和纸质存储两种形 式同步管理,保存期限不得少于3年。5 .日常管理(1)入河排污口责任主体应定期维护入河排污口台账。(2)入河排污口管理单位对入河排污口开展监督管理时, 入河排污口责任主体应主动提供入河排污口台账备查。提供的台 账记录时限应不少于1年。(3)入河排污口存在损毁、排水水质异常等特殊情形时, 入河排污口责任主体应在台账中予以记录,并报告给入河排污口 管理单位。(二)入河排污口档案1. 一般原那么(1)入河排污口管理单位应将入河排污口档案纳入本单位 档案管理体系。(2)入河排污口档案资料可采用纸质文件或电子文件进行 存储。(3)归档的纸质文件材料应当字迹工整、数据准确、图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