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真题专项练:文言文阅读专题(1).docx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真题专项练:文言文阅读专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真题专项练:文言文阅读专题(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专题2022 年【广西百色卷】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 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 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 何?且焉置土石? ”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婿妻有遗男,始她,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 ”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
2、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婿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翼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注释】辩
3、斗:辩论,争论。盘:圆的盘子。决:裁决,判断。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如太行、王屋何闻水声,如鸣环 B.帝感其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C.及其日中如探汤及其家穿井D.孰为汝多知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12 .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选自列子汤问,题目是编者加的,“恐公”的“公”为敬称,相当于 “老人家”。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 者小而近者大乎/”。C.【甲】文“夸娥氏”,神话中的大力神;【乙】文“孟”,古代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 具。【甲】文的“甚矣,汝之不惠”为倒装句;【乙】文的“孔子不能
4、决也”为被动句。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可见两个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B.【乙】文两小儿辩日,一个从视觉出发,另一个从触觉出发,表现他们善于独立思考。C.【甲】【乙】两文内容都与自然有关,前者侧重表现改造自然的坚强毅力;后者侧重 对自然现象质疑。D.【甲】【乙】两文都是寓言,语言精辟凝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给人深刻启示。(1)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尝与人佣耕忿恚尉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长顾而谓吴起日(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文侯
5、以吴起善用兵令辱之,以激怒其众B.武侯浮西河而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主C.乃以为西河守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起事其子武侯其妻献疑日(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鲁君疑之,谢吴起。(5)研读甲加乙两文,回答下列问题。陈胜和吴起的事迹均被司马迁记述在史记中,你认为原因是什么?【答案】(1)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2)曾经使恼怒听说回头(3) D(4)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5)陈胜、吴广是发动农民起义的英雄,推翻的秦朝的统治。吴起具有卓越的军事指 挥才能,在军事史上的地位与孙子同等重要。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6、)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分)(2)我以FI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3分)【答案】ll.C 12.D13.A14. (1)译文:敲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叩”敲、打,1分; “箕畚”用箕畚,1分;句意1分。)(2)译文: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距离人近,而到中午时距离人远。(“以”认为,1 分;“去”距离,1分;句意1分。)【贵州黔东南卷】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 苟得也;死亦
7、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 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 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 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日:“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日: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 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日: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 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日:万 事莫贵于义也。”(节选自墨子贵义)【注释】予:给,送。子:你。冠履:鞋子和帽子。为:愿意。一言
8、:一句 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9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万事皆费于义也 何故是贵义于其身也断子之手足A.舍生而取义者B.故不为苟得也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D.人皆有之10 .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1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C.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D.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12 .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在引出“舍生而取
9、义”的论点后,运用比喻论证,分别从“所欲”“所恶”两方面论述。B.甲文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是心”,相对于“贤者”来说,普通人容易丧失。C.乙文论证的中心观点是“万事莫贵于义”。D.甲、乙两文都是关于“义”与“利”的论述,都阐明了 “义的重要性。13 .将甲、乙两个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答案】9.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A.义:名词,道义/名词,正义;8 .故:连词,所以/名词,缘故;C.是:代词,这/代词,这;D.之:代词,这种(本性)/助词,的;故选C。10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
10、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句意: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 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鱼” “我所欲也”是比喻之一,分为主谓两部分;“熊掌” “亦我所欲也”是比喻之二,分为主谓两部分;“二者不可得兼”是假设,“舍鱼而取熊掌 者也”是结论。据此可断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也。故选C。11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A.甲文开头,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从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运用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 的方法,提出舍生而取义”的中心论点;然后运用对比论证,分别从“所欲”“所恶”两 方面进行正反论述。因此本项
11、中“运用比喻论证,分别从所欲所恶两方面论述”错 误;故选A.12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 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 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如使:假如,假使;甚:超过;则:那么;辟:同“避”,躲避;为:做;(2)则:就;若:如;身:生命。参考译文:【甲】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 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 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
12、要的,但我所想要 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 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 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 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 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 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货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 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乙】墨子说:
13、“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如果)现在对某人说:给你帽子 和鞋子,然后斩断你的手足,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这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 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乂说: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 呢? 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 杀,这就是把正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湖北鄂州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遭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乂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
14、以 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微,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楚将伐齐楚将伐齐,鲁亲之,齐王患之。张丐日:“臣请令鲁中立。”乃为齐见鲁君。鲁君日: “齐王惧乎? ”曰:“非臣
15、所知也,臣来吊足下。鲁君曰:“何吊? ”曰:“君之谋过 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何故也? ”鲁君日:“子以齐、楚为孰胜哉? ”对口 “鬼 且不知也。”“然则予何以吊寡人? ”曰:“齐、楚之权敌也,不用有鲁与无鲁。足下岂如 令众而合二国之后哉!楚大胜齐,其良士选卒必殖,其余兵以待天下;齐为胜,其 良士选卒亦殖。而君以鲁众合战胜后,此其为德也亦大矣。”鲁君以为然,身退师。(节选自战国策,有删改)注:鲁君:鲁国国君。吊:悼念死者。过:错误。与:帮助。合:联合。 殖(yi):死。亡:没有。待:防备,抵御。(1)下面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B.小大之狱,虽不能
16、察,必以情狱:监狱C.楚将伐齐,鲁亲之,齐王患之患:忧虑,担忧D.鲁君以为然,身退师身:亲自(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入见乃为齐见鲁君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子以齐、楚为孰胜哉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君之谋过矣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3)下面对甲、乙两个文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通过记叙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表现了曹刿忠君爱国的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刻画了一位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B.乙文通过叙述张丐主动出使,劝说鲁国国君撤兵的故事,表现了他高超的外交才能。C.甲、乙两文都是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甲文强调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语文 二轮 专题 专项 文言文 阅读
限制150内