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试题—理综(广东卷)(共40页).doc





《2008年高考试题—理综(广东卷)(共4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高考试题—理综(广东卷)(共40页).doc(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08年高考广东卷试题解析 物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 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球在斜面上做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可以判断出选项A错误。根据可以判断出选项B正确。经验告诉我们斜面长度一定时,倾角越大,小球滚下的速度越大,所需要的时间越短,选项C、D错误。答案:B2、铝箔被粒子轰击后发生了以下核反应:Al+HeX+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是质子 B、n是中子 C、X是Si的同位素 D、X是P的同位素 【解析】根据质子、中子的性质即可判断出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根据同位素的定义也判断出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BD 3、运动员跳伞将经历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两个过程,将人和伞看成一个系统,在这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阻力对系统始终做负功 B、系统受到的合外力始终
3、向下 C、重力做功使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 D、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重力做的功相等 【解析】下降过程,阻力始终向上,所以选项A正确。加速下降,合外力向下,减速下降,合外力向上,选项B错误。下降过程,重力势能减小,选项C错误。下降过程中,任意相等的位移内,重力做的功相等,选项D错误。答案:A 21图14、1930年劳伦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其原理如图1所示,这台加速器由两个铜质D形合D1、D2构成,其间留有空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由加速器的中心附近进入加速器 B、离子由加速器的边缘进入加速器 C、离子从磁场中获得能量 D、离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 【解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得到能量,在磁场中
4、转弯,转动越来越大,所以选项AD正确,BC错误。答案:AD20-2000.1250.250t/se/V图25、小型交流发电机中,矩形金属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呈正弦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此线圈在一个10的电阻构成闭合电路,不计电路的其他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125s B、交变电流的频率为8z C、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A D、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为4A 【解析】由图可知,周期为0.250s,选项A、B错误。交流电压最大值为20V,最大电流为2A,有效值为A,所以选项C正确。答案:C 6、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光谱 B
5、、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 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 D、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 【解析】原子光谱是特征光谱,选项BC正确,选项D错误。连续光谱没有特征性,不能用来鉴别某一种元素,而原子光谱就可以用来鉴别元素。答案:BC 7.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R连接成如图3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增大 B、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减小 C、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 D、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端时,接在电路中的电
6、阻变大,总电阻也变大,总电流变小,内电压变小,输出电压变大(V表读数变大),U1变小,U2变大,I2变大,A表读数变大,选项A正确。答案:A 8.图4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 A、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 B、M点的电势小于N点的电势 C、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D、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解析】根据电场线方向指向电势降落的方向,选项A正确。电场线密的地方,受电场力大,选项D正确。 答案:AD9.带电粒子进入云室会使云室中的气体电离,从而显示其运动轨迹.图5是在有匀强磁场
7、云室中观察到的粒子的轨迹,a和b是轨迹上的两点,匀强磁场B垂直纸面向里.该粒子在运动时,其质量和电量不变,而动能逐渐减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先经地之a点,再经过b点 B、粒子先经过b点,再经过a点 C、粒子带负电 D、粒子带正电 【解析】因为有阻力作用,粒子运动速度是变小的,转动半径也变小,所以粒子从a运动到b,选项A正确。再用左手定则判断,选项C正确。 答案:AC10.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6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
8、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 【解析】速度时间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选项A错误。纵轴表示速度,在0t1时间内虚线的平均值大,选项B正确。图线与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选项C错误。在t3-t4时间内,虚线是水平的,速度不变,选项D正确。答案:BD 11.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网球,假定球在墙面上以25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反弹,落地点到墙面的距离在10m至15m之间,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球在墙面上反弹点的高度范围是 A、0.8m至1.8m B、0.8m至1.6m C、1.0m至1.6m D、1.0m至
9、1.8m 【解析】略。答案:A 12.图7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地月转移轨道地球月球卫星图7 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 C、卫星受到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 【解析】根据第三宇宙速度的定义,选项A错误。任何卫星的周期都与其质量无关,选项B错误。根据万有引力公式,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102分。按
10、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一)选做题13、14两题为做题,分别考查33(含22)模块和34模块,考生应从两个选做中选择一题作答。13.(10分) (1)如图8所示,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如果你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的重力_的拉力向上拉橡皮筋.原因是水分子和玻璃的分子间存在_作用. (2)往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_现象,是由于分子_的产生的.这一过程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_的方
11、向进行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子动理论的知识。本题只有一个难点,即“无序”性。自然发生的事情总是向无序性增大的方向发展。 答案:(1)大,引力(2)扩散,热运动,增大14.(10分) (1)在海中航行的轮船,受到大风大浪冲击时,为了防止倾覆,应当改变航行方向和_,使风浪冲击力的频率远离轮船摇摆的_. (2)光纤通信中,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的物理原理是利用光的_现象.要产生这种现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_,且入射角等于或大于_. 【解析】本题考点是共振和全反射,第一空不能只写“速度”,因为题中已明确说明了航行方向,即速度方向,所以这里只需写明速度的大小就可以了。也可以填“速率”。
12、 答案:(1)速度大小,频率(2)全反射,光疏介质,临界角(二)必做题15.(11分)某实验小组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现在器材:直流恒流电源(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出的电流恒定)、电压表,待测热敏电阻、保温容器、温度计、开关和导线等. (1)若用上述器材测量热敏电阻的阻的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请你在图9的实物图上连线. (2)实验的主要步骤: 正确连接电路,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并记录电源输出的电流值; 在保温容器中添加少量热水,待温度稳定后,闭合开关,_,_,断开开关; 重复第步骤操作若干次,测得多组数据. (3)实验小组算得该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并据此绘得图10的t
13、关系图线,请根据图线写出该热敏电阻的t关系式:_t()(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1)联图十分容易,但要注意电源的正负极。将电源、热敏电阻、电键串联起来,并mV表与热敏电阻并联。电键要接在干路上。(2)如答案(3)求截距和斜率。 答案:(1)图略(2)记录电压表电压值、温度计数值(3)R=100+0.395t16.(13分)某实验小组采用图11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图中小车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打点计时器钩码实验小车接电源纸带制动装置图11 (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在小车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
14、,用细绳连接小车和钩码; 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_,_,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点,_; 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的操作. (2)图12是钩码质量为0.03kg、砝码质量为0.02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及A、B、C、D和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的距离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格中的相应位置. (3)在上车的运动过程中,对于钩码、砝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_做正功,_做负功. (4)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13中的图线(其中v2=v2-v20),根据图线可获得的结论是_.要验证“动能定理”,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15、摩擦力和_.ABCDEO012345678910cm11图12 表1纸带的测量结果测量点s/cmv/(ms-1)00.000.35A1.510.40B3.200.45CD7.150.54E9.410.60【解析】 (1)如答案(2)刻度尺的读数,求瞬 时速度用平均速度代替。(3)如答案(4)如答案 答案:(1)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断开开关(2)5.06,0.49(3)钩砝的重力,小车受摩擦阻力(4)小车初末速度的平方差与位移成正比,小车的质量。17.(18分) (1)为了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号召,某同学采用了一个家用汽车的节能方法.在符合安全行驶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汽车后备箱中放置的不常用
16、物品和控制加油量等措施,使汽车负载减少.假设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负载改变前、后汽车受到的阻力分别为2000N和1950N,请计算该方法使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减少了多少? (2)有一种叫“飞椅”的游乐项目,示意图如图14所示,长为L的钢绳一端系着座椅,另一端固定在半径为r的水平转盘边缘,转盘可绕穿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当转盘以角速度匀速转动时,钢绳与转轴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不计钢绳的重力,求转盘转动的角速度与夹角的关系. 【解析】(1),由得 故 (2)设转盘转动角速度时,夹角夹角 座椅到中心轴的距离:- 对座椅分析有:- 联立两式得18.(17分) 如图15(a
17、)所示,水平放置的两根据平行金属导轨,间距=0.3m,导轨左端连接=0.6的电阻.区域abcd内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B=0.6T的匀强磁场,磁场区域宽D=0.2m,细金属棒A1和A2用长为2D=0.4m的轻质绝缘杆连接,放置在导轨平面上,并与导轨垂直.每根金属棒在导轨间的电阻均为r=0.3,导轨电阻不计.使金属棒以恒定速度v=1.0m/s沿导轨向右穿越磁场.计算从金属棒A1进入磁场(t=0)到A2离开磁场的时间内,不同时间段通过电阻的电流强度,并在图15(b)中画出.2DDRrr21bcad(a)图15i/A0.160.140.120.100.080.060.040.020.000.00.20.
18、40.60.8t/s(b) 【解析】 0t1(00.2s) A1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电阻R与A2并联阻值: 所以电阻R两端电压 通过电阻R的电流: t1t2(0.20.4s) E=0,I2=0 t2t3(0.40.6s),同理:I3=0.12A t3t4(0.60.8s) E=0,I2=0 在图中是四段水平线。 19.(16分)如图16(a)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的AB区域内存在水平向右的电场,电场强度E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6(b)所示.不带电的绝缘小球P2静止在O点.t=0时,带正电的小球P1以速度t0从A点进入AB区域,随后与P2发生正碰后反弹,反弹速度大小是碰前的倍,P1的质量为m1,带电
19、量为q,P2的质量m2=5m1,A、O间距为L0,O、B间距.已知. (1)求碰撞后小球P1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及所需时间. (2)讨论两球能否在OB区间内再次发生碰撞. 【解析】 (1)P1经t1时间与P2碰撞,则 P1、P2碰撞,设碰后P2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 解得(水平向左),(水平向右) 碰撞后小球P1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又: 解得: 所需时间: (2)设P1、P2碰撞后又经时间在OB区间内再次发生碰撞,且P1受电场力不变,由运动学公式,以水平向右为正:,则: 解得:(故P1受电场力不变) 对P2分析: 所以假设成立,两球能在OB区间内再次发生碰撞.20.(17分) 如图17所示,
20、固定的凹槽水平表面光滑,其内放置形滑板,滑板两端为半径0.45m的1/4圆弧面,A和D分别是圆弧的端点,BC段表面粗糙,其余段表面光滑.小滑块1和2的质量均为m,滑板的质量4m.1和2与BC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0.10和2=0.40,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滑板紧靠槽的左端,2静止在粗糙面的B点.1以v0=4.0m/s的初速度从A点沿弧面自由滑下,与2发生弹性碰撞后,1处在粗糙面B点上.当2滑到C点时,滑板恰好与槽的右端碰撞并牢固粘连,2继续滑动,到达D点时速度为零.1与2视为质点,取g=10m/s2,问: (1)1在BC段向右滑动时,滑板的加速度为多大? (2)BC长度为多
21、少?、1、2最终静止后,1与2间的距离为多少? NAP1P2RBCRD图17 【解析】(1)P1滑到最低点速度为,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解得: P1、P2碰撞,满足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设碰后速度分别为、 , 解得:,=5m/s P2向右滑动时,假设P1保持不动,对P2有:(向左) 对P1、M有:, 此时对P1有:,所以假设成立. (2)P2滑到C点速度为,由,得 P1、P2碰撞到P2滑到C点时,设P1、M速度为v,对动量守恒定律: ,解得: 对P1、P2、M为系统: 代入数值得: 滑板碰后,P1向右滑行距离: P2向左滑行距离: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8 年高 考试题 理综 广东 4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